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的由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11250)
|
---|
引用:
如果那些感言都是出自歌手本人的話, 我是覺得這中間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因為除了三位明確說出反盜錄的歌手之外, 像江惠和齊秦的說法, 都不是很合理。 檯面上和檯面下的說法, 的確是比較符合實際的情況, 我和我哥也只記得是做公益, 雖然那時才國小 :ase 應該是部份召集人沒有把這"明天會更好"的主要訴求"反盜錄"告訴他們(檯面下), 而只說了版權收入會捐給公益團體(檯面上)。 媒體的報導也很少提到"反盜錄"問題, 而只報導了收入捐給消基會, 才會讓大部份的人只記得公益的部份。 要追這事情, 可能要把當初參與製作召集的人都找來問一遍, 但是20年前的事, 不見得每個人都記得清楚啊~~~ |
為了爭贏主題???為了您???
少自抬身價了, 我少發言的立場您竟然也可以作文章, 貧嘴可別太過頭了啊~~~ 不過要是知道挖出真相, 反而會讓大家更排斥事實與結果, 應該繼續讓大家以訛傳訛就好, 還真是白做工了, 而我的發言言盡於此, 謝謝收看:D |
有意思!這主題討論起來還真是有意思! :like:
大家都在努力的回溯自己的記憶,也好像在感嘆自己的年紀,嗯!好玩 :p 好!我努力回想一下當時的環境。當時音樂出版界流行的是黑膠唱片和卡帶,記得Michael Jackson 的THILLER從1982流行到1983,83年底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在英國流行樂壇出現,很快的US也不落人後在84年完成We Are The World,在那時家裡面是有一組音響和唱機,我習慣向同學借唱片來用音響拷貝到錄音帶 :jolin: ,然後帶在隨身聽聽,(這大概是我的盜錄開始吧,但這樣到底算不算盜錄啊! :shock: )我不知道當時的音樂出版界是唱片賣的好還是卡帶賣的好,原版唱片好像是200多元,卡帶好像150以下,而好的空白帶TDK/sony/DENON一捲也要30幾塊,那時有些西洋歌都還要聽廣播時,音樂開始馬上按下錄音鍵,然後快結束時音量淡出,切掉。最氣就是有些歌都不全部撥完的,聽起來亂不爽的,當時是都抓錄一些西洋流行的歌較多,像Bonny Tyler,Corey Hart,Bryan Adams,survival………….,而後來雙卡的錄音機才慢慢越來越多,我當時好羨慕學校社團的雙卡錄音座呢!而自己到是唱片翻錄卡帶較多。那時的手提音響可都是好大台的,更別說雙卡的。所以呢?到底那時候一般消費者盜版/盜錄的情形是如何?這個環境背景需要被仔細的回溯一下。如果在85年要呼籲反盜版,那應該是複製卡帶的部分,唱片複製不容易吧!當然也有沒錯,如正版→A版→B版→C版,不過這應該是不肖業者的侵權,和一般民眾的盜版是不一樣的,大家也回想一下,在那是您自己周遭朋友的盜版情形如何呢?比起現在的MP3當道如何相較呢? :think: 我仔細的看了一下OwenP網友所連接的資料,這是很寶貴的資料,也很感謝OWENP及其他網友的努力 :laugh: 。這份資料中最重要的第一頁—緣起&第二頁—一次發揚關懷的行動,從頭到尾完全沒有提及反盜版的事,卻很明確的交代了這項公益活動的所得將捐獻消基會,發揚關懷的行動和反盜版是……..◎☆X#@&&!消基會協助弱勢消費者爭取權益,的確需要贊助支持,但和反盜版卻是不相同的兩回事,當然透過消基會呼籲大眾反盜版,這是很正面的,不管這是消基會主動或被動,若說是消基會針對音樂界善意的捐款所回饋給音樂界而呼籲大家反盜版,這說起來倒是合情合理。至於第三頁眾歌手的感言或許加入了個人當時的期待與感受,然而在「明天會更好」這麼大的一個標題下,任何訴求都是被允許的,或是說有藝人根本從頭至尾搞不清楚狀況只是唱唱歌罷了 :confused: ,這情形也是不無可能的。從王夢麟的感言看來,當時甚至連立法都還不周延呢!所以反盜版可能對大眾都還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而已,只是有些歌手(唱片賣的好吧! :D )已經看到了這問題的存在了,所以有些的呼籲聲音出現。 所以呢!我認為「明天會更好」或許有反盜版的訴求在,但決不是他的由來--------回應給最原始的主題。 |
引用:
你想的跟我目前想起的差不多.. :ase :ase 另外離題一下...我的"阿訴斯"挑ram的插槽呀... :cry: :cry: 我是第3手.... :p :p 有沒有什麼"撇步"教一下的....不同的插槽...這個可以..不一定那個可以.. :jolin: :jolin: |
枉費您辛辛苦苦的努力,到頭來,竟還是被發現只是以訛傳訛...........您辛苦了..... :D
謝天謝地~~您終於決定不再誤導大家了.......(要守信喔~~ ;) ) 您安心的走吧,不送了~~ :D |
OH 大家繼續為 明天會更好而戰吧.....
