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Process Tamer] 虛擬HT工具-讓你的CPU也擁有HT -AMD User也可以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10047)
|
---|
引用:
我覺得這樣子形容還是不太恰當啦...我想直接的說就是提升執行資源的使用效率而已吧? AMD 不做的原因我覺得除了管線較短以外,一個原因就是 AMD 沒有 P4 的快速整數運算單元(印象中好像是兩倍快,也有印象是說在該單元執行時脈是兩倍,不過我想這只是形容的方式不同而已,總之就是每個小 ALU 單元一時脈可執行兩個整數指令,印象中指令類型有一定限制),因此即使真的做了也很難像 P4 那樣討好,另一個原因就是這需要軟體的配合,AMD 目前在推動軟體規格的地位仍然不是很高。 關於 P4 執行單元的詳細內容我不是很清楚,以上是憑以前 web surfing 的印象說的,有錯也請指教。 |
應該來說, 虛擬光碟這個技術上比較沒有爭議, 因為實做就是將完整的光碟片映象檔透過該驅動程式真實模擬光碟機的運作, 作業系統層級也認為這是真實的硬體裝置
但是, 原開文者的 ** 虛擬 HT ** 卻是真的牛頭不對馬嘴, 再怎麼說, 裝了該軟體後, 在作業系統的層級上並沒有真實的反映出可以如同在 Intel Hyper-Threading 的 CPU 可以在 Windows Task Manager 之下的 Performance 中看到 CPU Usage History 是以兩個 CPU 的型態在運作的 而透過安裝該軟體也根本無法在 Device Manager 的 Processors 中看到從原來的一顆 CPU 如同 Intel HT CPU 變為兩顆 CPU 所以說該軟體可以執行 ** 虛擬 HT** 是無法被人接受的, 也是完全錯誤的說法 作業系統都不認帳了, 再怎麼自圓其說就如同打嘴砲都是無用的... :rolleyes: 以上...:agree: 引用:
|
引用:
..小弟覺得應該這麼說..: "這軟體是用來調效windows系統對於cpu資源分配的效率". windows對cpu的"預設"資源使用本來就不甚優, 說難聽點就算只是"CPU Cooler"的功用罷了.. :unbelief: 畢竟它並不是硬體, 也沒有模擬作用, 完全是用來讓cpu資源使用更優化的而已, 它是在layer7吧.. 爭什麼ht模擬與否實在沒啥意義~ :shy: |
引用:
Process Explorer 算是流傳很廣的便利小程式了!幫忙大大推一下∼ ![]() Process Explorer 官方網頁:http://www.sysinternals.com/Utiliti...ssExplorer.html 95/98 檔案:http://www.sysinternals.com/Files/ProcessExplorer9x.zip 32-bit NT/2K/XP/03 檔案:http://www.sysinternals.com/Files/ProcessExplorerNt.zip 64-bit XP/2003 檔案:http://www.sysinternals.com/Files/P...plorerAmd64.zip 附註: 1. 會不定期更新版本,目前為 6/15 的 9.12 版。 2. 這個 網站 還有其他程式,別錯過了。 :) edited: 改顏色 :agree: |
感覺不錯用~~我是用AMD的~~拿來試試看好了~!~~只是是英文的~~有點麻煩餒!!!!哈.....
