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豪宅用電驚人 信義區1豪宅 電費一期6萬5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4097)
|
|---|
1個月6萬的電費我付得起
1棟毫宅1億我有困難 |
人家家裡冰了7000瓶紅酒,隨便拿一手都比你電費貴啦
|
此新聞故意引發 窮民酸民的 攻擊性 也會很成功吸引到目光
標的一 : 豪宅 一般人買不起豪宅 ...窮民心理 = 攻擊 標的二 : 六萬五千元 一班人薪水不到這個價 ...窮民心理 = 攻擊 標的三 : 工業用戶 ...競爭力...五大用電產業....東扯西扯...拖人下水 台電現在就像是在被 追殺的獵物 想趕快丟一塊肉 改變別人的目光 好逃走 鄉民是很聰明的 不會一口咬上去 這真是一家垃圾公司...無恥到極點. 怎不說自己的福利多好多好....怎不裁員....怎不賣掉一公司閒置資產....一大堆不當補貼.. 亂投資子公司..... 黃重球都知道問題在哪 怎不想辦法改 ...還是又跟不文化部一樣 嫌薪水太低所以沒能力改變.....無能就下台..... 不要廢話 . |
如果他覺得不漲價對於用電少的用戶是不公平,那它可以增加一個級距對於用電多的用戶漲價阿
例如一個月用電超過一萬的漲一兩成,九成九的用戶不會反對,要漲價也比較容易,而不是大家通通漲一成的齊頭式平等 |
這不就是症x的施症手法嗎?
利用公開霉體來散佈仇富羨富的情節, 用一度電繳一度電的錢,這樣還叫『不符合社會公平』?? 那些莫名其妙的補貼、補助、禮遇、特別費,才該叫『不符合社會公平』吧!!! |
搞不好是在做Dreamer.............
|
引用:
只用12000度就可以達到ST中複製器的效果 這電費花得真值啊 |
一萬兩千度(六萬五千元).的確多到誇張,但是平均每度5.41元.遠高於發電成本了,
這樣叫做造成全民負擔,很多人繳的哇哇叫的電費帳單,平均每度要超過四元都還很難. 不就等於都在吸台電的血,那台電不是應該早就倒了很久. 工業用電平均每度不收超過5.41元也應該是台電大虧的兇手才對. 董事長怎麼不也一併罵一罵,然後補助也全砍了. 找個替死鬼出來給大家罵, 就不用檢討台電自己犯的錯了嗎? 每度電平均賣5.41元都還不賺錢,該檢討的是誰啊! |
引用:
好像是他們大學很少有體育課的 想要運動就只好去健身房 然後上健身房就變成一種趨勢了 |
中鋼推動多項節能政策 一年電費估可省4億元
近期電費擬調漲成為國內重要議題,中鋼(2002)總經理宋志育表示,中鋼去年用電成本約46億元,倘若台電調漲2成電費,粗估一年用電成本將增加9-10億元,中鋼將透過增加離峰用電比重、提高馬達與照明設備效率、以及持續提升自行發電量,持續降低用電量,初估一年電費最多可節省4億元;宋志育指出,中鋼透過汽電共生系統,自行發電約占一年總用電量56%,因此電費成本占整體營運比重並不高,不過節能減碳乃是未來趨勢,未來也將朝此方向持續努力。 近來傳出台電擬調漲電費,由於電費調漲恐使營運成本增加,對於用電量較大的鋼鐵產業並非一項好消息,對此,宋志育指出,依照台電虧損的程度來看,電費調漲幅度的確有可能達到2成以上,公司也持續關注此事對於國內鋼鐵產業之影響。 而就中鋼本身營運而言,宋志育解釋,中鋼為高爐廠,電費占生產成本比重並不高,而中鋼透過汽電共生系統,一年自行發電量則約占總用電量56%,因此電費調漲對於中鋼整體營運衝擊並不算太大。 而中鋼去年電費約為46億元,雖然2011年財報還未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不過以中鋼每年平均營業成本約1500億元~2000億元的水準來看,電費約僅占成本2%~3%。 宋志育表示,中鋼今年將主要透過三項政策節省電費,第一項即是增加離峰用電比重,盡量將用電量較高的生產製程集中在離峰用電期間進行,中鋼初估,離峰用電量占整體用電量比重只要提升1個百分點,一年就可節省1億元的電費。 除此之外,中鋼也將透過提高設備中的馬達效益以及改用節能照明設備等,從較細節的地方節省電量開銷,推估一年即可省下約7000萬元~1億元的電費;而中鋼也將進一步提升自行發電比重,期望一年能省下2億元的電費;以此推估,中鋼一年最多便可省下約4億元的電費。 宋志育表示,中鋼也對台電積極推動的智能電網相當感興趣,例如生產時須用較多電量的熱軋等製程,若可透過智能電網整套系統進行更細部的規劃,並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溢散,相信生產效益可再進一步提升。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