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2014 熱低壓 颱風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6520)
|
---|
很好奇...異常狀況發生時要如何預測
記得今年颱風季展望是建立在強聖嬰模式之下的吧 結果聖嬰現象也突然趨緩了... |
老美忘了放颱風出來 :agree:
|
8月2日是哈隆成為5級, 5日伊塞爾成為4級 . 8日是金娜薇成為5級 25日是瑪莉成為5級.
其中哈隆 金娜薇是8月達到顛峰. 可惜哈隆是7月底命名,金娜薇是中東太跨洋的. 8月還是沒有颱風命名. 季風槽偏弱,還有副高壓佔據西太. 導致颱風無法發展. 韓國和日本現在季節像梅雨,各地都在洪水. -------------------------------------------------------------- 今年全球熱帶氣旋,有6個達到Dvorak 8 的7.0以上的數值. 近8年來最多的. (其中有7個達到標準的頂級.) 西太就有其中3個, 分別是 金娜薇 哈隆 雷馬遜 雖然8月西太沒有颱風生成, 但也不影響這個數據紀錄. 不然肯定更猛 |
引用:
美洲兩邊很熱鬧 :flash: |
引用:
其實大西洋近年也不算很熱鬧. 連續7年沒有一個是5級. 是全球其他海域最悲慘的. 只是剛好大西洋現在有一個今年第3個命名的. 而中東太平洋倒是熱鬧比較多,最近是連續兩次的三旋共存. 瑪莉是其中的5級. 西半球近四年來最強的(四年前是西莉亞. 也是東太平洋) 東半球整體強度最強,其次南半球. 而西半球是最弱的. 如果有研究會發現 5級普遍很少出現在西半球. 而對流強度也是不如東半球和南半球. 而大西洋還是連續7年都沒有. 媒體常誤認為颶風是最強的. 其實反而是最弱的那組. :agree: 我追風很久,西半球真正的頂級TC只有威爾瑪 吉爾伯特 里克 琳達 麗塔. 卡崔娜還是無法和這些比較. 而桑迪就只是普通的中颱. |
引用:
雷馬遜 這個就很厲害了 中颱過菲律賓 南海一路補成強烈颱風 還在快登陸前 達到威力最強.....真是很會... :flash: |
引用:
感謝分析 今年的西太平洋真的很平靜 但是颱風比較強的好像都是秋天才來 去年的海燕也是很晚才出現,結果最強 |
引用:
雷馬遜是標準的140kts 是5級的. 大多認為雷馬遜是1973年以來南海最強的颱風. 可惜初報老J只給135kts. 低估了..年鑑有機會升格 引用:
今年西太確實是異常的平靜.. 8月也只有95W和99W的擾動而已. 而99W正好影響海南減弱了.. 8月西太無颱. 恐怕是JTWC的1945年以來的紀錄了. JMA紀錄最早能翻到1951年以來. 通常熱帶氣旋秋季是比較活躍的.. 例如人類史上有實測紀錄前六強的颱風, 狄普、 裘恩、 娜拉、 艾達、 莉泰、 范妮莎 . 等都是870~879百帕的颱風.(全都是9月之後) 但是對於台灣而言.標準的秋季颱風就有:龍王、 薔蜜、 辛樂克、 柯羅莎. 但是對台灣而言. 夏季颱風遭遇強颱紀錄(8月)還是比較多. 其他海域同樣也是如此.. 