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自組電腦請各位大大多多提供意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2719)

不要問 2012-09-13 10:55 PM

引用:
作者Sioux
  以上皆錯,有側扇頂扇實測的數據都已經提供了,建議還是多看看新世代機殼的站友評測...

未必全錯

我目前的機殼是WT-9008,2003還是2004那一年買真的不太記得 :stupefy:
目前主機裡僅有4個半風扇運轉,溫度表現如附件,分別是開機10分鐘影音跟1小時(僅720p)
WD 120G是放在聯力RH-48抽取盒內,WD 500G是放在聯力EX-34
所謂的4個半的4個當然是CPU/POWER/機殼/EX-34上的風扇,而那半個是指RH-48抽取盒的
CPU是AMD Athlon II 250,散熱器跟風扇都是原廠顯卡是內建的(GA-880GM D2H)
所有12cm風扇都是ADDA(POWER的當然是廢保固硬上),但僅EX-34風扇給轉速控制器控制
機殼的上3大裝置Pionner A09/A11各一(閒置中),另一個是ASUS DRW-24B3ST
軟碟機位置是放多功能讀卡機整合前置USB 2.0/ SATA還有轉速控制器的產品
機殼下5大分別是聯力EX-34還有兩個RH-48佔據
EX-34上除了主硬碟WD 500G外還有兩個Seagate 500G目前也閒置 (IDE沒得用)
兩個RH-48僅一個裝置WD 120,另一個內抽盒流浪在中國忘記帶回來 :cry:
所有溫度數據都是室溫(今天下午應該是25度左右吧)
如果再有空閒,CPU跟北橋我可能會動手搞它一搞,不過也有可能換i7再搞

很久沒搞電腦(專心搞硬體),不過在中國還有回台近一年多,看的也不少了
側板風扇很早以前就有,而POWER底置跟機殼頂扇這幾年開始的
我承認這些所謂的新世代機殼對降溫有幫助,但我目前機殼的現狀應該是不需要側扇/頂扇 :D

Sioux 2012-09-14 12:21 AM

  如果您看不出以上皆錯在哪,如果您沒用過側板扇頂扇的殼就可以建議站友拿8年前品牌殼來組現在的新i5,那...

  四顆高容量多碟片黑標在EX-36中跟六核廢棄龍王及6850一起打滾該有多燙,您可以讀完我引的那串: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92&page=1&pp=10

  我只能再說,有側扇頂扇實測的數據都已經提供了,側板風扇要看如何運用,什麼氣流紊流搶風不是用想像來猜的.

  您打算用那WT裝新i7嗎?∼∼
 
 
 

不要問 2012-09-14 03:14 PM

Sioux 這樣說好了,我曾經也是裝過一堆硬碟在主機的人
而EX-34和EX3-36其實也沒多大差別,之前在這串回45度以下便是以前的記憶
硬碟送作堆疊在一起,溫度很自然的呈現你所PO的那些數據,只是.......
cgher 是剛要把把K7除役的使用者,原先的主機還是品牌電腦
K7的品牌電腦不就是KM400晶片最多,cgher都可以撐到現在,那他的使用狀態應該很單純
cgher 曾提過500G的硬碟,可想而知他對硬碟的儲存量需求是不大的
所以我早將硬疊送作堆後遺症丟一邊去了 :stupefy:

至於CPU...
cgher 挑的i5-3470 .........晚上再說吧
我未來會不會用i7.............不曉得,這事很難說,必竟現在的AMD二百五 :laugh: 還夠用
就算手賤再換i7,我還是續用WT-9008,不過散熱上我肯定會動手腳
可能會再選用塔扇,下吹式散熱器鐵定排除,我上一個塔扇是Hyper 6+
而機殼後抽的風扇ADDA肯定不行,把以前惡搞裝過的DC風扇拿來用
除了震動跟噪音大了點,降溫上是沒話說

Sioux 2012-09-14 05:33 PM

  禹群WT算算近60公升,只靠後扇和電源供應器風扇不確定能不能讓i7住得快樂咩,前下方金屬板的扇鎖孔從照片看起來是直列雙8或單12:

http://evercase.co.uk/images/Servers/WT-9008.Front1.jpg

  不過您應該是已經拆掉讓EX-34扇來吹:

http://evercase.co.uk/images/Servers/WT-9008.Front2.jpg

  後扇如果換太強問題多多,不過您這咖有1.0厚,也可能您較不介意噪音,總之現在的主機板大多能對機殼扇溫控了,等您WT組好i7來回報待機燒機溫度吧∼∼

  應該會跟雙核兩百五十表現大不同...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2996
 
 
 

不要問 2012-09-14 11:31 PM

關於i5-3470這傢伙的確很熱,但樓主之前的K7也沒涼到那去 :stupefy:
我認為是可以試試,先裝舊機殼開側板燒機試試
不過先不更動機殼風扇,以原Intel原廠風扇燒機測出的溫度數據
所得的數據加個15度,大概就是關側板燒機最高值了(加15度應該夠了吧)
這15度可以再用CPU塔扇及機殼風扇降低一些
不過在未更換塔扇前,單純加強機殼風扇轉速,溫度還在70度以上,才真的該換機殼
只是樓主這品牌機殼後置風扇是多大???如果事單8風扇 :jolin: 直接換殼吧

引用:
作者Sioux
禹群WT算算近60公升...............

