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如果把蓋核四的4000多億拿來搞太陽能發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7585)
|
---|
> "裝置容量"跟"發電量"要分開來看,
2700MW,392MW 兩個都是發電量 以上 |
引用:
2700MW---->我確定我指的是18平方公里的太陽能"裝置量" 至於你舉的例子, 我很好奇發電量會是多少所以也查了一下資料, (運行不到1年應該也沒實際數據,只能預估) 392MW-->指的也是"裝置量"沒錯, 預估"年發電量"是 1079GW(10.79億度) 然後, 這個電廠雖然佔地14.2平方公里, 但是反射集熱的鏡子總面積只有2.6平方公里 http://www.cspplaza.com/article-486-1.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E%BE%E6%96%BD http://www.cleanenergyactionproject...0Station%20.pdf 不過這個電廠為了省建廠成本沒作儲熱裝置, 而且當初規劃時沒料到這幾年光伏發電成本會下降這麼快, 美國又因為頁岩氣開採的關係天然氣發電成本也下降, 建造後又發生"烤小鳥事件"和飛行經過的飛行員說被閃到眼 :jolin: 看來這個電廠的投資案成果是不如原本計劃成功 全球最大的Ivanpah光热电站的尴尬 |
引用:
台灣高鐵不就是政府管不動的鐵證嗎 高鐵票價有凍漲嗎 :laugh: |
請大家在注意這
http://talk.news.pts.org.tw/2014/04/30.html 目前專家都覺得核研所的方法 因那外層久了都會無法隔絕 有一定會再爆 請注意最後說的 現在核研所幫台電處理的廢核料 那量可是多到爆大家全部都完 因核研所的儲存是無法防止再爆(因久了就無法完美隔絕) 沒事支持核電讓大家在那一爆全部都完的風險做什麼? |
引用:
有人要去桃園龍潭抗議嗎? |
引用:
下面就兩個打她臉的 真是夠了..我是中壢人王浩宇你在臉書拿就診急診門診龍潭544人說是得癌人數被網友討論後發表搞錯願公開道歉...今天還不是在亂講...我敢講今年度龍潭就診門診人數會創下歷史新高...4年後你還是會問為何會飆高..謠是你造的問衛福部為什麼好意思嗎?.為了選舉這樣做好嗎? 2014年5月1日 上午12:05 【流言破解時間:核研所輻射外洩,龍潭血癌冠全台?】 https://www.facebook.com/NuclearMyt...248579428662977 就診人數不是患病人數,就是去檢查而已。不然國健署統計每年罹癌人數只有不到10個人,500多人得要累計50年以上,難道是龍潭的白血病患者特別長命? |
引用:
有疑問,請先請解說一下 沒輻射外洩 為何士地受污染的數據高到很明顯? 土地被污染是有數據證明的 請解說== |
引用:
其實太陽能與風力的尷尬還有 無法長時間達到最高發電量 而核能或火力水力則否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4.aspx?LinkID=7 風力與太陽能最慘的是 季節與發電量不成比例 或說發電高峰不等於用電高峰 此外需要的空間 噪音等都是很大的問題 風力去年發電6E度 太陽能發電3E度 核能發電400E度 水力發電8E度 火力發電1629E度 |
引用:
其實可能罹癌人數有差 不過住那的來賓也確實證明常罹癌是事實 而且土地也被污染是事實(因有數據證明了) 這常罹癌是事實+有數據證明了土地也被污染 不是輻射外洩是什麼? |
引用:
其實太陽能與風力的尷尬還有 無法長時間達到最高發電量--->這其實不太尷尬,因為是預料中,若可"長時間達到最高發電量"早就幹掉其它發電方式了 而核能或火力水力則否----->核能與火力運行都需投入燃料,火力的空污與碳排,核廢料目前無解,水力其實也有季節性對發電量的影響,當然這些特點也是預料中的... 各式能源利用上都有不同的優缺點,也多少都有可改善的空間...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1.aspx?LinkID=8 關於發電量幫你更正一下, 風力去年發電6E度---->16億度 太陽能發電3E度 核能發電400E度 水力發電8E度------>54億度 火力發電1629E度 去年水力+風力+太陽能=73億度 ---------------------------- 再回到之前提的假設用太陽能效率15%的裝置, 裝置量2700MW(百萬瓦), 裝置面積18平方公里 , 預估年發電量30億度 , 要達成這條件是不是很難或不可能? 對照一下台電資料裡,這幾年民間投入的太陽能裝置 ---------------- 100年 _ 101年 _ 102年 裝置容量(百萬瓦) _ 38.27 _ 124.29 _ 272.32 年發電量(百萬度) _ 29.456 _ 125.25 _ 284.35 102年民間的太陽能裝置272MW(百萬瓦)剛好差不多2700MW的十分之一, 年發電量2.84億度, 看起來不到預估的十分之一, 但是裝置量數字是當年底時, 就是說272MW的裝置量中,超過一半以上是去年期間陸續安裝, 只有101年底的裝置量124MW有全年使用 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若有2700MW裝置,年發電量應該超過30億度不少, 而達成十分之一的裝置量大約用了2年的時間。 今年經濟部能源局把到2030年太陽能的裝置量計劃提高了一倍,目標2030年達6200MW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