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爷爷去了台湾一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1620)

Romney 2012-08-30 09:45 PM

引用:
作者Pleiadian
敢問 是哪兒一樣了 :confused:
風俗民情都變了樣吧?!



有可能只是看到了正体字和青天白日旗就发次感叹吧。。 :stupefy:

polar168 2012-08-30 09:48 PM

他爺爺滴.....不是在想故宮的金銀財寶吧 :mad: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2005-12-31 2012-08-30 09:51 PM

引用:
作者Romney
他说的文化上吧,文明礼仪什么的。 大陆自从文化大革命鼓动大家互相批斗之后,整个社会就充满戾气和仇恨。

要靠你們和後代去改變才是...

:cool:

Romney 2012-08-30 09:54 PM

引用:
作者2005-12-31
要靠你們和後代去改變才是...

:cool:


"恨蒋公剿匪不力,祸害华夏六十年" :cry:

Godzilla chyx 2012-08-30 10:01 PM

引用:
作者2005-12-31
要靠你們和後代去改變才是...

:cool:

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

台灣不是保存中華傳統的冰庫

引用:

這幾年中國大陸迎來了“認識”和讚美台灣的熱潮。
其中最有名的,是2008年,陳丹青寫下台灣日常生活中的“溫良恭儉讓”。
四年之後,韓寒,中文世界讀者最多的作家,向幾億人講述了一個台灣的士司機拾金不昧的故事。

不止這兩位作家,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大陸人初次到台灣時,都會像小人闖進君子國,有些不知所措。
台灣人很喜歡說“謝謝”。在超市收銀台,顧客遞過一瓶水:“謝謝∼”(請想像尾音上揚)
收銀員接過東西:“謝謝∼”收錢:“25塊,謝謝∼”
把零錢遞迴顧客手上:“找您75塊,謝謝∼”顧客接過找零:“謝謝∼”

五個“謝謝”,沒有一個“不客氣”,這種不完整的對話,客氣得有點不正常。
學者劉瑜說,台灣人太喜歡說“謝謝”了,弄得她被酒店多收了錢,一怒之下也說“謝謝”。

這種感受當然是準確的,可是如果眾口一詞稱讚一個地方“友善禮貌”,這多少是一種病症,癥結在我們出發的地方。
台灣的朋友們不大能理解為何我們會傾羨一項基本的生活形式。
是的,如果你沒見過超市收銀員把零錢扔在你面前,沒有在進地鐵的時候和別人肉搏過,沒有跟各種各樣的權力怪物吵過架、屈過膝,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在叢林生活過,大概很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大陸行者來此地之後,靈魂會舒展放鬆,像泡了一次很長的溫泉。

問題在於,當人們舒坦完了,喜歡將彼岸的“友善禮貌”歸於祖宗遺產——韓寒感謝台灣和香港“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的美好習性保留了下來”;
陳丹青早先一步,把這些習性總結為“溫良恭儉讓”。

這些立論過於粗糙,它們起源於一種思想史的描述:
即“五四”革命和1949年以來的社會改造,破壞了中華傳統,讓我們變得既無信仰,又無教養,戾氣橫生,粗俗不堪。
台灣人的禮貌,真的來自於中華傳統嗎?

也許是。我們隱隱約約在老舍的小說里見到過這種處處禮讓的北京人;
也許有日本的影響,50年在台灣的統治,足以改變社會文化,而日本正是一個多禮的民族;
也許是因為貧富差距小,隨着新的政治文明的建立,社會更安定,溫和,沒有積聚起不平之氣。

台灣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它不是一個“為我們”保存中華文化的冰庫。
它有不能自主但極其活躍的脈動。從原住民部落的定居,到17世紀西班牙、荷蘭人的佔領,明代鄭成功、閩南人、客家人,一波一波來臨,
直到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1945年再次易手,國民政府到此,成為美軍第五艦隊監護下的冷戰防線。
島嶼上的文化血液一混再混,中華文化儘管重要,卻只是其中一支而已。

