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來見識一下美國人哄搶物資的德性,疫情還沒開始咧!地點:洛杉磯橘郡好市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2322)

GCVincent 2020-03-09 01:12 AM

引用:
作者LDSKING
有條件篩檢和檢驗免費本來就是兩件事,但不能說不符條件就說ㄧ般人沒有免費檢驗

沒檢驗是要怎樣免費?沒症狀沒旅遊史就不是ㄧ般人?ㄧ直都是你無限輪迴在跳針

但不管怎樣都沒你ㄧ開始所唬爛的天價檢驗費,秀下限到這種程度我也醉了

承認自己唬爛有這麼難? :laugh:

免費檢測,結果直到3月2日,紐約大醫院急診室醫生都沒辦法獲得檢測工具,只能隔離符合症狀病患。

你繼續跳針吧!

LDSKING 2020-03-09 01:20 AM

引用:
作者GCVincent
免費檢測,結果直到3月2日,紐約大醫院急診室醫生都沒辦法獲得檢測工具,只能隔離符合症狀病患。

你繼續跳針吧!
沒有檢測試劑叫沒有免費檢測?之後如果有你臉不就腫的跟豬頭一樣

你沒差這個豪洨,前面唬爛的天價檢測費臉早就腫了,繼續拗拗好拗滿 :laugh:
引用:
作者GCVincent
美國不論自費、有保險檢測武漢肺炎,費用都很高。(10萬/4萬5台幣)
如果台灣沒有健保,大概90%不會有能力去做檢測。
而且現行檢測方式,可能要做5次才能驗出陽性。(最高紀錄5次)

換算金額約自費50萬,保險自負22萬5……
不含治療費用。

對了,還有二度感染,再來一次。

自費的話,我想90%會放棄治療。

唱衰台灣的同學應該會很高興,死全家不再是口號,
尤其全家也包括他們家。這樣一來,他們下輩子投胎
就可以選擇強大的祖國了,oh yeah!

chauan 2020-03-09 02:32 AM

上新聞的就那麼一例,他的帳單也沒說"檢測"多少錢
其他費用都是因為"要檢測"而衍生出來的 (救護車,放射科, etc.)
他會貴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保險
剛好也是在聯邦政府動起來前,所以那時沒人幫付

另外檢測不是快篩
加州也都是醫院/診所採檢體,送到指定實驗室檢測,然後CDC複檢
流感快篩才是在醫院就可以做的

chauan 2020-03-09 02:34 AM

引用:
作者fUMIsAN
會囤貨的一代移民比較不會往這些店跑,
不知道Sam's Club的衛生紙充不充足吧。


Costco跟Sam's Club是互補,兩家通常不會開在同一個城市
Sam's Club名聲較小,受亞裔歡迎度沒那麼高 :p

GCVincent 2020-03-09 03:17 AM

引用:
作者chauan
上新聞的就那麼一例,他的帳單也沒說"檢測"多少錢
其他費用都是因為"要檢測"而衍生出來的 (救護車,放射科, etc.)
他會貴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保險
剛好也是在聯邦政府動起來前,所以那時沒人幫付

另外檢測不是快篩
加州也都是醫院/診所採檢體,送到指定實驗室檢測,然後CDC複檢
流感快篩才是在醫院就可以做的

2月CDC 宣稱已經送出(200份,可重複使用幾萬次)檢測設備到各大醫院與實驗室。
但是有問題,有醫院說不準確,所以等於沒有。要等修正問題。
所以有的醫院採檢體後送到實驗室檢驗,大部分醫院都沒有檢測工具。

雖然 CDC 不對檢測收費,但是嚴格限制檢測對象。所以39天只有總計472件檢測。
2月底、3月初曾經放寬限制。但是限制曾到疫區並且接觸過陽性患者。

所以3月2日麥卡錫醫生上電視抱怨,紐約最大醫院沒有檢測工具,只能隔離病患
拜託檢測。有症狀病患只能隔離。結果其他國家可以每天檢測成千上萬件。
紐約一共只測試32件。

所以3月5日NUU 新聞會,護士宣稱照顧陽性病患後,有症狀,沒資格檢測,只能隔離14天。

3月7日療養院第一次開記者會說明,18天內,120人當中死亡26人。已確認部分死者陽性13名。
院中63名有6人有症狀,180人工作人員中70人有症狀居家隔離。3月5日該機構終於收到45份檢測盒

2月份,要症狀很嚴重,送急診室,才有可能檢測。免費工具不是第一關,而是大魔王。
你要付出很高代價才能見到大魔王。
(救護車、急診室、各種檢驗。對不起,不夠嚴重,符合症狀,醫生懷疑沒有用,SOP 不合不測。)

