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Process Tamer] 虛擬HT工具-讓你的CPU也擁有HT -AMD User也可以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10047)

ianme 2005-07-16 07:30 PM

引用:
上面大大說的讓我有更深的瞭解,但是這裡的管線長跟管線深有關係嗎?為什麼管線深可以造就高時脈的CPU?希望大大可以幫忙解釋

還有怎麼我引言只能引一半@@


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引言想引全部請複製後使用進階模式來引。

管線階數會比較恰當,階數越多,那其實整體流程都是差不多,表示電路可以切割的越小,那每一部份就會比較單純,也就可以提升更多頻率,原本大家綁在一起時頻率會受到影響,現在把它切開的話有些人就還可以更快,所以整體頻率還可以再往上提升。

fulami 2005-07-16 07:44 PM

引用:
作者ianme
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引言想引全部請複製後使用進階模式來引。

管線階數會比較恰當,階數越多,那其實整體流程都是差不多,表示電路可以切割的越小,那每一部份就會比較單純,也就可以提升更多頻率,原本大家綁在一起時頻率會受到影響,現在把它切開的話有些人就還可以更快,所以整體頻率還可以再往上提升。


原來如此 感謝大大的解釋,上了PCDVD,兩年除了搜尋還沒用過進階模式@@

這樣說的話在已設定好的管線下若能將管線分割成更多階理論上可以提升整體頻率,所以其實管線多階並不是壞處(去除掉一些hazard、管線使用率和閒置的問題),而是在目前IC製成下,頻率高所造成的壞處較多,以後的CPU若要提高頻率也應該要朝更高管線的目標邁進?

若是的話,現在INTEL遇到的問題AMD也會遇到了....

RogerShih 2005-07-16 07:49 PM

引用:
作者ianme
我想我的說法絕對不會有問題,這可是由Intel官方的說法,我只不過是把原文濃縮並且翻譯...加上一點其他的東西。

X86有極大的缺陷,我認為64Bit根本是錯誤的方向,今天若是要更新硬體,我認為應該全面改造整個架構,反正64Bit的東西舊有的電腦也不能執行,等於像是一個新的世代,那不如全面改造整個系統,還會來的比較實際,當然這個風險很大,一做不好就掛了......


Italium 不就是這麼做的?

如果忽略軟體的問題, 硬體要改當然可以, 問題是改了以後, 你能不能維持一貫的相容性跟一致性, 否則你就要想辦法要所有軟體開發商跟使用者願意跟著你跑.

sutl 2005-07-17 03:31 AM

引用:
作者fulami
原來如此 感謝大大的解釋,上了PCDVD,兩年除了搜尋還沒用過進階模式@@

這樣說的話在已設定好的管線下若能將管線分割成更多階理論上可以提升整體頻率,所以其實管線多階並不是壞處(去除掉一些hazard、管線使用率和閒置的問題),而是在目前IC製成下,頻率高所造成的壞處較多,以後的CPU若要提高頻率也應該要朝更高管線的目標邁進?

若是的話,現在INTEL遇到的問題AMD也會遇到了....

連2006年後intel都放棄超多階管線的設計了,AMD怎麼會走上這冤妄路。


其實,P4的概念是很好的,只要以往使用X87寫成的軟體都採用SSE的話,那效能會非常猛,你如果有在測sandra的話,你可以看看P4跑SSE的數字,那真的是跟頻率成正比的,就算K8支援到SSE3,還是改變不了高時脈對SSE的好處。

但SSE想要取代X87還是太難,要全世界軟體都完全用SSE也不可能,這就註定了P4一定會失敗。

說真的,如果明年65nm製程下還不出現4GHz的P-M後代orK8的話,那也意味著10GHz的CPU生不出來了,難道大家沒發現,從130nm轉到90nm時,P4與K8時脈都沒提升的現象嗎
:confused: (尤其是P4,由Northwood的20階提升到Prescott的31階,竟然多不了幾百MHz)

未來CPU比的將是誰核心多了,2005年之後,軟體會開始朝多線緒來寫,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未來PC效能不會提升的問題 :agree:

ianme 2005-07-17 04:05 AM

X86范紐曼系統時至今日已經遇到瓶頸,指是都沒有人有膽改革,悲哀...

