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來自經濟日報最新消息---中華電光纖上網 月租1,300起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66016)
|
---|
引用:
告訴你,這塊討論版就您的論點最與眾不同 你喜歡3G不喜歡便宜的網路 只能說各有所好罷了 你那張圖如果是別人做的我可以接受 墊總做的? 墊總的話要能信那bmw一台十塊錢你信不信? 墊總阿奠總...XD |
引用:
小弟前面#197有大概提過日本雅虎bb虧損原因,請見 他是推為了推動新技術和新服務才虧錢的 而且電信業本來就很好賺 不去投資設備不去創新就能像華奠賺成那樣子的地步了 您說到底好不好賺? |
引用:
我記得沒錯的話 YAHOO BB的虧損並非只是2002年開始推行IP PHONE這單一業務而產生還包括以超低價高速的網路服務搶生意及各項免費贈品 (EX:前三個月使用是完全免費 申請ADSL後直接搭配給你免費的ip電話機及ip phone服務) 更何況台灣各民營固網的技術及設備都極為缺乏 先不提服務要將設備頻寬擴大如YAHOO BB這樣就要投下不少錢 要投錢架設備還要以不惜老本大量流血的低價搶生意 這樣的老闆在以"聯合壟斷"才是王道的台灣是絕對看不到的.... |
呵呵,樓上的朋友講得不錯
不過華奠也是有送東西的,不過是新客戶only 老客戶用下去就綁約,享受XX月後價錢爆升的快感 說送東西送到虧錢我不相信 如果說新服務新產品推出沒人要用會虧我相信 像sony最早開發的walkman,當初為了推廣其創始人盛田昭夫還特地進口有許多大尺寸口袋的襯衫來容納walkan... 現在的華奠不創新不開發新技術也不買新配備,倒是有拿錢來買擋p2p設備,這就是在告訴別人說我的頻寬太小請不要塞爆我 總之台灣短期要發展網路一定要把電路費租用的成本合理、透明化 讓有能力經營的業者也能站在與華奠同一的地位競爭 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有50M的ADSL可用 甚至100/100的光纖也能跟香港一樣便宜到750一個月... |
引用:
我只想說你確定這種競爭模式在台灣市場上看得到嗎? ------------------------------------------------------- 到2001年9月份之前﹐孫正義終於擁有了足夠的設備推出ADSL服務﹐這比包括NTT在內其他公司幾乎晚了一年。他就用價格優勢來彌補遲到的劣勢。Yahoo BB的月費只有22美元﹐不到NTT月費的二分之一。孫正義提供的寬帶服務可以以高達每秒8兆字節的速度傳輸數據﹐完全可以在1個小時之內下載一部90分鐘的電影。這個速度比任何競爭對手都要快﹐甚至美國目前的ADSL服務都沒有這麼快。超低的價格使軟庫的寬帶業務虧損累累﹐但孫正義希望這樣做可以將其他經營者赶出市場。 Yahoo BB的競爭對手迅速開始反擊。NTT East將其ADSL服務的價格下調了18%至大約每個月45美元﹐並且在幾個月內將數據傳輸速度提高至每秒8兆字節。EAccess Ltd.也開始提供8兆速度寬帶服務﹐並將價格保持在與Yahoo BB差不多的水平。後者主要為日本第二和第三大電話運營商的客戶提供服務。 紙袋中的調制解調器 這樣﹐孫正義不得不在新的戰線上開始鬥爭﹐這條戰線就是營銷。他花錢招聘了數千名促銷小姐﹐讓她們身著條紋超短裙﹐在街角向行人分發裝在紙袋中的調制解調器﹐使他們可以享受三個月的免費試用期。NTT East立刻予以還擊﹐也搞免費試用的活動﹐同時還在街頭分發紙巾為自己的服務做****。 所有這些促銷活動都需要資金﹐孫正義只得拼命從其他業務中擠資金。截至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孫正義出售了價值20.8億美元的持股﹐其中有二分之一都是雅虎股票。但與此同時﹐儘管Yahoo BB還未能實現盈利﹐可用戶數量卻增長了大約3倍﹐至236萬人﹐收入也從前一年的8,220萬美元增加至3.652億美元。在截至9月30日的財政季度中﹐軟庫淨虧損3.168億美元﹐銷售額為9.476億美元。 然而﹐競爭只會越來越殘酷。2002年8月﹐孫正義推出了新ADSL服務﹐可以使數據傳輸速度達到每秒12兆字節﹐再一次領先於所有其他競爭對手。但軟庫所使用的技術引發巨大爭議﹐有技術工程師懷疑這項技術干擾了其他公司的ADSL數據傳輸。NTT表示﹐如果這種懷疑被查明屬實﹐它會把向軟庫收取的網絡使用費提高至原來的30倍。 http://www.pczone.com.tw/vbb3/showthread.php?t=85752 |
引用:
