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塞湖溢流洪峰到達! 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大水沖斷 光復市區淹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5851)
|
---|
2025-09-26 90歲老婦人罹難 女兒「用雨水洗淨媽媽」
花蓮光復鄉死傷慘烈,有八旬婦人原已撤離,卻又返家遇上死劫,百歲人瑞也遭淹死, 還有災民用雨水清洗母親滿是汙泥的遺體;有災民前天母親身亡,昨得知胞姊也罹難, 滿是自責地淚訴「活下來更痛,為什麼不是我陪她們走?」 盧的曾孫哽咽說,以往淹水都是淹到膝蓋以下,原以為「阿祖」在屋內比較安全, 但這次才察覺不對,要去救阿祖已來不及,從監視器看到最後是他浮在水上, 後面都沒有畫面,「當下馬上瘋狂打一一九、一一○,但水太大沒辦法救」。 他說,很慶幸當時門被關起來,遺體才沒有被沖出去屋外,但存活下來的阿嬤不斷自責沒有救出阿祖, 「阿祖是高壽,大家都很不希望阿祖這麼淒慘地走」。 九十歲張姓老婦不幸罹難,女兒淚訴,洪水湧入時,想到要去隔壁看母親,卻發現水勢瞬間已到胸口過不去; 直到晚上七時許水勢稍退,她和丈夫、孩子游到母親家,開門卻見到母親的遺體, 家人合力將她移到安全地方,避免遺體被洪水沖走。 「因為沒水,只能用雨水幫媽媽清乾淨,再放到床上蓋好被子。」 她不斷拭淚說,母親今年三月才剛過九十大壽,慶幸至少找得到她,有人至今還找不到親人。 她含淚祈求,母親在最後一刻不要承受太多恐懼與驚慌,也希望政府能記取教訓,別讓下個家庭承受同樣悲劇。 「為什麼我沒有更快帶她們走?我在屋頂上一度想和媽媽一起走。」 劉男說,當時他無能為力,只能在屋頂跪著痛哭,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 他想到母親刻意放手的這分遺憾,已壓得他喘不過氣,連平常互相照應、年僅五十多歲的姊姊也走了, 「早上還說說笑笑,現在人和家就都沒了」。 ![]() |
公務員體系就是你說什麼, 他們先質疑, 然後確認, 然後"安全的"照做.
不會多, 不會預想, 不會額外, 更不會做沒有被交代的事情, 特別是要花錢. (花點時間但不影響他們工時, 或許會做; 如果要花到錢, 這就不可能了.) 因為前者只要底下的人願意就能做, 後者通常就要向上溝通. 這是社會文化的問題, 如果要責任歸屬, 那就是整個社會. === PS. 不要跟我吐槽安全這兩個字, 預估錯就是預估錯, 因為這是預估. 上面提到安全這兩個字跟這次事件毫無關係, 說的是他們體制內做事情經歷. 過往怎麼做, 大概都沒事, 也比較不容易受到責備, 就會參考過往的做事情. ... 千萬不要跟我說什麼基於專業, 特別是在體制很鮮明的環境. 前朝比較重視學者, 那時期或許還好一點, 真的, 畢竟他放手讓學者們做. 說得難聽是甩手掌櫃的軟性格, 說得好聽就是讓專業的人去做事情就好. |
引用:
堰塞湖形成時間是今年的7月21日至26日間,光是這個形成時間搞錯,就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處理的方式,也有水利專業出來說明許多方式實際並不可行,沒有可以在短期內解決的處理方式。 所以中央不是不處理,而是沒有辦法短時間內解決。 所以只能先採取監測、預警及相關防禦措施。 去當地勘查、設監視設備等都有紀錄,也有相關影片,然後你要說不作為??? 23日下午2點多的時候,網路上就開始狂傳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突然降低,有可能發生潰壩,預估半小時洪水就會抵達下流,要相關居民立即避難。 這表示相關的監測、預警都有發揮功效,在災害發生前提前預警。 但是撤離呢???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