|
GOOD東西下載來玩玩看~~我用在我筆記型上面~~結果...感覺還不錯餒,值得推薦一下 :)
|
引用:
說真的.........有幾位大大.還是沒搞懂.....為何引用虛擬(虛構模擬)再白一點(就是使用時的感覺) 照你說法.此軟體果真做的100%像p4-ht功能.......那還會叫它** 虛擬 HT **(ht是p4主力.然到你叫它虛擬 HT ) .再者如此看來.我想直接宣告.所有無ht功能的u.裝了它.就跟正港p4一樣.在系統管理員看到兩顆.再轉檔效能跟正港p4一樣平平.多工效能跟正港p4一樣執行運用方式都一模一樣.......我想接下來p4會如何....... 引述虛擬光碟.......雖然它在管理員可看到...但畢竟是虛構出來的東西...在使用者的感覺就像真實的光碟機在執行...但在背後.....按照你嚴格想法..要跟真實一樣的要求.他也不能叫虛擬光碟機了不是嘛........... 因為它在系統管理看是看到多出一部...可是要使用需預先載入媒體.真實光碟機需要嘛.............然後他也不能跟真實光碟機一樣可開機灌系統.....在bios也並無此光碟機存在不是嘛...... 真實....和模仿它的...虛構.兩者是不可能會一模一樣的..只在於使用上的感覺.或視覺上的感覺.生活上就有很多.以視覺上最多...就像動畫模擬地震.海嘯.火山.人.動物...這些不揪都會在真實名稱前端加上.....虛擬..... 假設真實的東西是100分.......虛擬也只能像它60分.........但如果虛擬能夠做出來跟真實一樣100分.....我想這個...虛擬...就是另一個實體.........要不就自立門戶.不然就是可以取代原本那個實體......... 以上是我對實體和虛擬的想法.......... |
趕感謝R大的解答
『2. 事實上, 多工應該說是分時、平行運算混合, 拿現在的 Windows XP 為例, 你一進入 程式可能已經執行了幾十個 Process, 這些 Process 可能是單一 thread, 或是 multi-threads, 但, 平常會有幾十顆同樣數量的 CPU 同時平行運算嗎?所以其中分時多工也必定存在. 每一秒可能切割成許許多多單位, 優先權高的多分配一點, 可能是 5/1000 秒, 優先權低的可能是 1/1000 秒, 然後利用 CPU 中的 task 切換每一個 Process、thread, 來讓使用者感覺到你程式是同時在執行的. 有人講到 Super-Scalar, 這是 thread 等級的平行處理技術, 這部份我還要再了解一下, 只是如果 Super-Scalar 真像某位朋友說的是平行處理, 也就不需要 HT 了. 4. 基本上, 在 286 開始就已經開始支援多工機制 (保護模式), 提供 Task 的切換, 這就是單核心多工的基礎, thread 跟 Process 的性質差不多, 能多 Process 切換執行, 多 thread 就可以, 只不過作業系統在實作的時候要清楚 thread 跟 Process 的不同跟溝通. Super-Scalar 具有某種程度的指令平行處理能力, 不過不能跟雙核或 HT 混為一談.』 從上述的說明,就我所知,process(程序)、thread(執行序),兩個的定位不同,程序是OS在看的,在一個系統被執行下會有多個程序需要被執行,利用的即是上述大大說的分配方式,而經過OS處理後或掌管程序的軟體執行後交由CPU處理的單位是thread,所以能處理多程序跟能處理多執行序應該是沒有關係? 另外在CPU接到thread時,利用CPU內的指令集或是ALU等處理單元做處理,而多管線和Super-Scalar的利用是在此時(即指令運算的層級),能讓指令處力速度加快或同時(在一個cycle)中使用多的指令來處理。所以也不是thread層級的。 不知道有沒有錯, 希望大大能解答 『6. 管線不長, 效能浪費就少, HT 就比較沒有發揮的餘地. 管線長的設計, 在分支預測錯誤的時候, Lantecy 比較長, 這段時間內, CPU 的運算資源可能是 hold 沒在用的, 白白浪費掉. 而管線短的這個 Lantecy 時間短, HT 的幫助就很小了.』 上面大大說的讓我有更深的瞭解,但是這裡的管線長跟管線深有關係嗎?為什麼管線深可以造就高時脈的CPU?希望大大可以幫忙解釋 還有怎麼我引言只能引一半@@ |
引用:
我想我的說法絕對不會有問題,這可是由Intel官方的說法,我只不過是把原文濃縮並且翻譯...加上一點其他的東西。 X86有極大的缺陷,我認為64Bit根本是錯誤的方向,今天若是要更新硬體,我認為應該全面改造整個架構,反正64Bit的東西舊有的電腦也不能執行,等於像是一個新的世代,那不如全面改造整個系統,還會來的比較實際,當然這個風險很大,一做不好就掛了...... |
引用:
唉呀呀,沒想到還有人可以了解耶,難得,我想這是工科學生的毛病,有時候某些東西不能用嚴格的角度去看,知識跟智慧相差還是甚遠的,感謝這位仁兄,幫我說出該說的,有些人就是很愛專牛角尖... :think: 這樣真的很糟,書沒有讀通的時候他就是知識,也沒有很大的用處,等到通了時候,那就是智慧,一理通萬理皆可通。 就好像虛擬實境一樣,那是一種感覺,一種形而上的東西,不會有人想去了解他是否跟實境一樣,因為這是虛擬....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