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組K8的三大理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81353)
|
---|
主機闆與經銷商都不主動告知某某板子內建的USB與LAN很殘廢.
AMD不會告知選用他們的CPU比Intel需要吃更好的記憶體.不是所有的處理器都有CNQ. 最後就等不知情的DIY玩家上門... |
我這顆K8 3000+ Venic E6 平常34度,玩遊戲最多41度左右,讓我懶的開CNQ... :ase
|
引用:
兄台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啊。本來就不必截然劃分擁I擁A的派別,消費者頂多略為偏好而已,完全不用另外一家的人恐怕非常稀少吧? 我也替人組過PⅢ450的啊,無獨有偶也是燒板了,不過可能是換C1.3接的愛群轉板害的。 敝人心目中的歷代好U: P-75 P-166 C-300A(同時期的PⅡ266使用相同製程,大多可上400,應也可算) PⅢ、K7時期各擅勝場,難分優劣,但同期的Duron的確是比Celeron好。 PⅢ-Tu K7-1500+ ~1700+ Duron-1.6、1.8(?這個我也很猶豫,不過當時實在很便宜…) P4-2.6(當然是cg製程) SP-2200+、2400+ 為免爭議,3G以上放在心裡不提出來討論啦…回頭看看,原以為我是較偏向AMD的,可是我心目中的好U也不盡然偏頗? Conroe雖好,但卡在廠商手上尚有大量庫存待銷,應不可能太早大量舖貨,獲益與市佔之間的平衡,夠讓Intel傷透腦筋的了,這場仗還有得打呢… |
引用:
一分錢一分貨是指....???溫度還是效能??? 無論用在i社或是a社答案都不一樣 |
主機板晶片組廠商喜歡把所有功能通通一手包的下場
往往會害了AMD 效能與穩定比不上INTEL時 為何不保留多一點PCI 呢 多點彈性不是更能吸引DIY玩家? USB 、1394 I/O卡 音效卡、磁碟陣列卡、 甚至越來越熱門的電視卡 怕使用者搞不定IRQ? 還是想多賣點錢? 支持K8的三大理由: 1.性價比高(未來半年應該還是) 2.我喜歡A開頭的"東西" 3.以前貢獻INTEL太多 |
Intel還是有它的一套
別誤會,我不是來宣揚Intel的新CPU架構的,之前從朋友壞掉的筆電
拆下一顆PIII 933的CPU發現還能跑,想拿來上網用,因為好奇這顆CPU的功耗是多少 就上網找了一下結果再Intel的官網發現了這個http://processorfinder.intel.com/De...?notFound=sSpec 大致上只要是Intel販賣過的CPU都可找的到資料,包括時脈外頻電壓功耗等等 除了這個,其他能挖的還真不少,想想Intel還是有它的一套,光論網路上的服務 Intel就能做的這麼周到,相較之下AMD的網頁東西就...希望AMD能跟Intel多學習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