1.禹群只是最後的代理商,在之前樹昌叫它大白鯨,不過在樹昌之前勤誠就在賣了
2.除了後置12風扇外,一顆風扇都沒有 :stupefy:
3.噪音當然介意,那後抽ADDA是最大噪音源,不過1500轉加上出風口切除是沒多大聲音
在裝EX-34之前最早是裝一堆SCSI燒錄機,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之後裝EX-34還必需在塑膠面板動手術,不然EX-34沒辦法完全進去(前凸1cm左右)

對於機殼散熱,我認為並不是風扇增加,也不是加強轉速,主要還是負壓
增加風扇或者加強風扇轉速的確有助於散熱,不過噪音還有機殼共震聲響會隨之而來
最好的方法還是負壓,出大於進產生的負壓比較好一點
現在我機殼後抽ADDA是1500轉以下,POWER內的ADDA轉速不及機殼上的(POWER並沒給足12V)
整個機殼進氣其實只有EX-34,但EX-34上的ADDA應該被轉速控制器控制在5~6V之間
如果我將手掰開空置聯力RH-48門擋,手會明顯有氣流流動感覺,這是我所說的負壓.

至於i7可能要明年吧,等我想用WIN 8時,i7可能就會裝
它的溫度的確很可怕,不過.........P4 EE也不是沒裝過 :laugh: :laugh: :laugh:

Sioux 2012-09-15 12:18 AM

  呃正負壓就是佈局風扇去製造出來的,所以才說側板風扇要看如何運用,況且現在也不流行負壓到處積塵了...

  前幾天才把幾台杜龍/雷鳥/K7xp/P4清去回收而已,新世代的四核以上燒機起來比這些少核前輩都還凶猛多了,更不能用才65w的雙核兩百五來揣測.

  隔這麼多年沒碰新處理器和新殼,您目前的猜想太多了啦,等您WT實裝完i7燒機再說吧∼∼
 
 
 

cgher 2012-09-15 11:51 PM

引用:
作者不要問
...樓主這品牌機殼後置風扇是多大???如果事單8風扇 :jolin: 直接換殼吧


我的品牌機殼前後最大都只能各裝一個9公分的風扇,
之前有試過負壓差 (前9cm進,後9cm出+power出),
結果機殼會變成吸塵箱,尤其是I/O背板、光碟機、
USB插孔都塞了很多灰塵,而且負壓差會影響 POWER 散熱,
所以之後我就改用正壓差了(前、後各9cm進,power出)。

由於我的品牌機殼的面板上沒有網孔(像這樣)
所以在機殼內正壓差時,一部分廢熱會從前風扇四周的孔洞排出,
然後又再被前風扇抽進機殼裡而形成熱循環,
於是我的只好拆掉機殼面板來幫助散熱,
也因此我想把機殼換掉。


看了Sioux和不要問兩位大大的回覆後,
我顧慮到側板風扇的散熱效,
可能不如我的預期,
所以我重新設定要找的機殼條件:
1.側板可以裝兩個風扇
2.USB 3.0,內置或延伸不拘
3.正壓差時,前風扇不會產生熱循環
4.風扇有方便拆裝的濾網或能自行加裝

我希望東西買了能夠「天長地久的物盡其用」,
所以花很多時間找了好幾天,經過好幾輪的篩選淘汰,
最後剩下PC-K57和TATTOO COLOUR C2 二選一

PC-K57 價格:2000
面板有網孔,正壓差時可以讓廢熱散出,
還可以用光碟機跟進氣風扇作區隔。
http://www.lancoolpc.com/tw/product...ss_index=96&g=f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E9%85%B7-PC-K57

顧慮:
1.機殼很大一咖 (W) 210mm x (H) 472mm x (D) 505mm
2.受限腳墊的位置,機殼底部進氣孔沒有完全對準POWER的風扇
3.價格稍高


TATTOO COLOUR C2 價格:1190
http://www.fmf.com.tw/WebMaster/?mo...ail&prod_id=807
顧慮:
1.機殼厚度只有6mm
2.沒有理線孔

怎麼辦?好難選啊!多花810元買PC-K57值得嗎?
機殼厚度只有6mm,是不是太單薄了點?

cgher 2012-09-16 01:43 AM

引用:
作者cgher
...機殼厚度只有6mm...


不小心打錯了,是0.6mm…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