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有沒有聽到,台大校長要大家別在乎薪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0742)
|
|---|
引用:
一個人能做到全能是白日夢, 不同的專業領域太多了 |
引用:
是很難但並不是沒有. |
引用:
我覺得當談論到勞工時,好像是萬事都是勞工的能力不足不求上進 有沒有增強自己的能力,有沒有除了自己專業能力外還要替公司想 從A到A+...等等等巴拉巴拉的許多菁英論到都有點殘酷的說法 當談論到管理階層,又開始出現沒有人是萬能的,各自做好自己領域的事情的說法 其實都是有道理,但未免對相對優勢的管理階層太過友善了 以主題來說,我一向認為,即使是低微的小螺絲釘,只要盡到自己的本分 就應該得到至少符合社會期待的報酬,當然絕對不是隨便什麼工作都百萬年薪 但也絕非22K是常態的現況。除了算計成本,這是企業維持社會穩定的該盡的社會責任 可惜,我認為,在菁英論的洗腦下,許多如李校長之流的也許已身處贏者圈的人 卻失去了同理心。反而少了督促企業責任的力道。 有時候想,也許企業願意減少1~2%的獲利,提高員工也許5~10%的報酬 搞不好反而啟動正向的循環。 :think: |
引用:
中肯.... 至少比廢材的上進進化論溫和多了... |
引用:
推『同理心』~ 我知道的例子是,老闆(三兄弟),告訴下面的頭工說,你們拼一點,只要達到預設目標, 扣除後,剩下的拿出來分,但結果呢? 三兄弟都拿去買房(上千)、買車(上百),扣除頭期款部份後,再告訴下面的員工, 公司今年只賺這些,所以分這些,你當員工都白痴,不會計算嗎? 若你是當事者,你會服氣嗎? 不服氣的人可以去別間沒錯,或是自己出來開一間, 但無法抗拒的因素太多,所以太多數人只好忍氣吞聲,繼續撐,不是嗎? 不過我知道的這個人,他自己出來開一間,很厲害,有貴人(金主)資助。 愛因斯坦說: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tudent ac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a lively feeling for values. He must acquire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 and of the morally good. Otherwise he—-with his specialized knowledge—-more closely resembles a well-trained dog than a harmoniously developed person. |
引用:
這麼說好了。 你看的是A, 我想到的是A+B。 李校長會被酸,是因為以他的高度,台灣大學的地位, 他所發出的言論, 若以好的方向來看待,在現今的社會氛圍中未免顯得太過理想、太過清高。 你大概認為會酸李校長的,就是只會抱怨、妄想改變現狀,卻不會思考、追求自我提升的人吧。 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其他人,未免顯得有點狹隘。 題外話 這次看到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有些菁英一直告訴大家,要大家會自主思考、自主判斷, 不要把別人的話照單全收,讓人牽著走。 可是當別人經過思考,進而質疑這些菁英的話時。 這些菁英卻說,請不要對我的言論挑毛病,有些問題是你自己要去思考的,但是不要自己引申。 信眾:咦?!.........可以思考........,但不能舉一反三??那要怎麼思考... 信眾:我就是思考過才質疑的呀,怎麼你要我思考,卻不能質疑你的問題,說我是硬要酸你。 呵呵,真的是很怪的現象。 以這些菁英在社會的高度,本應該謹慎發言, 有不足的地方,更應該補充或是更正。 但是這些菁英卻反酸信眾們一句,「忠言逆耳」。 |
引用: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這是教育出了問題 |
引用:
小弟對全能的定義或許跟您不同, 公司管理必須考慮 (還有沒列出來其他太多的東西) 1. 公司 - 治理, 資金, 資源, 方向, 股務, 投資者, 股東, 董事, 形象工程, 等等 2. 法律 - 公司法, 勞基法, 證交法, 稅務法, 投資法, 銀行法, 等等 3. 財務運作 - 財報, 外幣運作, 避險, 業外投資, 銀行關係, 基金 4. 營運 - 關務, 進出口, 保稅, 環保, 公安, 工廠 你能找出一個人在所有這些領域都是專家的話, 小弟佩服, 我願意花每年500萬請這樣的人. 講實際一點, 小弟沒有見過這樣的人, 也不認為這樣的人存在這個世界上. 之前Raziel說過別太輕呼老闆的能力. 這些事情一般員工根本就沒有想過, 也不覺得重要, 甚至覺得做這些事情的人都只是嘴炮. 這些卻是每天要處理的事情. |
引用:
你說的這些,如同上篇我說的我都理解,也認為都有道理 我並不輕視老闆的能力,只是要表達同理心罷了 小弟為資訊業界人士,用資訊業舉個例子, 1.精通公司產銷人發財五管領域,可獨立分析與規劃這些領域的流程 2.精通各項市面上流行軟體開發技術 3.精通硬體設備相關技術 4.精通網路相關技術 一樣,你能找出這些領域都是專家的人,我也很佩服 我見識淺薄不敢說沒有。不過相信有的話應該也該坐領高薪沒有問題 但實際上,各大人力銀行上都看得到開出類似的要求後 月薪2~30K 合不合理不論,但working level的人是這樣被量化,這樣被評價與估算的 但如果說到管理階層,就舉出公司治理領域太寬不可能有兼顧人才 這樣的比較,就是我上篇說的,對管理階層也太過善良了 (當然,這些領域要兼通的確是很難很難,我很同意這點) 說到底,還是就是同理心而已 :think: |
有些人會叫你要保持熱忱,盡心盡力的工作,先不要管薪水,使命必達...
但是,有各重點,每家公司都有公司的制度 我曾經對我的組員說過,我看的出你拼盡全力,無論就背景條件,工作努力等方面來看,你都不會輸給另外一位同期,但是你們談薪水的起薪差距,在公司調薪制度有一定的規則的前提下, 合理的情況推估,需要五年的時間才能夠彌平這起薪的差距 當然沒有一各菜鳥願意接受這五年的時間,也就走人了, 找份自己有興趣的工作+自己覺得薪水不錯的工作,才能真正讓一個人留在那各崗位上 在一各崗位上留的夠久,才有足夠時間遇到足夠的失敗,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術 台灣就是太多公司短視近利,哪各軟件紅,就去那裡,哪各硬體大賣,就賣哪各 基礎打底都以為是浪費時間,搞軟體的以為只要會引進國外系統,自己出幾組人訓練各三各月就上線,搞兩三各專案就以為自己很行,整套軟件的細部架構,設計原理,理念都不清不楚 然後這套軟件沒落了,這群人又去搜尋代理另外一套 員工被低薪逼的用跳槽來幫自己加薪,跳不走的最多只能怠工, 在這種情境下,然後台大校長說,別在乎薪水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