有一次我坐校車,中年司機抱怨着所有不遵守道路禮儀的車輛與行人,但他像大部分台灣司機一樣,從不鳴喇叭。
他嘟囔:“前面這輛車開得這麼慢,一定是女生。
”旁邊一位中年男生立刻說:“你這樣說是性別歧視,會被投訴哦。”
司機堅持:“我說的是事實。”
過了一會兒,他問一名從大陸來的女生:“大陸男人都會做家務嗎?”
女生說:“不一定,要看是哪兒。”
司機搖搖頭:“以前我們台灣男人不做家務,都是日本時代的影響,大男人時代。”

也許是日本的影響。在台灣的“本省人”,即1949年之前從泉州漳州移居台灣的漢人,性別關係極不平等,就像這位司機說的一樣,家裡男人說了算,也從不做家務。
1949年之後,外省人到來,女人發現,外省人的男人會做家務。
即使如此,“傳統”的籠罩下,台灣的女人要隨夫姓、沒有繼承權……,就權益而言,和社會主義中國大陸“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完全不能相比。
也許正是壓迫太強,反抗必起。1980年代,台灣的婦女運動啟動,修法、著述、倡導、街頭抗議。
今天的台灣,仍有傳統的家庭結構,但也有非常先鋒的性解放運動、同性戀運動。有懷念大男人時代的司機大叔,也有糾正他性別歧視的乘客大叔。

原住民、中華文化、日本、美國的影響都存在於這座小島上,已經雜糅出新的台灣性格,
是什麼或許難以一言以蔽之,確定的是它絕非僅僅是“中華傳統”。

任何關於“傳統”的簡化描述都是有問題的,既不能簡化打倒,也不能簡化懷念,它需要更細膩深刻的理解方式。
如果因為厭惡大陸今天的不文明而美化台灣留存的中華傳統,是一種偷懶的思維;
如果因為厭惡共產黨轉而讚美國民黨,那更近乎自作多情。
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抱着自己的想像,只看到了失落的中華文明,
在觀看他者的時候,不斷投射着自我,這或許是一種難以避免的自戀。


郭玉潔是旅居台灣的記者和作家。


2005-12-31 2012-08-30 10:03 PM

引用:
作者Romney
"恨蒋公剿匪不力,祸害华夏六十年" :cry:

祸害??這麼說老蒋先生就成了裡外不是人了.. :flash:
若站在某角度看也非這樣...
民心思變才是主要...

其實目前台灣用的繁體字(正體字)很美..
說是中華文化代表也不為過..你們那頭應得先推推.
(站長老大...我可沒要擾這兩岸政事哦.. :ase )

:cool:

鋼蛋3 2012-08-30 10:17 PM

引用:
作者Pleiadian
敢問 是哪兒一樣了 :confused:
風俗民情都變了樣吧?!

爺爺大概是看到目前的政府狀況跟當初搞丟大陸的狀況差不多吧
政府帶頭當土匪,圈地拆房子
政治人物不分黨派忙著搞錢,小老百姓生活卻越來越差
有錢有勢者紛紛往國外逃,嘴裡說愛這片土地,移民綠卡樣樣來,卻留一條管子吸這邊的血
越來越多人覺得共慘黨比較照顧勞工
期待來次革命,財產重新分配的言論出現
:jolin: :jolin: :jolin:

pc 2012-08-30 10:39 PM

>>"恨蒋公剿匪不力,祸害华夏六十年"
中國人民已經做了抉擇,把蔣匪給趕出中國,喜迎共產黨統治了不是嘛?
現在恨那麼多有什麼用? :jolin: 去找共產黨恨還比較有點道理,跟我們抱怨沒用,我們台灣人不想,也不敢,更不願意去干涉中國內政。 :unbelief:

Romney 2012-08-30 10:41 PM

引用:
作者pc
>>"恨蒋公剿匪不力,祸害华夏六十年"
中國人民已經做了抉擇,把蔣匪給趕出中國,喜迎共產黨統治了不是嘛?
現在恨那麼多有什麼用? :jolin: 去找共產黨恨還比較有點道理,跟我們抱怨沒用,我們台灣人不想,也不敢,更不願意去干涉中國內政。 :unbelief:



父债子偿,不要想跑 :D

polar168 2012-08-30 10:44 PM

引用:
作者Romney
"恨蒋公剿匪不力,祸害华夏六十年" :cry:



恨啥....推翻你們的老共啊 :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