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CD又漲價了,大家有什麼看法?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38980)
|
---|
引用:
1. 真是有趣, 那在mp3出現之前, 你只有電視跟廣播可以獲得音樂資訊, 那你是怎樣買唱片的? 2. 所以呢? 看電影要試看? 買音樂要試聽? 買陽春麵要試吃? 買內褲要試穿(女性朋友可能除外)? 哎呀! 主觀感受比較準, 是吧?! |
引用:
Madonna的圖例..蠻多部份也過份雷同, 當然你也可以那樣說,我不介意的 :) 不過說實在的,那三張圖的例子, 您不妨找機會,去問一下其它印刷設計界的朋友有什麼看法, 比起你我自己主觀的認定, 多比較別人的看法應該不是件壞事。 |
引用:
你可真偉大∼ 是”抄襲”,還是”模倣,”還是”盜版”,還是你所謂的”創意的引用”,這些都是消費者個人評斷的自由空間(只要他不違法)。消費者要怎麼評斷會怎麼評斷,那是他們的自由,你憑什麼說人家”不長進”? 事實上你(生產者)的東西有爭議就是事實,消費者就算攻擊你你也只能虛心接受,你有什麼資格說人家”不長進”? ”歡喜做,甘願受。”這句話你聽過嗎? |
引用:
當然有, CD漲價有人覺得沒差, 因為有人有別的管道可以獲得免費音樂, 而我嘗試指出此種矛盾與錯誤. :D |
引用:
1.你難道不知道現在電視都會有第二主打第三主打這種東西嗎? 2.一個人的評價是主觀感受,那十個人呢?二十個人呢? 要看一部片,消費者本來就是要自已難勤加做功課 重點是就算是這樣,也不代表可以去網路找影片來『試看』。 你會不會因為不知道一個便當好不好吃,就請老闆讓你試吃。 然後你把便當吃光,再說一句真難吃,我不想付錢? |
引用:
重點是,不應該”因為不能完全禁止,所以就什麼都不做。”right? |
引用:
自己都沒有確切數據說明"台灣很多人願意買日本正版", 你也承認只是你個人的觀察, 那你之前怎麼還要我來解釋這個沒有立論支持的現象呢???? 建議您可以選修研究方法課程 :D |
引用:
奢侈品的定義,在於你對於這項商品所要付出的代價。有沒有承擔的能力 對許純美來說,名牌包包不但不是奢侈品,只怕跟免洗餐具差不多, 但其它人就未必了 當你覺得一張cd不值得的時候,他就變成了奢侈品 花了接近350元的代價,你只為了聽到一首歌,那這張cd對你來說,自然成了奢侈品 |
引用:
那當然,以現在台灣的消費市場來說,光是提供貨品已經不足為消費者所接受, 你還要能夠提供體驗,提供氣氛,提供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 因此,唱片貴不貴,不重要,歌手包裝的好,唱片搞的花花綠綠, 照樣有人會買,因為會在網路上討論貴不貴的, 並不是主要消費群。 當然我覺得這是不尊重少數消費者的行為,不過同樣地, 唱片公司也賺不到我們的錢,更有可能因為資訊技術的進步, 導致損失更多。 另外,我覺得以台灣人口,要養那麼多歌手太辛苦了, 那些精選集都是狗屁不通,該淘汰就淘汰。 如果你還覺得我們是第三世界那些開發中國家, 只要有物料或產品就可以的話, 那你太小看台灣的消費者了。 不管下載mp3對不對,唱片公司賺不到錢事實, 為甚麼我肯花錢去買國外歌手的CD? 因為買500就有500的感覺. 不多說了,我女朋友他們公司,都會集體跟補鐵業者訂購唱片 mp3算個屁,那些補鐵業者明目張膽再各商業大樓 張貼廣告,甚至是送到各公司的門口, 唱片公司自己想想為甚麼會變成這樣吧! 一味怪罪消費者甚至是網路,那跟現在兩大黨一樣,不知檢討罷了。 |
引用:
看閣下使用大量反諷的言論, 實在難以從中找出所謂"矛盾和錯誤"在哪裡, 也許閣下的嘗試還未完成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3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