![]()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屏東科大 6成英檢沒過 無法畢業 不及國中程度 學者:太差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25668)
|
---|
引用:
跟我掉電腦書包, 我直接掛蛋. 最近加了512ram, 換7600gs來跑VISTA. 這已經是我運用相關知識的極限了. 對喔, 忘記你在玩文字遊戲. 反正文不對題, 直接跳過~ 雖然前面說過對你的思考模式有興趣, 但這不代表要我回答不成立的問題. 定義是用來在於找尋可變動條件推理的時候用來固定其餘可能會變動條件來做單純化. 不過呢, 常有人會濫用定義這個詞來找機會推翻對方的理論, 或看能不能引出對方漏洞. 不要懷疑, 我曾經聽過有人說: "那你要怎麼定義'定義'這個詞?" 我當初的回答: "沒話找話, 多拖一點時間看有沒有轉機." 拜託~ 就跟自由競爭與保護主義在同一個制度下, 不同的時空與環境產生的交替一樣, 對於人事物或名詞的解釋當然也是會有各種變動, 定義又不是定律, 定義就像數學的微積分, 使用建立在切割其餘條件變動直至可以忽略的地步. 定律才是經過多方確認後, 成為一種標準直到有人可以證明其錯誤為止. 這樣說會不會比較好: 吸收外界資訊. 基本上你用到了'定義'這個技巧的地步(勉強算是技巧), 大概腦袋裡已經沒東西了. 前段時間剛跟人聊過有關文化帶動的歷史部分, 簡單來說失去了語言以及文字, 那麼知識是無法快速累積, 也無法快速被學習. 所以你說語言和文字重不重要? 以免困擾, 語言與文字是兩件事情. 語言讓知識可以累積, 文字讓知識可以散佈. 你要證明英文不必要很容易, 你要證明不需要英文很困難. 大量英文資訊與英語文化的現代, 要排斥掉一個佔極大比例的資訊來源是很危險的事情. 而且你的看法也很極端, 把語言能力定點為由外而內. 但反過來想, 如果是自己滿肚子知識卻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 也就是讓他人分享資訊的由內而外做不到. 人是需要溝通的, 英語是主流, 需要就會用到. 別人講的時候自己聽得懂, 而自己也能表達讓他人知道, 這是理想境界. 不過最近有中文崛起的趨勢, 說到底, 你要不要學隨你自己個人意願. 不過主題是: 那些人知道會考, 知道要考完才能畢業, 有很多機會可以講他們的想法. 只是他們挑了一個很錯誤的時機, 也就是考不過後再來表達各式各樣的說法. 不僅僅他們的論點很薄弱, 時間抓得不好, 而他們本身也不具說服力. 不講分析, 如果有機會公民投票來決定英文應用廣泛程度, 你會發現英文還是蠻重要的. 嗯, 但這種比較有意義的活動通常在台灣都是被忽略, 要清楚商業以及該做的改變的導向. 噗哧, 你都引用一堆, 寫沒幾句. 我反而洋洋灑灑寫自己腦袋裡的東西. 是該時候學會應用工具來節省腦力嗎? 還是精益求精吸收更多資訊(知識). |
引用:
呵呵, 恭喜你, 專業人才還是很重要的. 不過你看錯了N大被點出來的問題. 會英文不是絕對, 但這已經脫離這個討論的主旨. 或許把此討論串看成 [有沒有好好認清自己的責任範圍與做好自己承擔的責任] 那群人選擇要讀, 要那個畢業證, 事先就要自己弄清楚. 考不過才來辯論, 其實已經失去一個有利的時機了. N大天才的地方在於到處套用卻文不對題. 不過挺有趣的就是. |
引用:
您好像會錯意喔,如果不在乎您說的那類人, 就不會有一堆人認為屏科大的作法沒有錯, 要求學生通過英檢初級不是什麼過份的要求。 要講我也來講,我本身是專科生,後來也是南台灣某科大生,屏東以北就是了。 要比專業成績和英文成績?我專業理論不好,畢業後全部還給老師,英文一直到科大都還是老師加分後才 60 過,只有實習課,要動手的,才每次都全班前面數下來。 至少我不會因為自己以前英文不好,就覺得初級英檢很過份。 學校的規定是規定,學生的生死操在校方手上,我能怎麼樣?離散數學全班學不好,被當的比例甚至比屏科大英檢沒過的比例還高,學生能怎樣?二修三修一直修到過啊。 學生的本分就是唸書,鼻子摸摸,低頭繼續念吧。 |
引用:
完全同意。 權利和義務要分清楚,太多人把義務當權利,權利還是當權利。 現在的社會好像變成,一不如我意就申訴,即使是明文的規定也不管。 即使錯不在你,錯在我,反正一鬧上媒體一申訴,大家一樣都不好過。 |
我以為那是因為台灣缺乏如日本&歐美一般的"工藝精神". 當油漆工做粗活也是專業, 但在做的人真的有尊重他自己的專業嘛?
這是我個人很喜歡一個故事, 在此與大家分享: http://www.medlib.ncku.edu.tw/intro...ory/story08.htm 引用:
|
引用:
這個我相信,應該和學習英文的方式有關~ 以前我大學聯考英文可以考到60幾分,但是聽說比現在的小學生還差,為什麼?以前是被逼著學的,考試聽說這部份用不到就放棄了,硬記死背奇奇怪怪的方法一堆,學習方式一點也不正確~ 其實把這個英檢初級想成必修學分就好了,管你會不會用到,其他用不到的必修學分又不是只有這個,難道要把全部必修的拿出來看看是不是應該修嗎?重點只有一個,在4年的時間你要能通過才能畢業,如果這樣都做不到,最該檢討的是誰呢...... |
什麼Opteron比Sempron, 真的是亂比一通. 真的要比, 386DX vs. 386SX還比較恰當. 最好是現在還有人要買沒有FPU的CPU回家用~
大學本來(無論科大與否)就不應該是職業訓練所. 當年我剛畢業時也是很質疑為何學校的政策不偏向專業技能一點, 後來工作/進修後才知道學校&老師的用意. 很多教育/訓練的用意, 往往不如外表所示, 而是在其背後的其他因素. 或許這些東西對學生將來的專業沒有直接幫助, 但卻對一個水準以上的國民生活, 心智/娛樂/健康...等有很大的關係. 讓一個科大生能通過初級英檢, 或許對他往後的專業沒啥助益. 但或許, 偶然間與外國人的一個簡單對話, 科普雜誌書籍上的一篇文章, Discovery中的某個節目, 甚至是Costco商品背後的英文說明, 他能夠有更多的共鳴或了解. 這就是大學教育的意義所在: 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 應付未來不可確定性的基本工具. |
為何沒有車的時候遇到紅燈還是要停下來? 因為法律規定..
為何屏科畢業一定要考英檢? 因為學校規定.. 不想停紅綠燈就去山上住,不想考英檢就不要念屏科 為何用不到還要念英文? 規定啦 |
推樓上的樓上,說的太好了.....123
|
我想是抗議的那幾個年輕人找錯學校唸了,他們應該找那種只要考上付了學費就保證畢業的學店,而不是這種還想稍稍為大學畢業生品質把關的學校。
前面有提到王建民,忘了大家是拿他來當什麼範例,不過他可是千萬中選一的棒球好手,誰能和他比?有他或是郭董王董那種能力,英文可能就非必要,只是台灣有幾個人能達到。再者對現在的他來說,如果在出國前就把英文能力的底子打好,到了美國不是可以更快適應環境,有事半功倍之效?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