引用:
若能提前挖好疏導的管路讓堰塞湖水面降到一定安全值 提前拆彈 光復鄉根本不需要疏散 政府一個多月有啥積極作為 別跟我說裝監測水面高度 那都是治標不治本 就像現在還剩1~2000萬噸水在堰塞湖 中央現在有提出如何解決嗎? 看看王定宇 林淑芬在LINE群組的表現 就知道這執政黨已經爛到骨子裡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這句話送還給你 挺這種黨不覺得可恥嗎? :jolin: :jolin: :jolin: :jolin: |
#192
引用:
2025-09-25 撤離範圍傷亡慘 花蓮縣府:沒有不積極要求、開罰恐引民怨 光復鄉長林清水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公所已盡全力通知,23日上午共出動兩次廣播車呼籲撤離或上樓避難, 林業保育署共發出4封細胞簡訊,但因為21日晚間獲知撤離人數突然從300多人暴增至8000多人,地方人力及收容場域有限。 林清水說,原本中央及台大研究團隊預估堰塞湖溢流後,水深最高約1公尺, 因此撤離範圍一度僅劃設在3個村,需撤離居民約300多人; 但21日團隊重新評估後,將撤離範圍擴大到8個村,撤離人數瞬間暴增至8000多人, 短短一天半內,鄉公所需面對的規模完全超出原本人力與收容能量。 2025-09-25 中央推「垂直避難」突撤離人數600變8000 花蓮縣府員工:心冷 據該名員工在Dcard上發文表示,中央林業保育署曾九度通知地方政府, 但每次通知內容均有調整,最終僅建議撤離600人。 員工強調,地方政府在9月21日就已開始自行撤離民眾,並持續至9月22日,行動早於部分中央指示。 他提到,花蓮地區過去每逢颱風災害,地方政府都會強制撤離, 警察局長、縣長等高層親自督導警消逐戶疏散,展現高度執行力。 然而這一次,中央所推動的「垂直避難」措施成為地方執行的主軸,導致撤離方式與以往不同。 該員工指出,中央團隊包括內政部、台大及陽明交大專家,因疏散數千人及緊急變更應變場址難度高,建議民眾採取垂直避難。 地方政府則完全依照中央要求執行,無論撤離人數從600人變成8000人,都盡力配合, 但中央卻批評地方撤離不力,「千錯萬錯都是我們警消的錯,縣長執政8年也不是白痴,大家都知道怎麼撤離, 但你到21號晚上內政部才確認要撤離多少人和範圍,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一天撤8000人,你有本事你來啊!」 ![]() ---------- 請問惡大,說真的我還想不到撤離計畫從原先600人改為8000人的方案,要如何在1天內協調變更? |
當你在指責中央只會搞監控,也等於是在罵提出意見的專家
|
1.先在各大小社群,通訊軟體點火
2.媒體&名人&自媒體開始輪番倒油帶風向 3.與論就這麼形成了… 水還沒退就開始吵 還一堆睜眼說瞎話的 更別說這裡是七八區不是政治時事區 你們大家噁不噁心 |
整個光復實際居住人口約1萬多人
撤8000人差不多等於廢鄉 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案例? 就算8月中旬沒有立即危險 預估10月初溢流 讓8000人從8月開始打包搬家時間夠不夠充裕? 但有人呼籲開始著手準備嗎? 實際上就是現實版的千萬別抬頭 |
引用:
當然該罵 因為他們是專家 可預見的危險他們早就知道 卻因為不會處理 或者說怕造成災情被罵就只裝監控水面的裝置 就好像現在不敢判死刑的法官一樣 可以判死刑 卻整天拿兩公約當擋箭牌 都是爛專家 :tu: :tu: :tu: :tu: |
引用:
好了 可以下去了 下次別再裝公正了 :p :p :p :p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