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馬英九:薪水不能加,是因為廠商錢賺不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9714)

a_ei 2012-11-08 09:36 AM

引用:
作者yatungj
我待過不少家公司,有幾家確實是軍公教調,公司才會跟著調!

軍公教不調,等到死也沒機會調薪!


"薪水不能加,是因為廠商錢賺不夠" ... 如果這樣,這句話就是"屁"

我就不知道廠商到底要賺到多少錢才算夠?

EAC212 2012-11-08 09:50 AM

引用:
作者a_ei
"薪水不能加,是因為廠商錢賺不夠" ... 如果這樣,這句話就是"屁"

我就不知道廠商到底要賺到多少錢才算夠?

比如...你一年可以幫公司賺1千萬的話,
公司不幫你加幾千塊好像說不過去...
不過我想這不是重點啦...
重點是..
1月的時候「表示政府今年不但不會裁員,甚至還考慮要替公務人員加薪。」
11月的時候「薪資不能加,是因為廠商覺得錢賺的不夠」
應該是沒有人不喜歡領的更多,
只不過..
想要受到他的青睞加薪,就去謀個公職吧,
否則就要自己想想如何替自己爭取更高的收入。
所以我覺的他也沒說錯。
只不過.....站在他的座位講這種話..我是覺的他把自己做小了。

Game 2012-11-08 10:29 AM

引用:
作者yatungj
我待過不少家公司,有幾家確實是軍公教調,公司才會跟著調!

軍公教不調,等到死也沒機會調薪!


這種良心企業,再富二代接手後,全面淪陷 :o

jason54088 2012-11-08 10:39 AM

引用:
作者POOLL
像是會騎腳踏車的人都知道要買SHIMANO(島野)變速器,雖然捷安特也會製造變速器,但做得沒有SHIMANO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技術水準,像德國、日本就是靠「技術本位」讓他們在大風暴來臨時屹立不搖。


台灣的慣老闆有重視過技術嗎?? 看看那些技術人員的待遇

短視近利,技術都是想辦法賣掉,哪來的技本位

薪水不能加,是因為慣老闆已經不打算生兒子了,就不怕生兒子沒屁眼這回事

YHZHAO 2012-11-08 10:44 AM

搞到什麼都要靠老百姓自己
要政府做啥啊~~

Game 2012-11-08 10:46 AM

引用:
作者YHZHAO
搞到什麼都要靠老百姓自己
要政府做啥啊~~


先去罷免利委 :rolleyes:

msnow 2012-11-08 02:45 PM

拜託, 千萬別被騙了
約2000年股市大好, 大部分電子企業老闆都賺了不少, 各位加多少薪?22k 變44k ? 不對,依公司市值比例不少人的薪資應該是從22k 跳到10w以上了. 但是, 有嗎? 22k還是22k.

那,賠錢的公司, 為什麼他的高階主管薪水都可以有十萬甚至以上?

怎麼會有人笑想說老闆大賺,會分多少羹給你吃? 會丟個肉屑就很不錯了.
主因不就是一個供需問題
當老闆發現22k 請不到人時, 自然就提到30k. 30k再請不到人 就會用40k

說穿了, 就必需有一流政府創建更好的投資機會. 吸引更多投資者, 或外資企業來台設廠, 增加更多的就業率.
可是說那麼多, 你們也不懂, 還不如看VCR .....

[YOUTUBE]RAbD3AGFX6I[/YOUTUBE]

啊,什麼?? 看了VCR你們還是不懂, 那我說 "薪水不能加,是因為廠商錢賺不夠"
這樣總該懂了吧!

Dido007 2012-11-08 02:49 PM

引用:
作者msnow
當老闆發現22k 請不到人時, 自然就提到30k. 30k再請不到人 就會用40k
!


台灣的老闆 22K請不到人?! 自然就要政府貼補出錢22K,賸下的他出

kely 2012-11-08 02:52 PM

還有即將人力無上限的轟轟大軍連20k都不用.......

22k不想做?也不妄想會提高薪資....
慣老闆更高興,可以順理成章的申請專案外勞

講白了,絕大多數的工作
只要訓練....外勞也會做......

R.T. 2012-11-08 03:00 PM

引用:
作者herry_jo


桶一等等大企業
收益屢創新高

是不是要強迫他降低物價?

馬騜不是說了嗎……廠商錢賺不夠
所以物價不能降 :stupefy: :stupefy: :stupef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4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