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K8 超頻完整教學 - 終極完美版 v3.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78185)
|
---|
引用:
我也不知道,不過後來得到的結論是,懂K7的人,應該會懂K8,會超K7的人,應該會超K8,寫太多文章並不實用,就這樣了。 |
你好~我是第一次嘗試超頻的初學者
所以我參照了Pabloli大大的"猴子超頻攻略" 在實際操作之前 我有先參閱水大的完整教學 由於水大文章中提到,正常的AGP/PCI/PCI-E時脈為66/33/100Mhz,只需超出一點點,您的超頻之路極可能就此中斷...因此提升HTT/FSB時脈需要將AGP/PCI時脈定頻/除頻 但是在pabloli版教學中 並無提到這點 所以我也沒太在意 於是使用clockgen直接做HTT外頻調整 原本200的外頻我以每次5mhz調整到230 每調一次都用prime95 測試過都還ok 就在要繼續超上去的同時我發現pci時脈已經跑到43左右了 趕緊將pci時脈調整至33左右 請問這種情形已經對電腦造成傷害了嗎? 關於定頻部份 我有連結到水大推薦的關於超頻的2.3事文章 不過此篇對於初學者的我太過於深奧了 不太像教基本概念的文章>< 若是我想繼續嘗試 可請水大對於定頻部分在做深入淺出的解答嗎? 懇請水大不吝賜教 萬分感激!!^^ :shy: MB:技嘉 GA-K8NF-9 CPU:AMD ATHLON 64 3000+ RAM:金士頓 DDR 400 512MB*2 |
引用:
是這樣嗎?總覺得我在找資料時,對岸跟國外比較容易找到全面且系統化的資料... 繁體中文網站上找到的資料都頗片面,但是不代表台灣人不懂這些... 只是功力好的人沒有把他知道的寫出來而已... 雖然這對我而言不是問題(我當過對岸論壇的版主也住過國外十年)... 對岸跟使用英文的網路人口佔大多數,所以其實也頗合理∼ 有問題時其實抓身邊懂電腦的人來問,也比上網快∼ 可是總覺得不是滋味... 似乎大家的網路分享精神都用在盜版或愛情動作片上 XD 超頻勇者分享出來的往往是最漂亮的成績,至於過程則付之闕如... 所以我認為寫教學的人是應該值得鼓勵的∼ 畢竟炫燿成績跟分享所知其中有著頗微妙的差異在... 所以我很習慣在自己搞懂一樣東西後,把所知的分享出去∼ 這樣,當我有更深的問題時,也比較容易問到懂的人來回答吧? 所以,寫太多文章實不實用其次,但是你的回應似乎會對其用心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 個人意見啦,總覺得更多的教學是好的∼ 只要不是抄襲都值得鼓勵的∼ 總比敝帚自珍的好... |
>>請問這種情形已經對電腦造成傷害了嗎?
插花一下∼ 抱歉,因為我的 A8N-E 自己會對 PCI 定頻,所以沒考慮到其他版子∼ 另外,根據個人經驗是不會造成傷害... |
引用:
水舞兄... 我的是800的...844是正常運作沒錯 因為我的土power是和朋友拿的...沒power...還有"一一一"的電壓聲音吧...吵 往上超很怪...會藍面...供電量好像不穩 北橋我是沒有接水冷...因為攬的拆...但是bios下溫度還算可以只有50左右(844)下 每次被朋友笑... 小錢不花...一直玩週邊= =...一個爛電源 難怪都超不上= = gigaram也一樣...顆粒是4的說...還幫他接了個風扇...摸散熱片都沒溫度還藍面...怪怪= = 看來要換電源了...不知400w夠不夠= = 754耗電量挺凶的...還配上9800pro... 我仙換個電源有問題在請教你 |
引用:
r105mm您好: 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請容許我先簡單解釋一下系統內各頻率的意義 ----------------------------------- [FSB]Front Side Bus : 系統前端匯流排 這裡我們通稱外頻。 即指連接北橋與CPU/CPU與記憶體(K8架構下) 之間的通道。 但K8系統下 FSB被整合至HTT內 , 因此K8的外頻係由HTT所代表 。 [CPU EF]CPU External Frequency :CPU外部頻率 指CPU的外部周邊設備(包括晶片組、記憶體、第二層快閃記憶體(L2 Cache) ) 之工作頻率,亦即CPU與上述各項外部周邊之間傳輸資料的時脈與速率。 單稱CPU外部處理資料工作的速率,則指EF外頻。 [CPU時脈計算公式] 外頻x倍頻 =內頻(Internal Frequency) 內頻係中央處理器內部執行運算工作的速率。 而此處之外頻,即指EF(CPU外部頻率)。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 PCI匯流排 由Intel推出,32bit 位寬與33Mhz 工作時脈 擁有理論上133MB/s傳輸頻寬 的系統匯流排架構, 用以連接系統的各項週邊 :Ex音效,網路,電視,等擴充卡。 ----------------------------------- 所以當我們調整K8系統下的HTT之時脈 除了更動到系統的前置匯流排速度外, (也因此才會需要調整HT放大 藉以修正過大的HTT Link時脈) 亦一併提升了CPU外部頻率。 