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去學開車,教練居然罵我用左腳踩剎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4165)
|
---|
引用:
公路非賽道是沒錯,不過我不認為一般駕駛不需要學習掌握 車身動態與重心偏移,或者說去掌握這方面的技巧是不對的 很多狀況只是沒遇到過,但假如突然遇到, 不會、不知道那方面的知識,就會很遺憾了 不講少見的山路結冰結霜(其實也不少見), 高速公路上常會有莫名其妙的東西, 如果壓到什麼導致其中一輪或兩輪打滑 油門全放踩剎車,車子是不會理你的. 在這狀態下因為其他輪子還有抓地力 引擎必須要維持一定的輸出,會使車輛重心下降 一邊帶一點剎車一邊等車輛恢復穩定就好 (光踩剎車重心反而會往上導致車輛不穩定失控) 任何操作技巧的前提都是熟練,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駕駛犯錯歸根究柢不是操作觀念有問題再不然就是技術不熟 不熟練的駕駛上路發生意外事故的機率就是比別人高 那跟用哪一隻腳去踩剎車無關, 我是不曉得為什麼這麼多駕駛把左腳剎車、跟趾 或是認為掌握車身動態、重心與各輪抓地狀況的技術 當成是賽道上專用的洪水猛獸技巧, 我自己是重機、普通小羊都會使用, 也不用說什麼特地去"跑"山路,下坡路段、轉彎 甚至是兩者複合的情況下,很直覺的就會知道 速度的控制、車輛重心動態、輪胎的負載, 不是光靠剎車就能"維持穩定" 一定是油門(+離合器)+前後剎車(四)三者同時操作 才能做到舒適與安全性兼顧的騎乘,而這還只是最基本的 對我來說不管駕駛哪種交通工具,都是一件很"複雜"的行為 習慣了、熟練了,上了車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 但我不會去跟別人說,怎樣駕駛才是對的方式, 我是我,別人是別人,我能做到的事情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 坐上駕駛座之後最重要的觀念就是"量力而為"這四個字 |
引用:
賽車追求的是 應該是在能掌握的安全極限內 盡量追求速度 真如你所說的 賽車都完全沒安全的話 賽車手早死光了 |
引用:
如果台灣有進階駕駛訓驗中心教導左腳煞車技巧,合格後發給認證,那我不反對用路人 雙腳駕駛車輛,但如果沒有經過充分訓練合格,就讓駕駛貿然使用左腳煞車,人數一多 交通恐怕會大受影響。 而且就算車手也不是整路使用左腳煞車技巧,而是有需要才會這樣做,也有專業車手說 一般道路他不會使用雙腳開車,我只是懶得去翻那些舊文章,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翻,這 議題已經討論到爛了,很多駕訓班不知道怎麼教的,路上那麼多雙腳開車駕駛,給樓主 的的教練說聲好。 雙腳開車改不過來的人,請自己安靜開就好,不要試圖影響別人,萬一新手駕駛沒練習 有樣學樣,造成交通混亂事小,危害其他用路人事大。 |
引用:
賽車有防滾籠、三點式安全帶,車手還要帶安全帽,並且經過專業訓練,旁邊隨時會有 安全人員戒備,出事情會在第一時間救人,讓選手可以將技術發揮到極限,不用顧慮其 他事情,一般道路上可沒有這樣的環境及設備。 |
引用:
就我所知台灣最少有兩個單位會教所謂的"進階駕駛技巧" 再說,整篇文章下來,有看到哪位是說青青菜菜 高興就兩腳開自排車上路嗎?沒有吧? 只是說不需要把這件事情看得多不可思議或是如何的洪水猛獸 再者,我的立場一開始就表態的很清楚了, "新手駕駛在想飛之前,請先學會怎樣好好爬" 連考照所需的基本技巧都還沒掌握好, 是要學什麼進階駕駛? |
引用:
這我知道,但不是每個駕駛都有經過進階駕駛技巧訓練,板上的雙腳駕駛有誰去過呢? 他們有教導用雙腳開車? 你去參加這兩個單位的安駕訓練班,用雙腳開車搞不好被教練 酸的更慘。 |
引用:
同意,但許多雙腳駕駛可沒經過專業訓練,如果這邊不說他搞不好自以為是對的, 網路上這樣的言論一多,影響新手駕駛就不好了。 |
引用:
KART是左腳煞車,F1則是看車手而定,還是有車手是三踏板的。 我覺得很奇怪的是,明明兩輪車有多種煞車設計,卻沒人懷疑這樣是危險的 :confused: |
引用:
可能汽車體積大規範也比較多,真正原因可能要查資料研究看看。 |
引用:
所以我說,終究是習慣、熟練的問題 腳踏車前後剎車都沒有個固定的裝法 速克達右前左後甚至還有右前+右腳踩後煞 打檔車兩手兩腳各有工作,有進檔免拉離合器的快排 還有用按鈕來控制進退檔的自動手排 在認為碰到突發事故會僵硬的駕駛眼中, 操控複雜的打檔車豈不超危險? :stupefy: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阿, 上了車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做才能安全用路的駕駛 根本就不應該上路... 題外話,F1還有三踏板??用來幹嘛的?離合器? F1還有人會踩離合器嗎? :stupefy: :flas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4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