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有沒有聽到,台大校長要大家別在乎薪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0742)
|
|---|
引用:
沒有,就跟你一樣,我前公司的例子, 三年的才n+6,所以我不到一年就閃了, 只是這樣以跳槽提高薪水的方式=加薪? 充其量,只能算是『變相加薪』罷了。 引用:
剛回去看了一下,您有提到『拿目前的職務當作去下一個環境的跳板』,我忽略了這段, 只是我想探討的是,在同一間公司的前提下,您願意用多少的時間去換取? 從22K→28K→35K→40K…… 難到換工作是一件簡單的事? 人、事、物都要重新適應,不是嗎? |
引用:
董仔 : 少年耶努力的幹 , 林杯絕對不虧待你... 22K -> 50K 花20年的歲月 , 你願意嗎... |
引用:
嗯 這好像是我的經歷 :cry: :cry: :cry: |
引用:
嗯!我解釋一下好了! 1.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不認為我的人生很順,但我盡量經營,謝謝您! 2.我感覺你現在就在K(酸)我!..(不過..歡喜做,甘願受) 3.遇到沒眼睛的老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以致於人家沒focus在我們身上! 如果不是,那麼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4.主管當然會搶功勞,要不然就不是主管了,你搶輸了,所以當然還不夠格當主管!幫您加油! 5.我的回文並沒有說各位網友"大家在說謊",我說的是"台灣人到底怎麼了!只喜歡聽好聽的謊話嗎?"我的意思是李校長的忠言逆耳似乎很多人並不喜歡聽,甚至擴大解釋,扭曲原意,難道只喜歡聽好聽的謊話嗎? 6.建議大家把李校長的給學生的信全文看一下,不要只看那14點,現在的媒體不能只看大標題,都太聳動了! 7.祝福您! |
引用:
喔,那位朋友打錯,我也懶得改.... :jolin: 滑鼠點兩下複製貼上很快,反正知道是虛擬碼就好了 另外100萬行code不能這樣玩吧..... :unbelief: 你們的系統不大嗎??? :confused: 我們公司很重視軟體品質,因為設備軟體只有大廠歲休才會停,平常是7*24在跑 所以穩定性很重要,主管也因為累積下來的copy & paste造成的bug很頭痛 只是最頭痛的是工程師等級提不上來..... :stupefy: 怎麼教都還是在copy & paste的程度...... :tu: |
引用:
創造自己的價值一直都是普世價值觀,沒有人質疑的。 在台灣,人力派遣真的被濫用到不行, 台灣的企業會盛行人力派遣的原因不是因為工作容易, 而是認為以這個職務需求來看,勞工量供過於求, 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利用優勢地位祭出人力派遣這項工具, 巧妙地避開企業該負的社會責任,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所以說人力派遣在台灣,基本上是一項將基層員工視為免洗用具的合法剝削新工具。 雖然剝削從以前到現在就有,撇開現在是不是有擴大的趨勢不管, 你是認同剝削的存在嗎? 剝削基層、實力不好的員工、社會新鮮人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有能力跳脫剝削惡夢的人,是不是只要自己脫離了,就覺得剝削是可以存在的? 如果是這樣,美國的黑奴解放運動大概永遠都不會發生了吧。 因為社會最底層的黑奴,是他們自己無法跳脫被奴役的局面,是他們自己沒有能力,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 再來說說無薪假好了, 無薪假是以前就有沒錯,只是被大力讚揚可是頭一遭。 為什麼無薪假以前都沒有反彈這麼大,直到前一兩年才遭到輿論撻伐。 因為當時無薪假不僅有擴大的趨勢,更是被光明正大的端上檯面來實施, 企圖將這種損及勞方權益的事視為理所當然。 無薪假帶給了大家一個警訊,就是剝削的情形已經快要是全面性的了。 影響所及不是只有少數公司,少數員工。 如果不大力撻伐,那無薪假無疑是助長更進一步的剝削。 看得出來,你的觀點是以"厚實自己的競爭力來增加自我向上提升的機會"的角度出發,來解讀李校長給學生的14點建議。 不過,我是以"在給出正面建議的同時,是否應該正視一下剝削的事實"這種角度來質疑李校長這14點建議的不完備。 |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f_ART_ID=320662