這些是21世紀的飛機有實測的熱帶氣旋的紀錄 2005 威爾瑪 882 2010 梅姬 890 (JMA估計巔峰885) 2005 莉塔 897 (NHC估計巔峰895) 2005 卡崔娜 902 2007 狄安 906 (NHC估計巔峰905) 2008 薔蜜 906 (JMA估計巔峰905) (大西洋的熱帶氣旋都有實測. 其他海域除了遇到追風計畫..不然都沒有) 威爾瑪則是氣壓的較低值. 而梅姬則測出較大的持續風速.. 一度達到165kts的狂暴實測... 不過熱帶氣旋有時活躍有時平靜. 10年很期待. 梅姬、海燕等規模的熱帶氣旋. 不過我追風為止.我覺得還是90年代比較活躍.. 有些颱風都很逼近海燕、狄普 |
引用:
頭像"歌丸" 剛好我再看D.C.S.S (D.C兩年後的故事,算1的第二部.) 2和3的我就沒在追了. 回到秋季颱風分析. 秋季颱風除了強度強外,出產大型颱風歷史上也有.只是比較少. (至今為止都在西北太平洋,而大西洋僅1個) 秋季大型超強熱帶氣旋. 樣子都相當"壯觀" . 幾乎可占整個西北太平洋. 有的是相當美觀的.但影響到雨量強風都相當可怕...可能是莫拉克的N倍.. 可是進入21世紀後,會發現秋季頂級大型颱風. 幾乎消失了..這至今是個謎 狄普、琳恩、 露絲、 尤莉、 瑞伯 , 以及大西洋的吉爾伯特. 是目前唯一的大型超強階級. 但這些都生活在80年代晚期至00年代前的熱帶氣旋. 1979 Tip 狄普 (泰培) ![]() 1987 Lynn 琳恩 ![]() 1991 Ruth 露絲 ![]() 1991 Yuri 尤瑞 (尤莉) ![]() 1998 Zeb 瑞伯 (謝柏) ![]() 這些颱風有的對台灣有發布警報,影響台灣時強度已減弱很多. 但他們規模在海上曾如此巨大. 21世紀後,除了2003年盧碧勉強為大型超颱外. 其他眼中,其實都是不合格的. 所以也是瑞伯之後. 就再也未見過. 這麼壯觀的那種大型超颱了. 海燕、妮妲、威爾瑪、梅姬. 雖然強度較強, 但這些和狄普比環流 . 只能算是中型的熱帶氣旋. 大環流的颱風.氣壓梯度是相當可怕的. 狄普的當年飛機實測時,可是貨真價實的870百帕. 而大西洋唯一的大環流颶風吉爾伯特.也有可觀的888百帕 (大西洋氣壓背景比較高. 在西北太平洋可估計更低. 換算逼近880百帕的數值) 民國76年的時候,美國不再觀測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後.. 這些颱風如琳恩、 露絲、 尤莉、 瑞伯, 這些極品大環流 真實的強度永遠是未知的. 狄普的環流巨大, 不過IR顯示. 狄普的CDO ,其實並不算特別巨大. 狄普的本體比我們想的還要小很多喔. ![]() 狄普CDO還算是偏小的. 上面當中的瑞伯、尤莉.CDO比狄普更大 沒有了解熱帶氣旋的知識. 大多烏龍的網友和媒體總把狄普、南施,給神話了 狄普只是目前被公認"實測"最強的熱帶氣旋而已. 實測36年來,總共有超過25個過程低於900百帕. 每兩年平均就會有1個. 後面的30年來. 只有3次實測計畫..分別是1990 ,2008和2010年(實測7個颱風). 當中有2個低於900百帕的颱風. 2010年的梅姬颱風是當中的其之一. 梅姬就被媒體說的像30年最強之類的..:( 中間30年來(1987-至今),很多颱風強度基本都是未知的. 包含南半球. |
現在海上沒有颱風的情況下. 無聊來談談颱風的紀錄.
