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太用力拔主機板上的SATA線可能導致接口報銷?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9104)
|
---|
弟也因連接埠壞過一台SATA光碟機... :ase
其實好不好拔插要看SATA排線接頭的設計吧? 早期SATA連接埠沒外框,是靠SATA接頭內的一個小突起,卡住連接埠來固定的, SATA拔插時的阻力,大致上也都來自這個固定的設計。 (弟認為可能就這個單靠塑膠的摩擦來固定的設計,限制了SATA排線拔插的次數) 後來SATA連接埠有外框,SATA接頭就新增了簧片,用來卡住外框來固定, 但仍保持了還沒外框時的小突起固定設計,所以壓下簧片後,拔插時仍有明顯阻力。 最近有些帶簧片的排線,則進一步取消了接頭內的小突起,單純以簧片來固定, 這樣只要設計與使用得好,拔插時是最輕鬆的,只有接點的摩擦力; 幾乎不必擔心會拔插壞;不過這種排線遇到沒外框的連接埠時,就是一個冏了~ :laugh: |
那「接頭」也是中國大陸用語嗎?
其實不是習慣用大陸用語,而是不清楚SATA "Port"應該怎麼翻… 所以不論是什麼的"Port"都是翻成「埠」嗎? |
引用:
大陸用語應該會講「接口」 接頭應該是台灣用語(口語化的) |
引用:
我壞的也是日立 :cry: HDT722516DLA380 SATA 164GB |
SATA接頭
應該可以名列PC上的10大愚蠢設計. |
引用:
繼續離題…「接頭」和「接口」不是相對的嗎? 就像「插頭」和「插座」那樣。 少了一個SATA Port即少了一個擴充的位置 但又不想因此買新板子… 本來是想買個PCI-E 2.0 x1的SATA擴充卡 不過一直沒有買,現在則是在考慮USB 3.0擴充卡 |
引用:
大陸的語法是很偏向直譯的方式... 基本上跟我們的說法是有差異的... |
引用:
接頭跟接口講的都是SATA 公 SATA母會直接說SATA座 其實這都是硬要用中文講啦=.= 講port不是最易懂又沒有什麼容易誤解的 好比大家都講CPU,不講中央處理器一樣 :laugh: |
引用:
大陸的電腦術語....... :laugh: 接頭......接口 記憶體......內存 軟體......軟件 硬體.....硬件 硬碟......硬盤 光碟機....光驅 軟碟機.....軟驅 顯示卡記憶體....顯存 當機......死機 程式....程序 還有很多........族繁不及備載 :laugh: |
引用:
還有固件=韌體 :laugh: 其餘的一時沒想到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