有相同條件的企業相互競爭而使消費者得利的情形在台灣應該不可能出現,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石油企業, 台塑加入後有因為和中油競爭而使市場的油價降低嗎? 還不是你不降我也不降, 這樣大家都有錢賺, 反正消費者就是要買單 :jolin: |
引用:
所以我才說要有一個機制讓華奠電路成本透明化,有業者能再跟他相同的利基點跟他競爭,我並不認為如果我們能達到我上面講的這點台灣還不能有跟日本一樣的速率或服務。今天有比較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享受怎麼樣的服務,不然如果今天世界上最快的速率就是華奠12M系列的話,我想對於華奠當前的服務我可以接受,但問題是並沒有,我們的上網費高昂、速率也比不上鄰近國家,我想身為老百姓是很可悲的,而社會上總是不公平的,你認為拿些賺很多錢的人搞不好家裡面的水電網路費都是免錢低...XD |
引用:
拿石油來比小弟覺得怪怪的 畢竟石油這種東西沒辦法自己製作 一定要跟國外買原料才行 但電信業不同,你看牠的獲利就知道了 華奠已經是好幾年全台灣最賺錢的公司,我還沒聽過中油還是台塑有機會跟牠一拼 而且你很早前加中油的時候有遇過加油還送東西嗎? 沒有吧 加油還送東西應該也是競爭而來 而且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 哪邊便宜就加哪邊 你問問問講就知道了...XD |
來啦,稍微帶大家了解一下黑虐特工會到底在幹些什麼:
評曰:華奠員工努力幫公司獲利為的就是想跟公司分一杯羹,這個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幫公司賺錢就是為了幫自己賺錢... 評曰:由此可見華奠是反ncc,為何?因為市佔率下滑,但自己不反思檢討改進、把牛肉端出來,卻在那邊怪東怪西,所謂不會駛船嫌溪灣是也... 評曰:員工裝光纖半價真爽,什麼時候也能對弱勢族群一樣看待啊?不要老是在那邊打六五折、七八折→明顯誠意不足... 評曰:這是i兄的福利,有員工自掏腰包衝業績,i兄應該有被衝到...XD 以上來源皆可在中華奠信工會裡找到,請參考 最後看一下滿久前的抗議資料,來自yutube,看看那個,想想看從那時候到現在我們華奠到底為我們改變了什麼?請參考。有啦→繼續黑而已...XD |
引用:
拿石油比怪怪的 那我們拿開放已經的行動電話業務來比比好了 下面是去年8月的報導 【今周刊】第451期 費率狂降倒數計時 引爆400 萬電信用戶「移民潮」/電信割喉戰開打! 林宏文 2005-08-15 攸關大眾權益的號碼可攜服務,即將在10月中與3G服務同步啟動,屆時將有400萬用戶想要轉移電信公司,尤其是過去香港實施號碼可攜服務後,費率狂降了7成以上,預料,台灣電信業將無法避免一場割喉式的爭奪戰。 5家業者,誰是贏家? 身為消費者的你,怎麼因應? 剛落幕的七月電信展中,身材火辣的模特兒邊扭腰,邊展示手上剛推出的3G(第三代行動通訊)手機,包括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亞太及威寶等系統業的老闆們,面對鏡頭時全都伸出三隻手指頭,強調3G才是今年的主角。 業者風風光光推出3G,並強調今年是3G的起跑年,可是,其實這些業者心中所在意的,卻是伴隨著3G開台時,即將於十月中展開的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Mobile Number Portable,簡稱MNP)。這個制度的實施,可能才是決定電信業下一波競賽的關鍵。 香港電信殺價戰血跡斑斑 所謂的號碼可攜服務,是指用戶可以在不變更號碼的情況下,選擇更換至不同的電信服務業者,這項措施降低了用戶在轉換不同業者門號時的成本與不便,對於促進電信市場自由競爭更是十分重要。 從過去香港實施這項服務的經驗來看,可以窺知開放號碼可攜的影響有多大。一九九九年三月,香港便開始實施號碼可攜服務,當時,各家電信公司在香港各地鐵站送便當、蘋果,熱熱鬧鬧打出各種優惠方案,目的就是要吸引消費者跳槽。 結果,這場搶奪客戶的戰爭,最後演變成割喉式的降價大賽,不僅很多電信公司推出手機不用錢的「零機價」吸引轉台客,更取消原有的四十港元轉台費,甚至最後大降通話費,從每分鐘一港元直線下降,到現在只有○.二五港元,總計降幅超過七成。六家行動電話公司也因為這場慘烈的殺價,大部分都出現虧損。 由於競爭激烈,各家公司的服務不斷推陳出新,香港行動電話用戶也樂得到處轉台,根據建華金控旗下建華證券投顧所做的報告顯示,香港平均每年五個用戶中就有三人轉台,比實施前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數字多了一倍。 