不過說真的,沒聽過這歌,知這歌存在約在90年代末,沒辦法我從民國72年起專攻西洋歌了。 說起盜版,有比POP(拍譜)當時(約1981)出的西洋唱片嚴重嗎?一疊約半公尺高,每張30-60元,還是在"來來"哩。 |
大家也不過都是依照有限的資料和記憶,作個推測罷了,誰能百分之百肯定"我講的就是真理,就是真相"呢?有誰當初參予了檯面上下的所有過程呢?就算參予了過程,也不代表就洞悉了核心事實,更何況是其餘普羅大眾,更何況是二十年後的今天.實在沒必要為了莫名的東西爭得面紅耳赤,不留情面吧!
|
雖然本來已經不想發言了,
但看到某人耍起嘴皮功夫實在了得, 所以來提供一些求證的資料訊息與線索, 只不過資料恐怕要麻煩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求證了, 而且說句公道話也真的不難辦到. 如果耍嘴皮的那位仁兄願意花費心力服務大眾, 能夠做點口頭擅長以外的正經事, 那不失是福氣. 畢竟他從頭至尾都沒提供任何我們大家所能夠看得到的真相實據, 全憑一張嘴在說, 這對我會不會太冤枉了呢?呵呵(憑心而論). (不過這也是他的本事啦) 若真想要讓別人信服結果, 最好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這才是發言的負責態度. 這點觀念要給您先. 回歸主題: 由於當年的明天會更好的發起人是李壽全先生張艾嘉小姐等人, 創作者是羅大佑先生, 因此真要追溯活動原由或探求一開始的動機究竟是反盜版還是為了公益, 相信向他們求證最準, 畢竟他們都還健在. 當然如果有交遊廣闊的影劇版的媒體朋友願意出手幫忙的話, 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可能嗎?). 目標既然已經有了, 所以希望不要再看到有人使用過往記憶驗證法, 諸如我經歷見證過之類沒有實質證據的主觀意識當做憑據, OK? 再者有人知道在2001年的金曲獎中, 明天會更好有了〔反盜版 原音重現〕的進階版主題 - 明天要更好. 而參與該曲演唱的人員大致都沒有特別的變動, 再者活動一樣交由李壽全先生與羅大佑等人共同攜手合作. 在相關新聞內容中, 都不忘重提當年創作《明天會更好》 這首歌的創作目的是在反盜版. 如果說《明天會更好》這首歌的最初的目的不是應反盜版而生的話, 您怎麼看待明天要更好的訴求回源重現? 這則相關新聞因為很好找, 所以只貼一則當參考. 金曲獎/主題曲發表「2001明天要更好」! 雖然方向不是給得很多, 但卻最直接, 所以如果還要繼續口水的話就免了. 還是謝謝收看:D |
引用:
關於離題的「ASUS」,請收PM。 可能沒啥有用的幫忙 :jolin: |
引用:
如果我記得沒錯 你應該是第一個離題的吧 該怎麼樣懲罰你自己說 難得78區有沒有離題的文章 :ma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