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Panasonic電漿產線失守,產品壽命進入倒數計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9481)
|
---|
引用:
換投影機就好了 :unbelief: |
問個笨問題
日本許多高階產品因價格的因素而消失 為何不遷到其他國家生產? 畢竟東西做得再好,終究要滿足消費者的CP值才能熱銷 |
還是烙印問題阿 再好的電漿 打電動三天就...
有限制的使用方式 會讓人覺得很麻煩 |
><
等了八年終於要換電視了(小弟的sony 32dx650用近八年了) 大概明年中要換電視了,這下不知要不要換電漿 我有上官網看了一下發覺面板五年保固,現看到這狀況一整個煩 三天是連續打還是? |
連便宜的液晶面板廠都慘兮兮, 貴鬆鬆的電槳能不死嗎?
|
當年還有一種SED
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 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器) 1. 低耗能: SED將電子能量轉換為可見光的效率(發光效率)較其他顯示器佳,耗能僅為PDP的1/2、LCD的1/3、低於CRT。 2. 對比提升: 2005年4月所展示的SED面板,其對比度已由2004年CEATEC展出的8600比1,提昇至10萬比1。與PDP一般在3000比1到5000比1以及TFT-LCD僅1500比1,顯得相當卓越。 3. 反應速度: 身為FED顯示技術一員,SED擁有媲美CRT等級(低於1ms)的反應速度。 4. 色再現性: 採用Micro-filter技術改良,SED的色再現性已提昇至NTSC的94%,可謂與CRT相當。 ....................................................... 因為2005年至2006年以來,無論是電漿電視或者是液晶電視都致力於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的成本下降,隨著7代、7.5代與8代廠的開始量產,40至42等級的液晶面板降價幅度驚人,使得電漿電視不得不棄守42吋市場轉往50吋發展,這也讓SED電視警覺到,其只能往50吋市場邁進! 然因市場環境變動太大,計畫趕不上變化,東芝因而決定對SED產品的定位做出大幅度的調整。轉往價格敏感度較不高的商業市場發展。 根據SED技術發展現況,已經到了推出原型機的階段,趕上2008年北京奧運商機將不成問題。 東芝指出,目前SED最大的挑戰就是降低成本。由於SED需要全新的機器設備來導入投產,因此,進入這個新事業的最大障礙就是初期的大規模設備投資,過去曾幾度有遞延的情況,便是由於面板量產困難所致。 即使如此,投資機構Morgan Stanley表示,東芝為發展SED技術,每年花費超過100億日圓在研發上,估計即使2008會計年度仍無法在SED事業方面實現獲利。 市調研究機構Applied Nanotech指出,倘若東芝與佳能不願對外授權SED科技,想要降低成本甚難,相反地,倘若大量對外授權,SED電視可望在2010年以前與液晶電視一較高下 ....................................................... 規格省電都比電將好,不過還是不敵LCD TV |
如果是真的那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賣太貴沒人買, 沒人買出貨少, 出貨少生產少, 生產少採購少, 採購少成本高, 成本高競爭弱. 高取代性產品是價錢決定市場, 低取代性的產品才是市場決定價錢, 連這麼基本的道理都不知道關門只是剛好而已. :think: :unbelief: |
引用:
我看要改個行銷包裝方式,像雙B,歐洲名牌包........等這樣經營.:laugh: 個人有時是覺得會不會是太大台了,42吋起跳的關係,以致於大多數消費者無法多買個幾台.:laugh: |
引用:
SED當年號稱可結合液晶的薄和傳統映像管電視的色彩顯示能力 最後還是自己葛掉了,不過聽說好像是因為專利被卡住導致量產計畫不斷延後, 最後就是被自己壓死... 日本有了當年液晶授權韓國後就一去不復返+技術被偷光的經驗後, 看來是無論如何都要死守自己的技術,甚至寧可技術死掉... |
引用:
電漿作小台,成本不會比大台的便宜多少。 以美國市場來說,42~50吋的電漿電視價格差距極小。(7XX~9XX美金) 成本很固定是電漿的先天劣勢,不像液晶成本可大可小。 雖然大尺寸液晶成本比電漿高,但由於大尺寸(60+)以上的市場本來就很小,所以影響力不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