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日軍屠村過往 古道更添神秘 (轉載自由電子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2836)

eniars2 2012-06-19 05:02 AM

台灣人:“被日本人屠殺是我們台灣人的榮耀” :D

紹興師爺 2012-06-19 09:10 AM

引用:
作者sazabijiang
一碼歸一碼
談日據時期的屠殺跟228屠殺
都只是在還原歷史
如果認為談日據屠殺就是在護航228
或者談228的人就一定親日
那就是典型台灣人對立的思維模式

明明兩個屠殺都殺了不少台灣人
:think: :think: :think: :think:


台灣人有三次大規格反抗
1652年荷蘭殖民時期的郭懷一事件,臺灣人死亡3000-4000人
1895年乙未戰爭日軍征台之役,臺灣人死亡14,000人
1947年二二八事件,台灣人死亡約18,000人

Bausch 2012-06-19 09:27 AM

引用:
作者eniars2
台灣人:“被日本人屠殺是我們台灣人的榮耀” :D

漢人:“被滿人屠殺是我們漢人的榮耀” :D

人民:“被xx黨屠殺是我們人民的榮耀” :D




就是有這種xx回應才令人對發文者的企圖起疑。當然也有可能發文者是中立的,只是被別有用心者扭曲而已。

leahdizon112233 2012-06-19 03:12 PM

引用:
作者paperboxlion856
你的留言不知到是不是針對我留言的回應,如果是...
我的想法不是像你形容的那麼絕對,不過我發現我的措詞確實會讓人有這樣的看法,因為那段話是發文後補的,有編輯的時限關係,我後來覺得我這樣表達確實不是太恰當
因為樓主先前有發關於我老家橋頭日據時代屠村事件的文章,而後也入入續續發表日據相關的文章,看過他的發言,覺得在他的認知中,這些日據不人道的事件,被一些有心的文史工作者刻意忽略,來強調228的嚴重性,進而批判光復後的衝突種種...但就我認知,這類的論點從來就非主流(更何況是在PCDVD),影響力也不大,我才會提出疑問...
就我來說,我覺得228及白色恐怖之所以會被重視,因為當事人有些依然存活著,而過往的幾十年前,這類事件的討論真的有被打壓(在我小時候,同樣發生在橋頭的事,比起離那時較近的[余登發事件],反而[六班長屠村]我比較有聽人在說),所以228被現在的人較重視,我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是不認...


你好 你說的橋頭六班長清庄 其實比你想像中的嚴重
當年1898年南部這裡被日軍清庄的不止橋頭
日本自己的紀錄 總共死了兩千多人 還被英國長老教會牧師投書國際媒體引起國際對日本踏伐 史稱 "阿公店大屠殺" "阿公店虐殺"

這個blog說的很清楚了 有空去看看:
http://blog.xuite.net/ltfytf/dream/55980650

公元1898年,日本統治台灣的第3年,日本台灣總督府於10月通過律令第24號,發布「匪徒刑罰令」,規定不論其目的為何,凡結合多數人以暴行或脅迫手段以達其目的者,皆視之為匪徒。依此辦法,日本軍警開始清除南部的「匪徒」;其中,從11月25日至12月27日間,在動亂嚴重的北起嘉義,南至屏東北部的地區進行兩次「南部一帶之討伐」。在這些軍警聯合的行動過程,以在阿公店區域[1]的行動最為殘暴,他們為了確實掃蕩「匪徒」,以「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放一人」的思考,在許多可疑庄頭以「清庄」與「焦土」的方式,造成數千人死亡與數千戶房屋的毀壞,導致在台灣傳教的多國宣教師聯合向香港<每日新聞>(Daily News)投書此一「非人道」的行動,成為國際事件,史稱「阿公店大虐殺事件」。

 但由於以往執政者禁止台灣研究,導致岡山史上這麼重大的事件沒幾個人知道。作者在就讀中央大學 時期,適逢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研究「被禁止的台灣史」是學運界在運動過後很重要的顯學。在此一過程中,我們不止看到了國民黨大中國思想教育的可笑與荒謬,也對台灣歷史有了更真實的了解,而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則是大家在讀書會時一定要先讀的經典。我是在研讀的過程中,第一次看到了「阿公店大虐殺事件」。當時想著,「身為岡山人,怎麼從來都沒聽過!」震驚之餘,開始關心此一事件。在關心的過程中,由於台灣歷史研究逐漸不再是禁忌,在長期的收集後,慢慢的拼出此一事件的來龍去脈。