也就是: 調整HTT,將同時提升CPU的外部頻率與系統外頻 也提高了CPU總時脈(Internal Frequenc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廢話結束.... 所以關於定頻,其概略意思就是FSB與PCI之間的溝通頻率"非同期" 意指, 一方面北橋與CPU/CPU與記憶體之間以超頻後的時脈運作 (藉以提升CPU與記憶體效能。 一方面北橋/南橋至PCI週邊則維持33Mhz。 (AGP/PCIe至北橋或SATA硬碟至北橋也一樣維持標準時脈)。 若非如此 則PCI時脈將隨著提高HTT(外頻)而一起提高.. HTT200/6=33.333Mhz . . . HTT250/6=41.666Mhz 又因過高的PCI時脈將使得週邊硬體毀損...(其他周邊無法承受比33mhz還要高的工作時脈) 一言以蔽之,定頻在超頻的過程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 以上 |
引用:
雖然是馬後炮了,不過我還是要向水舞風影 兄道聲感謝,畢竟受惠於您無私的分享著作, 跟您致意了∼ :) ------------------------------------------------------------------------- 關於超頻(OC),小弟還有些觀念上的問題,毛塞未開,還請版上諸位多多幫忙... 從起點來說吧∼ 引用:
可是我們看到標示" FSB 1000MHz "的主機板,難道說此MB的外頻為1000MHz "? 還是說它的" 前端匯流排時脈總量是 1000MHz "? 我有點被搞糊塗了... :confused: FSB 有時候是"外頻",有時候是用來標示"前端匯流排時脈總量" ......... 外頻 有時候是"時脈"的一種稱呼,對不對? -------------------------------------------------------------------------- 引用:
這裡指的 "HT放大-1X、2X、3X、4X、5X" 意思是不是說HT的放大倍率有1X、2X、3X、4X、5X 五種放大倍率選擇? 拿939 3000+舉例來說,既定最大的HTT/FSB是1000MHz, 也就是200 FSB(時脈) x 5X (HT) , 因為受限於HTT/FSB 時脈總量的限制,即使你擁有的大雕上調至300 FSB(時脈), 你的HT也只能乖乖下修至3X 倍率,因為300MHz x 3X 得</= 1000MHz ..... 對吧?! :stupefy: 那..FSB有時指的是"外頻",有的時候指的是"外頻的若干倍" (前端匯流排時脈總量) 端看使用的時機.. -------------------------------分格線------------------------------------ 小弟的主機板是MSI NEO4 PLATINUM,自從昨天拜讀水大的大作後,興起手癢OC了一下 碰到了幾個問題,向大家討教一下: Q1.MS-7125這塊板AGP/PCI/ 是不是內建定頻了阿?小弟僅找到PCI E可調的部分, 若HTT上調至230MHz,那PCI E要如何定頻/除頻阿?? Q2.此塊板NEW BIOS為V1.9,現仍僅維持BIOS V1.1版不更新,是否不利OC阿? Q3.假使OC後,開CPU-Z一看,原定Multiplier設為9,可是它會在5跟9作跳換, 難道是cool'n'quiet功能沒關閉的關係嗎? 謝謝你看完了 :shy: |
引用:
K7不牽涉到HTT的部分 也沒有HTT放大要x多少的問題 所以是有差距的 或許您是不世出的天才吧 不過 這樣的大師似乎不多吧? 所以這篇才會有這麼多人在讀 |
引用:
應該說,FSB通稱為外頻,但所指的係實際工作時脈 K7 Barton為166Mhz K8 A64/SP 皆為200Mhz 但因為這樣的時脈是不足以應付系統龐大的資料量,因此FSB發展出類似 DDR的技術,使得原本的200Mhz 藉以倍數放大至x5 =1000Mhz。 Intel P4 FSB亦是200x4=800Mhz。 所以FSB指的是系統前置匯流排。其基本時脈(未放大前)亦等於CPU EF(外部頻率)。 因此有些主機板宣稱FSB=1000Mhz(工作時脈), 有些宣稱前端匯流排=2000MT/s(等效時脈) 但,在K8架構下,本質是沒有FSB的, 因此這裡應該說: Hyper Transport Bus=1000 Mhz 或2000 MT/s<==socket939 Hyper Transport Bus=800 Mhz 或1600 MT/s<===socket754 引用:
是 引用:
FSB應該定義為系統的前端匯流排(外頻) 假設您有FSB=250Mhz的主機板(CPU EF亦須為250),則您會得到 250x1 x2 x3 x4 x5 的Hyper Transport Bus(HTT Link) 所以目前有人將HTT上修至250Mhz 搭配3200+ 10倍頻與DDR500 ,即可獲得2500Mhz 的系統。 此即等於跑未來的標準值。 引用:
1.PCIe定頻部份,類似AGP係獨立出來的調整。 絕大部分,有AGP時脈可調整,即沒有PCIe... 有些主機板沒有調整PCI的功能,應該是預設已經定頻了.. 所以您若是調整PCIe,則應該只會提高顯示卡的匯流排標準時脈... 2.不一定越新的Bios越好超頻,請上網搜尋意見。 3.是,正常來說倍頻是不會亂跳的。 |
呵呵!近日想敗k8?真係醍醐灌頂喔。給大大推推啦!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