維基百科是照著RSMC. 西北太平洋是JMA日本氣象廳 大西洋是NHC美國颶風中心 實測紀錄前10 西北太平洋 1951-1987 (西北太平洋有38個颱風低於900hPa 1951-1987期間) 01.1979 狄普 870hPa 165kts (JMA 870hPa 70m/s) 02.1975 裘恩 876hPa 160kts (JMA 875hPa -) 03.1973 娜拉 876hPa 160kts (JMA 875hPa -) 04.1958 艾達 877hPa 175kts (JMA 877hPa -) 05.1978 莉泰 878hPa 150kts (JMA 880hPa 60m/s) 06.1984 范妮莎 879hPa 155kts (JMA 880hPa 60m/s) 07.1966 克蒂 880hPa 170kts (JMA 880hpa -) 08.1961 南施 882hPa 185kts (JMA 890hPa -) 09.1961 魏萊特 882hPa 180kts (JMA 895hPa -) 10.1983 佛瑞特 883hPa 150kts (JMA 885hPa 55m/s) --------------------------------------------------- 追風計畫ITOP、T-PARC 1987-2014 (7個颱風其中的3個) 16.2010 梅姬 890hPa 160kts (JMA 885hPa 65m/s) 22.1990 芙羅 891hPa 145kts (JMA 890hPa 60m/s) 65.2008 薔蜜 906hPa 140kts (JMA 905hPa 60m/s) 實測紀錄 前8 大西洋 1951-2014 01.2005 威爾瑪 882hPa 160kts (NHC 882hPa 160kts) 02.1988 吉伯特 888hPa 160kts (NHC 888hPa 160kts) 03.2005 麗塔 897hPa 155kts (NHC 895hPa 155kts) 04.1980 艾倫 899hPa 165kts (NHC 899hPa 160kts) 05.2005 卡崔娜 902hPa 150kts (NHC 902hPa 150kts) 06.1998 米奇 905hPa 155kts (NHC 905hPa 155kts) 07.1969 卡蜜兒 905hPa 150kts (NHC 905hPa 150kts) 08.2007 狄安 906hPa 150kts (NHC 905hPa 150kts) 西太歷史上實測過程前10名的颱風 , 狄普排在第1. 南施第8. 而梅姬居然排不上前10 . 但維基要參照RSMC所排列. 1.梅姬 實測過程最低僅890hPa進入夜間. 沒有辦法實測 認為梅姬巔峰就在夜間, JMA給於的885hPa 就是如此推斷得來. 梅姬颱風實測過程風速很給力,125kts(65m/s) 也如此得來. Dvorak只能分析7.5的梅姬 ,靠著實測給力..直接給8.0 CI也是8.0 成為21世紀首個CI 8.0的颱風. 也是全球. 2.南施 經過關島附近時候,美軍飛機無法起飛~當時錯過了南施的巔峰.但隔天測出了882hPa 認為是非巔峰. 不過JMA不承認南施此強度.僅890作收. 同年的魏萊特也僅895hPa 這比梅姬、瓊安給的還要稍差. 所以也造成了南施.無法排上前10名的主因. 南施的882. 僅剩實測紀錄. 但不被證實. 3.海燕、蓋伊、安琪拉、尤莉 衛星雲圖至今顯示最強烈的熱帶氣旋. 2013年 11月07日 海燕颱風 (菲律賓近岸) 1992年 11月20日 蓋伊颱風 (關島東方) 1995年 11月30日 安琪拉颱風 (菲律賓東方) 1991年 11月26日 尤莉颱風 (關島近岸) (達到了8.0 衛星雲圖顯示超越狄普) 先前我說過. 1987年後就停止了西北太平洋的實測時代. 除了那3次追風計畫(梅姬 薔蜜那些)..或者是地面測站實測(梅米經過琉球附近912 JMA=910) 其他幾乎是對照Dvorak對應此強度 海燕、 蓋伊、 妮妲、 瑞伯 ....南半球Monica、Olaf ,東太Rick等等. 成為了永遠強度之謎. 不過他們還是會列入維基的RSMC 只是強度僅用雲圖估計,和實測颱風相差甚遠. 個人的看法 1987年9月停止實測後. 估計890以下 1989 安迪 885~890 1989 戈登 885~890 1990 麥克 885~890 1991 露絲 885~890 1991 尤莉 879~885 1992 蓋伊 878~885 1995 安琪拉 879~885 1997 瓊恩 885~890 1998 瑞伯 880~885 2000 丹瑞 885~890 2004 電母 879~885 2009 米勒 885~890 2009 妮妲 880~885 2012 三巴 885~890 2013 海燕 875~885 :think: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