 本文首先列出多種不同立場史料的記載以了解事件起因,並嘗試探討對抗日軍民眾的身份。接下來則以作者收集的大岡山地區相關文獻記錄,了解歷史記錄中未能詳載的在各庄頭的事件經過與影響。第三部份則敘述揭發此一事件的偉大牧師宋忠堅,讓大家更了解這位在台灣政權交替以及日治初期扮演重要角色的外國人。最後一段為對一些史料立場的討論與結論。為了更充分了解事件起因,本文將於文後附錄記載事件最詳盡的《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相關段落。

貳、事件的起因

 由於台灣特殊的歷史發展,此事件目前最能倚賴的史料,只剩日本的官方記錄。除了統治者立場,為更清楚了解事件起因與抗日民眾身份,則以列出多種不同立場史料的方式呈現,分別是代表漢族大中國思想的<盧石頭烈士典寶溪抗日事蹟>與《彌陀鄉志》,史明傳統台獨史觀的《台灣人四百年史》,以及長老教會 的相關記載。在各段中,為清楚呈現這些史料的立場與史觀,將以原文用詞(如土匪、烈士、抗日義民軍)呈現。

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目前有寫到此一事件的台灣史書,幾乎全是依據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務局於昭和13年(1938)出版,由刑務課長細井英夫鑑修,鷲巢敦哉編纂的《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第四章<台灣本島剿匪始末>之第五節<南部土匪之狀況>。由於全文過長,將原文與本主題有關地區(見註一)以及兩次「南部一帶之討伐」的相關段落附錄於文後。

 日本人以相當詳實的記錄,寫下自領台以來至1902年中最後消滅林少貓為止的過程。在1897年,主要的動亂是以林少貓為首的匪徒在鳳山屏東地區對公家機關的攻擊;到了1898年開始,主要的動亂北移到當時「鳳山縣阿公店辨務署」的區域,主要的動亂是由以魏少開、盧石頭、陳魚、黃臭、張石定等為首的土匪所引起,他們甚至還計畫「將攻陷的阿公店為根據地,而在南部地方大大的騷亂一番[2]」。日本警察窮於應付,又造成許多人員死傷與官方財產的損失,為了改變地方優柔寡斷的剿匪策略,由總督派遣陸軍幕僚召開掃蕩計畫,集合嘉義、台南、台中、雲林等地的軍政單位共同計畫。討伐計畫共分二次,第一次自11月25日至12月12日止,以地毯式的搜索,掃蕩了嘉義至高雄縣路竹以北的作亂群眾;第二次自12月20日至12月27日止,清除了鳳山、岡山、旗山的匪類。

 資料顯示,出身岡山後協的盧石頭應是匪徒中,熟悉阿公店街及周邊地區並帶路攻擊的首領,到了後來,相互支援的各股勢力還有意攻下阿公店街作為基地。1898年進攻和攻打阿公店街的記錄共有六次,分別是3月11日、5月17日、5月19日、5月20日、9月9日,以及9月28日。匪徒依靠此地區的大崗山 、小崗山、觀音山 、漯底山、田寮月世界 、林園鳳鼻頭台地、大樹山豬窟等山區地形之便,作為躲藏地點。各個匪首擁有數十至數百餘人力,平時藏於丘陵與山區,缺錢糧時則約定聚集,以突擊的方式向以阿公店街為中心的公家機關掠奪錢財以及有價值的鴉片。府城與鳳山都建有城牆,阿公店街是兩者途中的重要聚落,沒蓋城牆容易攻打,又設有辨務署與郵局,錢財眾多,成為最理想的下手目標,最危急的情況還讓街內的日本人全集合起來躲在在旅館,成為大討伐時對阿公店地區的凶殘掃蕩的原因。

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我們看到日本人在「討伐後的效果與遭受物議的情形」中,很含蓄的寫著「其中難免有無辜而罹難者,應為數不少」,「處置失宜的在所難免」,「阿公店的討伐採取的手段過度殘忍」,後來在傳教士投書香港報紙後,「總督府責令台南縣知事提出善後之策,准許支出一萬圓為撫恤費;縣依據各地損害的輕重,調查後多以賑恤[3]」;但也以「土民也以日本無人道之事,向英國駐安平領事訴說,領事認為是偏頗的訴說並不採信。…於是所謂阿公店問題的物議,逐漸趨於平靜…」等字眼,來暗示事情並沒有某些人所說的那麼嚴重。