台大校長:畢業後工作 別太在乎薪水 畢業季節將至,台大校長李嗣涔最近寫信給八千多位台大應屆畢業生,提醒他們將來注意工作態度,凡事要抱著「先做看看」的拚勁與「想把事做好」的決心,「別太在乎薪水」、「不要太在意『準時上下班』」及不要輕易說出「這不是我的工作」或「這太簡單了,找別人做」等推諉的話。 李嗣涔這封信,昨天引起部分學生批評,不過他強調,這些建議多和工作態度有關,雖然「忠言逆耳」,很希望學生聽下去,如果能夠參考、理解和遵守這些業界「潛規則」,相信對未來職場有幫助。 台大學生最需加強什麼能力?李嗣涔昨天說,台大最近對校友和企業調查顯示,業界認為台大學生最要加強的是團隊精神、工作態度、溝通協調及抗壓能力等;畢業五年的校友則回答語文、創新能力、國際觀和領導潛能。 李嗣涔指出,今年台大畢聯會專刊主題是畢業生步入職場的態度,希望他寫一篇勉勵學生的文章,他一位業界朋友最近寫信給他,整理出「十四點給社會新鮮人的建議」,雖然不是只有針對台大畢業生,而是一般畢業生,也很值得台大畢業生參考。 李嗣涔說,這十四點很多都是談到工作態度,將「保持熱情,別太在乎薪水、職位與升遷」放第一點,「因為很重要」,李嗣涔表示,「只要有能力,薪水很快會起來」。 其次則是不要太在意「準時上下班」,李嗣涔說,他的業界友人強調,看淡早一點上班及晚一點下班,不是要拋棄家庭、全心奉獻公司,而是讓自己有更充裕時間思考今天的工作;晚一點下班是要當天就把事情處理好、回想一下有那些地方需要改進。 給社會新鮮人的建議還包括不要輕易說推諉的話,例如「這不是我的工作」、「太簡單了」;也不要說出「沒辦法、我不會或太困難了」的話,凡事要抱著「先做看看」的拚勁與「想把事做好」的決心;並應從失敗中學習寶貴的經驗。 李嗣涔表示,這位業界友人認為,如果學生進入社會前,就已建立正確思維,表示和職場前輩及主管的觀念很接近,思想的差異愈小代表衝突會減少,行為與表現也會跟著改善,職場氣氛更融洽,可以雙贏 =================================== |
引用:
我以為真的碰到新東西, 查好久還是查不到, 才不好意思問一下... 學問學問, 就是要學就要問... :ase :ase :ase 你說對了, 我們的系統真的不大, 都是一些手持的嵌入式系統小東西, 實際上我的等級很低, 以前到現在的工作也用不到 OO 跟 design pattern, 純脆是個人興趣在工作之餘閒暇翻書自修的, 看到你們大聊 singleton, factory, 這些東西我只有在 Design Pattern 書上看過, 沒什麼實務經驗. 我摸過的 code 規模, 最大也不過數十萬行而已 (Linux kernel, Windows CE BSP), 而且也只有 Windows CE 會使用 OO, Linux kernel 通通都是 C 而已, 不但不是我寫的, 而且到現在也還沒有全部看完看懂, 跟你們比起來, 我還真是只隻猴子而已. 還有一些問題想請教您, 貴公司重視軟體工程, 想必對 Bug Tracking 與 Version Control 也有一定的等級, 不知道貴公司採用哪類系統? 特別是 Bug Tracking 有沒有較好用的系統可以介紹? 最好是免費的. |
引用:
沒錯啊, 良禽擇木而棲, 有能力換更好的工作, 為什麼不換? 我不是說過李斯說得太好: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 在所自處耳. 這跟變相加薪不一樣, 而是在與你自己本身是否有真正自我提升, 你沒持續提升自己, 一兩年經驗就想套用到往後十數年, 在我個人看來是不太可能的, 至少在我選擇的行業裡(資訊軟體), 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 我曾開玩笑說這行業是讀書工業, 我出社會後讀的書, 比我在學校讀的還多好幾倍, 也許有時候我故意說很酸, 但實際上那是我用負面一點的說法. 正面的說法, R 大已經說很好了, 他的觀念跟我不謀而合, 如果以薪水論英雄, 他是英雄我是狗熊, 我不過只是個在職場浮沉, 巔沛流離的 code monkey 而已, 這也是我以猴子自嘲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您引錯言了, 這是 R 大說的, 不是我說的. 再認真的跟你討論一下我的想法,我認為所謂的『公司』, 在人類文化上, 是一種很特別的群體結構, 這群體是主要是建立在利益上的結合而產生的, 也因此公司有別於其他基於興趣, 情感的群體, 正因為如此, 我們應該以利益為出發點來看待這種群體結構, 在公司之下, 個人的犧牲奉獻, 那也是要基於這公司提升後對你個人利益提升是否有幫助. 當然換工作當然是不容易的事, 人都有惰性, 沒人喜歡隨便換公司, 但是如果這家公司不能提供你更好的前景跟跑道, 那你為什麼還要浪費生命在這家公司裡? |
引用:
中肯, 但是台灣職場環境惡劣, 早就已經是大家心裡有數的共識了, 我覺得既然無法改變環境, 那就只能改變自己了.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