累計從一九九九年三月至今年六月底,平均每個月轉台的用戶數都在十萬戶以上,至今已累計七六九萬餘戶轉台,香港目前人口才六九○萬人,但因為有包括2G、2.5G、2.75G及3G等十一張執照,因此手機用戶數接近八百萬戶,幾乎每個人都有跳槽的經驗。 在香港實施號碼可攜的制度後,由於對用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雖然因為降價而讓電信公司的ARPU(每名用戶平均營收貢獻度)下降,但也同時迅速刺激香港手機用戶數大量成長。根據香港電信公司Sunday的統計,從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之間,香港的ARPU從三一四港元降至一七六港元,平均下降了四四%,但同時間的用戶數也大幅成長了六七%。 目前香港總用戶數達到八百萬,普及率達一一八%,這種超過百分之百的普及率,與台灣同列為全世界排名前幾名。不過,香港有六家電信公司,規模差異都不大,彼此競爭激烈,但台灣市場是香港的三倍大,目前則有三大(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兩小(威寶電信、亞太電信)五家業者角逐(編按:泛亞與東信屬台灣大集團),呈現穩定均衡的局面。 不只是香港,全世界實施號碼可攜服務的國家相當多,例如新加坡在一九九七年就已實施號碼可攜,接著英國及荷蘭也都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實施,另外,德國在二○○二年及韓國在○四年都陸續實施,幾乎每個國家在實施一年後,用戶流失率(churn rate)都明顯提升,毛利率及ARPU也都出現下滑,幅度都在一、兩成,顯示號碼可攜確實對各國電信費率造成明顯的衝擊。 台灣費率有極大調降空間 不過,即使號碼可攜造成電信公司的收益下降,但對提升整體的電信服務品質卻是正面的。工研院經資中心分析師蘇怡如認為,由於號碼可攜讓用戶可自由選擇較佳的電信服務業者,對電信自由化有相當大的貢獻。 同時,用戶多傾向於使用覆蓋率高、傳輸品質穩定的服務,在號碼可攜服務實施後,可以對市場產生汰弱留強的效果,這從全世界各地電信市場的發展,都可看出同樣的趨勢。但是,香港的割喉戰模式,是否會在台灣發生呢?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國內三家電信業者,他們統一的答案都是「一定不會!」理由是,香港是全世界電信業競爭最激烈的地區,一個彈丸之地卻擠了六家行動電話業者,這個數目比任何國家都要多,也造就了電信公司永無止境的殺價空間,這是香港特殊環境下的產物。 不過,這樣的說法不見得正確。因為比較目前全世界主要國家的行動電話費率,台灣平均每分鐘的費率為○.一一美元,雖然絕對金額比芬蘭、日本、挪威、瑞典、香港要低,但是若再以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來看的話,台灣的費率就比各國都要高,美國只有台灣的三成,香港則只有台灣的三十七%,新加坡只有台灣的一半,在十一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位,台灣僅比中國大陸便宜。(見右上表)另外,台灣三家電信業者的獲利,在國際間也比平均水準要高。例如中華電信、台灣大與遠傳的營益率,都在三成左右,稅後純益率也都有二成左右的水準,這樣的獲利,也讓未來價格調整保留了不小的空間。 其實,已維持均勢多年的三大電信業者,根本不願意見到用戶大規模移轉,甚至在推動號碼可攜制度時,也都意興闌珊。有業者透露,在電信業派代表聚會討論未來實施號碼可攜時,三大電信公司談到該收取多少移轉費用時,竟然都提出一○○○元左右的數字,把亞太電信及威寶電信的代表嚇得說不出話來。 以目前世界各國在推動號碼可攜服務時,平均向客戶收取的費用都在新台幣一百元上下,國內業者提出的金額等於是國際平均水準的十倍,若以韓國來看,韓國只要繳交約新台幣三十四元,新加坡大約一二○元,香港則大約一四○元,國內業者希望以高收費減少客戶流動的心態非常明顯。 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297961/1 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算很公平了吧 結果勒? 還不是聯合壟斷 從NP業務去年10月開放後 也不見各家手機業者的費率有任何大幅度的調降 有這種前車之鑑你還真的以為"流血殺價到業者活不下去 消費者得福"的事會在台灣發生嗎? 相信台灣老闆的良心!! 哈∼ 我只能說你實在是太天真了.... :laugh: :laugh: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5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