說真的,P4科技領先K8的,其實K8也不就K7加個北橋部份的記憶體控制器,其他無重大改變,P4對付的是CPU+部分北橋耶,比起來毫不遜色,只是大家只重數據,忘了用起來的感覺,這也是我遲遲不想升級的原因,今天真的大家都需要用到這樣快的CPU嗎?我想若是玩玩遊戲,那u865兄的測試已經證明主要是顯示卡比較重要,除了真三國無雙這種的,CPU在提升是有那麼多人會去買嗎?我看到的狀況其實主流已經橫跨兩代了,K8跟775,K7跟478,還在用舊的大有人在,新的東西一直出來,也未見到更好的穩定性,只有不段的宣傳,跟一堆對你沒有實際感覺的數字,K7能成為一代平台,也是醞釀好幾年的苦工而來,今天未來所見只有不斷的更新,還有一堆人換新平台的痛苦,一直當機,我本來也是很想換新的,後來經過評估之後,我想我的使用亮其實是舊的就夠用了,換張顯示卡也就得了,希望大家要換之前,也先想想看自己需求在哪裡,錢要花在刀口上面,賺錢很辛苦阿,打工老半天也沒多少,花在沒用到的設備不是很冤枉,把多的錢拿去吃好點穿好點或是買其他週邊如好一點的螢幕,5.1聲道喇叭,還是好點的機殼跟Power以及散熱器,不然花個幾千買鍵盤跟滑鼠,不是更好?

RogerShih 2005-07-17 04:30 AM

引用:
作者sutl
連2006年後intel都放棄超多階管線的設計了,AMD怎麼會走上這冤妄路。


其實,P4的概念是很好的,只要以往使用X87寫成的軟體都採用SSE的話,那效能會非常猛,你如果有在測sandra的話,你可以看看P4跑SSE的數字,那真的是跟頻率成正比的,就算K8支援到SSE3,還是改變不了高時脈對SSE的好處。

但SSE想要取代X87還是太難,要全世界軟體都完全用SSE也不可能,這就註定了P4一定會失敗。

說真的,如果明年65nm製程下還不出現4GHz的P-M後代orK8的話,那也意味著10GHz的CPU生不出來了,難道大家沒發現,從130nm轉到90nm時,P4與K8時脈都沒提升的現象嗎
:confused: (尤其是P4,由Northwood的20階提升到Prescott的31階,竟然多不了幾百MHz)

未來CPU比的將是誰核心多了,2005年之後,軟體會開始朝多線緒來寫,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未來PC效能不會提升的問題 :agree:


基本上, 這十多年來 x86 的發展, 相容性絕對是關鍵.

換一個硬體系統, 如果軟體整個就要改一遍, 那 Wintel 不會席捲個人電腦市場. 就像 Windows x64 到現在為止, 接受度還不高, 除了驅動程式外, 能相容原來的應用軟體也是一大重點, 否則換了 x64 卻不能跑原來的 x32 軟體, 要讓人接受也不容易.

至於 ianme 在樓上說什麼當機經驗的, 我認為這是個人的使用經驗, 以我個人來說, 我跟 P3、P4 簡直相剋, 莫名其妙的情況我都可以碰上, 真不知道是我倒楣還是怎樣, 例如當年口碑挺好的 ASUS P2B-F, 我碰過怎麼玩怎麼當的問題, 最後發現是 SB Live! 跟主機板衝........ :cry:

但我覺得這種情況難免吧. Windows 的藍色畫面已經夠有名了. :laugh:

nazi0423 2005-09-05 10:27 AM

引用:
作者ianme
X86范紐曼系統時至今日已經遇到瓶頸,指是都沒有人有膽改革,悲哀...

說真的,P4科技領先K8的,其實K8也不就K7加個北橋部份的記憶體控制器,其他無重大改變,P4對付的是CPU+部分北橋耶,比起來毫不遜色,只是大家只重數據,忘了用起來的感覺,這也是我遲遲不想升級的原因,今天真的大家都需要用到這樣快的CPU嗎?我想若是玩玩遊戲,那u865兄的測試已經證明主要是顯示卡比較重要,除了真三國無雙這種的,CPU在提升是有那麼多人會去買嗎?我看到的狀況其實主流已經橫跨兩代了,K8跟775,K7跟478,還在用舊的大有人在,新的東西一直出來,也未見到更好的穩定性,只有不段的宣傳,跟一堆對你沒有實際感覺的數字,K7能成為一代平台,也是醞釀好幾年的苦工而來,今天未來所見只有不斷的更新,還有一堆人換新平台的痛苦,一直當機,我本來也是很想換新的,後來經過評估之後,我想我的使用亮其實是舊的就夠用了,換...


