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27日起12路段機車退出騎樓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4710)

cys070 2012-12-19 03:49 PM

還好沒什麼影響

有些選的地方本來就很難停 :laugh:

cys070 2012-12-19 03:53 PM

引用:
作者結冰礦泉水
最終目標是"天龍國"內禁騎機車... :laugh: (增設停車格可能是晃子)


真那樣等著暴動

天龍國少說有100萬機車族 :laugh:

marks 2012-12-20 12:43 AM

引用:
作者bladelin
有配套措施嗎?
譬如多幾個足夠的停車場.

汽車能比照辦理嗎? 讓汽車退出路邊, 不要妨礙機車行駛.

想來是不可能的, 要他們花費精力去想就違反了他們當初考試的目的了
而且他們又沒人在騎機車, 汽車比照辦理就會讓他很不方便了

最簡單的配套措施就是加強拖吊
最好是讓大家贖到沒錢
自然就沒車可騎達到機車退出騎樓的目的
大家怕被罰錢, 要不是把車停的遠遠
不然就是直接改搭公車了
既合法又有效

gluba 2012-12-20 02:03 AM

引用:
作者結冰礦泉水
最終目標是"天龍國"內禁騎機車... :laugh: (增設停車格可能是晃子)

不過除了對岸,台灣應該沒有縣市能這樣禁止(禁摩)... :o (我勸天龍官員還是投降吧!)


天龍國官猿的想法真的很nice
只要消滅萬惡機車,台灣就能贏過菲律賓,越南,泰國。。。。 :laugh:
辛苦了。

oring 2012-12-20 07:28 AM

有種就把獎停空間全部拿回來用
"停管處也會視各實施路段停車情況在沿線及巷道等周邊增設機車停車格,以提供適當替代停車空間。"
引用:
作者機車不擋路
27日起12路段機車退出騎樓
作者: 【記者張聖奕╱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2月17日 上午12:15
機車族注意了!台北市又有新的路段要實施機車退出騎樓整頓人行道措施。台北市交通局停車管理工程處昨(十六)日表示,二十七日起,有十二處路段將予以實施機車退出騎樓或人行道,呼籲所有機車族愛車在實施路段可以依照規定進行停放。
停管處表示,實施模式包括「退出騎樓及人行道」八處,涵蓋萬華、文山、中山、松山以及士林五區五路段,至於「僅人行道範圍」則是文山與內湖兩區兩路段;「僅騎樓範圍」則是文山區與大安區兩路段。
停管處指出,目前已經在即將實施的路段張貼公告及設置禁止停車標誌,提醒機車騎士應遵守規定不得停放於騎樓及人行道,並自二十七日起將加強取締違規停車;為避免對當地停車造成太大衝擊,停管處也會視各實施路段停車情況在沿線及巷道等周邊增設機車停車格,以提供適當...

zuzu 2012-12-20 08:02 AM

這種的聽聽就好了
開始實施時很嚴厲
過了幾個月半年後就沒人管了啦
之前也說過N次要把摩托車趕出騎樓
結果沒半年的光景
騎樓停摩托車的還是一大堆

台灣官員只是叫叫罷了
台灣人民也是很健忘的

marks 2012-12-20 02:42 PM

引用:
作者zuzu
這種的聽聽就好了
開始實施時很嚴厲
過了幾個月半年後就沒人管了啦
之前也說過N次要把摩托車趕出騎樓
結果沒半年的光景
騎樓停摩托車的還是一大堆

台灣官員只是叫叫罷了
台灣人民也是很健忘的

委託民營的時候, 情況就會不一樣了
民營是以營利為目的
所以停車單會卯起來開, 拖吊也會卯起來吊
由於對象是機車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開
政府單位唯一停掉的應該只有新北市靠路口監視器來開單那次
因為開單效率太高導致很多有錢人的四輪也因此全被掃到
後來就被迫停止了

orea2004 2012-12-20 02:51 PM

引用:
作者gluba
天龍國官猿的想法真的很nice
只要消滅萬惡機車,台灣就能贏過菲律賓,越南,泰國。。。。 :laugh:
辛苦了。

你太low了,官員可是認為只要沒有機車台灣就能跟美國日本英國歐洲一樣進步了。
甚至還贏呢。你沒看美國大明星班。艾佛列克還騎摩托車勒。

semmy 2012-12-21 10:13 PM

引用:
作者gluba
天龍國官猿的想法真的很nice
只要消滅萬惡機車,台灣就能贏過菲律賓,越南,泰國。。。。 :laugh:
辛苦了。

:laugh: :laugh: :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