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開箱文]筆電用外接顯卡-ViDock 4 Plus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5818)
|
---|
引用:
I read "half-length" not "half-height" (low-profile)...so GTX660 could fit (see last picture) |
引用:
只能裝中階的話, still fail...especially if you take pricing into consideration... |
引用:
its a start at least |
|
以目前的業界思維來講, "擴充性" 犯了廠商的大忌:
這麼容易讓買家升級的話, 旗艦機還能賣給哪邊的凱子/盤子 ? 光是 netbook 的風波, 就讓微軟花了多少心思來重新區隔市場 ? ( 限制項目:螢幕尺寸. 硬碟容量. 記憶體. CPU ...... ) market ( 行銷 ) 部門還必須多花精力想辦法重新包裝這種商品, 並且不能造成營業額下滑 ( 獨立顯示卡機種的價差 ) 最好還能像 Apple 的 30-pin 或 Lightning 一樣, 能額外貢獻權利金或營收 以技術來講, Thunderbolt 本身就是最糟糕的解決方式: ( 不論是機構方面或是電路方面 ) 多一道程序就多了一大堆變數, 目前光是 PCI Express 本身要外接就解決不了 ( 實體訊號的問題:經過兩個連接器及一條長度不可預料的排線 ) 要轉接訊號來連上更窄的銅纜只會犧牲更多效能, 還增加延遲時間 短期內的可行性: ( 就算廠商有意願研發, 至少也要一兩年時間才有成果 ) 板對板連接器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 搭配共通的板型 ( form factor ) 應該沒問題 高階 CPU 的機種才有資格搭配這種不影響 NB 本體重量的 "附加價值" ( 恕在下特別使用 "附加價值" 一詞, 因 "擴充性" 一詞為 Post-PC era ( 後 PC 時代 ) 廠商之大敵 ) 強調 "板對板" 是因為這是在下想到的最單純的連接方式 ( 連接器的壽命. 可靠度當然也必須要求 ) 強調 "板型" 是為了降低 (機構設計上的) 進入門檻 ( 即使可能造成紅海市場 ) ( NB ( 或 tablet ) 本身因為不容許有突起的外型, dock 只能設置在下方或四週 ( 兩側或背後 ) ) Intel 在 Ultrabook 的設計上已經投入不少資源, 不妨用這種 "附加價值" 為傳統 NB 多爭取一點市場地位 ( 相對的, TV. 監視器業界也要爭氣 ) _ |
很意外這篇怎麼被頂起來了... :agree:
VillageTronic一個月前還發了篇抱怨文指責INTEL大小眼的... :p |
如果ViDock Overdrive系統價格合理,GeForce Titan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希望GK110的影音功能不是閹割的... :jolin: |
既然我們說的是商品, 當然必須要有商業眼光
我們必須顧慮到廠商、供應鏈的營收、利潤 技術面的解決方案頂多排到第二順位 __ |
引用:
從END-USER的角度技術面的解決方案應該是第一位... 既然收了我的錢問題就應該解決,要不然就會像我之前買的石頭XG STATION一樣... 5000元人民幣買來的鎮紙... :stupefy: :cry: :fear: :jolin: :flash: |
決定付錢讓catzilla虐一下...要不然免費版只能跑720P...
1080P (Tiger)模式成績: 3592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