CDC 推託之詞是太多檢體,要排隊。
可是公布資料,1月21日到2月29日總計已測試472件,一天不到20件。
之後不公開測試件數,3月6日大西記者訪問調查說全美各州大約已測試1850件。
其中重災區華盛頓州說每日只能處理100件。

不是不能幹,是不給你幹。這樣的免費,看的到吃不到。

6個字都算不清楚的跳針王,可以繼續跳針!
https://www.pcdvd.com.tw//showpost....38&postcount=27

LDSKING 2020-03-09 04:15 AM

引用:
作者GCVincent
2月CDC 宣稱已經送出(200份,可重複使用幾萬次)檢測設備到各大醫院與實驗室。
但是有問題,有醫院說不準確,所以等於沒有。要等修正問題。
所以有的醫院採檢體後送到實驗室檢驗,大部分醫院都沒有檢測工具。

雖然 CDC 不對檢測收費,但是嚴格限制檢測對象。所以39天只有總計472件檢測。
2月底、3月初曾經放寬限制。但是限制曾到疫區並且接觸過陽性患者。

所以3月2日麥卡錫醫生上電視抱怨,紐約最大醫院沒有檢測工具,只能隔離病患
拜託檢測。有症狀病患只能隔離。結果其他國家可以每天檢測成千上萬件。
紐約一共只測試32件。

所以3月5日NUU 新聞會,護士宣稱照顧陽性病患後,有症狀,沒資格檢測,只能隔離14天。

3月7日療養院第一次開記者會說明,18天內,120人當中死亡26人。已確認部分死者陽性13名。
院中63名有6人有症狀,180人工作人員中70人有症狀居家隔離。3月5日該機構終於收到45份...
又被一個網友打臉,而你也能ㄧ直跳針人家作業上所產生的問題來轉移你唬爛天價檢測費的事,都跳三天了不累嗎 :laugh:

GCVincent 2020-03-09 08:28 AM

https://www.pcdvd.com.tw//showpost....38&postcount=27
引用:
作者LDSKING



三個字:輸不起

六個字:牠奶奶的 輸不起


學會算術沒有?!
輸不起跳針王!?

LDSKING 2020-03-09 08:33 AM

至尊公主號最新發展
 
在加利福尼亞外海上的至尊公主號遊輪上的乘客將被轉移到軍事基地進行隔離

聯邦衛生官員周日在與州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由於爆發冠狀病毒上週四停泊在北加州沿海的遊輪上的至尊公主號(Grand Princess)乘客將被轉移到加州,德州和喬治亞州的軍事基地進行測試,並強制進行14天隔離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官員說,這艘船上將有近1,000名加州居民將在舊金山以北的特拉維斯空軍基地和聖地亞哥附近的海軍陸戰隊航空站進行隔離

其他州的居民將在德州聖安東尼奧-拉克蘭聯合基地或喬治亞州的多賓斯空軍後備基地完成檢疫。

官員們說,將在整個檢疫過程中對所有人進行COVID-19症狀的監測,並補充說,對該病毒呈陽性反應的船員將留在船上。

至尊公主號載有來自54個國家的3500多人,預計將於明天在加州奧克蘭港停靠。 自從星期四以來,它已經停靠在離岸約10至12英里處。

在船上被感染的21個人中,有19名船員和兩名乘客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

截至週五,該船僅對45位乘客進行了測試。 在官員獲悉上個月有一名男子感染該病毒並死亡之後,該船取消了從夏威夷到舊金山的途中在墨西哥的最後停留。

自2月21日離開加利福尼亞前往夏威夷以來,乘客一直在船上。 據《水星新聞》報導,該船的首席醫學官格蘭特·塔林博士說,該公司相信這名直到登船才顯示任何症狀的男子在登船前被感染了該病毒。

紐瑟姆說,加州居民將被優先考慮,其次是非加州居民以外的美國公民,然後是非美國公民。 官員說,那些對該病毒測試呈陽性的人將被直接送往加州的醫院。

紐瑟姆敦促保持耐心,說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兩到三天。

聯邦官員說,國務院正在與數百名乘客的母國合作,安排遣返他們的國家。

https://www.foxnews.com/health/cali...osts-quarantine

不曉得這3500人檢測要不要錢?還是要傾家蕩產窮盡ㄧ生積蓄,搞不好還要驗5次那就無價了,無法估計價值的檢驗費 :laugh:

LDSKING 2020-03-09 08:36 AM

引用:
作者GCVincent
https://www.pcdvd.com.tw//showpost.php?p=1086661438&postcount=27

學會算術沒有?!
輸不起跳針王!?
唬爛天價檢測費被我打臉後開始胡言亂語想復仇是吧,你還早咧 :laugh:

GCVincent 2020-03-09 08:50 AM

https://www.pcdvd.com.tw//showpost....38&postcount=27
引用:
作者LDSKING



三個字:輸不起

六個字:牠奶奶的 輸不起


1234566
跳針王! 了不起!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