leahdizon112233 2012-06-19 03:16 PM

引用:
作者Bausch
漢人:“被滿人屠殺是我們漢人的榮耀” :D

人民:“被xx黨屠殺是我們人民的榮耀” :D




就是有這種xx回應才令人對發文者的企圖起疑。當然也有可能發文者是中立的,只是被別有用心者扭曲而已。


同樣是寫殖民帝國暴行的文章 如果是在韓國 中國大陸 甚至是東南亞國家的人來寫 都不會被人懷疑是有政治意圖
為何維獨在台灣 寫日本不好的話 會被人懷疑有意圖
這的確值得令人省思

limaike. 2012-06-19 03:26 PM

引用:
作者leahdizon112233
同樣是寫殖民帝國暴行的文章 如果是在韓國 中國大陸 甚至是東南亞國家的人來寫 都不會被人懷疑是有政治意圖
為何維獨在台灣 寫日本不好的話 會被人懷疑有意圖
這的確值得令人省思

你要談論過去臺灣人民的苦難

好啊,以下這些都算吧

漳州泉州械鬥,客閩互鬥,原住民和漢人搶地盤,南明滿清對峙,荷蘭人占領台灣,日本質民式治理台灣,國民黨來台鎮壓 ... 大大小小族繁不及遍載 ...

你殺我我殺你,分不清楚

請問你的重點是甚麼?想從歷史中學到甚麼?要不要說清楚?

就是因為你根本就是從另一個地方貼文章過來,你自己的意見根本就是寥寥無幾,還專門只貼日本的,你想要幹嘛?

不懷疑你有甚麼目的才怪


你這招在對岸、韓國或許吃得開啦,在台灣我看大家還沒蠢到跟你一起起舞

paperboxlion856 2012-06-19 03:57 PM

引用:
作者leahdizon112233
你好 你說的橋頭六班長清庄 其實比你想像中的嚴重
當年1898年南部這裡被日軍清庄的不止橋頭
日本自己的紀錄 總共死了兩千多人 還被英國長老教會牧師投書國際媒體引起國際對日本踏伐 史稱 "阿公店大屠殺" "阿公店虐殺"

這個blog說的很清楚了 有空去看看:
http://blog.xuite.net/ltfytf/dream/55980650

公元1898年,日本統治台灣的第3年,日本台灣總督府於10月通過律令第24號,發布「匪徒刑罰令」,規定不論其目的為何,凡結合多數人以暴行或脅迫手段以達其目的者,皆視之為匪徒。依此辦法,日本軍警開始清除南部的「匪徒」;其中,從11月25日至12月27日間,在動亂嚴重的北起嘉義,南至屏東北部的地區進行兩次「南部一帶之討伐」。在這些軍警聯合的行動過程,以在阿公店區域[1]的行動最為殘暴,他們為了確實掃蕩「匪徒」,以「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放一人」的思考,在許多可...


你又提供另一件我以前就知道的事情,很感謝,但你似乎沒有回答我問題

MOSWU 2012-06-19 04:05 PM

引用:
作者limaike.
請問你的重點是甚麼?想從歷史中學到甚麼?要不要說清楚?

七八區嘛不用這麼嚴肅
人家好歹貼了還滿有內容的東西,看看學點新知識不錯啊
至於他的意圖,稍微用心一點都看得出來吧,不要淌渾水就好啦
照他勤快的程度,你認真不完的啦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eahdizon112233 2012-06-19 04:34 PM

引用:
作者紹興師爺
台灣人有三次大規格反抗
1652年荷蘭殖民時期的郭懷一事件,臺灣人死亡3000-4000人
1895年乙未戰爭日軍征台之役,臺灣人死亡14,000人
1947年二二八事件,台灣人死亡約18,000人


恩 你這個14000人應該是指日軍登陸台灣的前五個月

日本人自己的教科書寫 的是 17000人
(他們把後來台北宜蘭抗日也算進去了 所以多3000人)

http://www.geocities.jp/kyoukasyonet/kiru14.html

台湾植民地戦争の第一期(領土占領のための征服戦争)

1895年5月29日から、10月22日の台湾の「全島平定」、その後の台北付近の人民蜂起にともなう鎮圧ための戦争(1896年4月頃)までを台湾征服戦争の時期として、「全島平定」で日本軍によって殺害された中国人は軍人民間人合わせて約14000人に達する。その後の台湾北部の蜂起にたいする報復殺害数だけでも2831人に達したというから、第一期の征服戦争における中国系台湾人の犠牲者数の合計は約17000人と推定してよいという。

**************************

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很懷疑這個數字是不是有經過過度美化了?
因為當年日軍是一邊打仗 對沿路住民燒殺強掠的 (無差別大掃蕩)
乙未戰爭真正傷亡數字是多少我一直很想知道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0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