這也是我曾經經歷過的迷思,後來被朋友唸一唸後,才驚覺,對呀...我也只拿電腦來上上網
聽聽mp3..跑一些老遊戲,有必要用到這麼快的處理器嗎~~
花了這麼多錢,買一棵昂貴的CPU加主機板,但確拿來上網...未免有大才小用的感覺
而且一點也不符合成本,試問各位網兄們...您家的電腦您都拿來跑什麼~~
有需要用到這麼快的CPU嗎......也許大家會說...這些都是爽度的問題
也有些是為了看到那頻率或是3D mark有多高拿來炫耀或是表示自己的電腦高手要用高檔的主機 :ase

kyrusp 2005-09-05 11:32 AM

引用:
作者nazi0423
這也是我曾經經歷過的迷思,後來被朋友唸一唸後,才驚覺,對呀...我也只拿電腦來上上網
聽聽mp3..跑一些老遊戲,有必要用到這麼快的處理器嗎~~
花了這麼多錢,買一棵昂貴的CPU加主機板,但確拿來上網...未免有大才小用的感覺
而且一點也不符合成本,試問各位網兄們...您家的電腦您都拿來跑什麼~~
有需要用到這麼快的CPU嗎......也許大家會說...這些都是爽度的問題
也有些是為了看到那頻率或是3D mark有多高拿來炫耀或是表示自己的電腦高手要用高檔的主機 :ase


嘿~~~我可是很能撐的...

Athlon XP 2000+ 我可是撐了兩年, 非到最後存亡關頭, 決不輕言換電腦
這東西對我來說, 夠用就好, 我又不玩 Game

jasonyang 2005-09-05 11:37 AM

引用:
作者ianme
X86范紐曼系統時至今日已經遇到瓶頸,指是都沒有人有膽改革,悲哀...

說真的,P4科技領先K8的,其實K8也不就K7加個北橋部份的記憶體控制器,其他無重大改變,P4對付的是CPU+部分北橋耶,比起來毫不遜色,只是大家只重數據,忘了用起來的感覺,這也是我遲遲不想升級的原因,今天真的大家都需要用到這樣快的CPU嗎?我想若是玩玩遊戲,那u865兄的測試已經證明主要是顯示卡比較重要,除了真三國無雙這種的,CPU在提升是有那麼多人會去買嗎?我看到的狀況其實主流已經橫跨兩代了,K8跟775,K7跟478,還在用舊的大有人在,新的東西一直出來,也未見到更好的穩定性,只有不段的宣傳,跟一堆對你沒有實際感覺的數字,K7能成為一代平台,也是醞釀好幾年的苦工而來,今天未來所見只有不斷的更新,還有一堆人換新平台的痛苦,一直當機,我本來也是很想換新的,後來經過評估之後,我想我的使用亮其實是舊的就夠用了,換...


x86 指的是指令集,Von Neumann/Turing Machine 指的是電腦硬體架構。

你把 p4 給過度神話,矮化了 k8,k8 除了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外,更大的改革是 x86-64、"全雙工" "點對點"的傳輸、NUMA 架構,大大的改進了多處理器的性能,與增加了記憶體與 I/O 的頻寬。

另外也本末倒置了 benchmark 與感覺,benchmark 是因為衡量機器的性能,不能評 "主觀" 的 "感覺",所以才量化成數據,就是所謂的 benchmark,我發現這是入門者常犯的通病。
而為什麼會感覺不出不同 cpu 的性能差距,因為對一般使用者而言,系統的瓶頸不在於 cpu,在於 I/O 尤其是 disk,當你使用 cpu bound 的程式時,你才會發現性能不夠。

另外任何系統都有瓶頸,如 3D 遊戲通常是在顯卡,但是一但顯卡一樣時,還是會有次要的瓶頸,像是 cpu,不管你買的是最頂級或是一般的顯卡,同樣一張卡 k8 就是硬比 p4 快 2~3 成,投資 k8 怎麼看都是對的。

我並不否認所有的人都需要用到這麼快的 cpu,但是隨著經驗與時間的累積,加上軟體廠商不但的努力,只是夠用還不保險。不過我蠻同意真正有需要才換電腦與升級,而不是為了數字上的好看,與滿足心理因素。

(●、●) 2005-09-06 12:40 AM

引用:
作者o360
的確是很實用的軟體,
適合喜歡一次做很多事的使用者. :D
可惜我的電腦太慢,所以不適合用這個

您的電腦慢,那我的 P-III 1.4G 不就不用玩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