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五年了,大步邁向藍光劇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7685)
|
---|
LCD的確會有壽命上的問題,也是我考慮的重點,但是差不多價位的DLP機種都會看到彩虹(HD20)
這讓我也很傷腦筋,高階DLP的價錢也快噴到大氣圈去了,我會比較想把資金投注在喇吧上 而網兄談到AT用自動音場就會好多了,之前有用過ONKYO SR707,表現上不會太暗 不過總覺得太厚,看來ONKYO跟INTEGRA仍有差距(或許是又一下世代的機種差異) 我自己也是用了PIONEER的MCACC後才覺得170系統高音上的確不會太暗,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自己感覺AT是個好喇叭,音色上要好好的調教就是,網兄下的功夫可不少啊 |
恭喜樓主
40.2 推力不足 V55ES 是正常的 一台是7CH模組 11.5kg 一台是5ch 就有 15.5 kg 又是早期沒偷料的日規ES機種。 只是當然在 D/A 和 DSP 群組上就吃了虧,當然並不是每出一款新機 就更好,而是經過了十多年,D/A 的 德儀、旭化成、歐盛微等等以及 DSP 模組 日商自家開發的不算也有泛用型的 ADI SHARC , MOTO , TI Aureus 等 大概也進化了 五聲道------>ES,EX六聲道----> HD DECORD ----> HD DECORD 小改 所以音效軌道原始內容內細節的還原度以及 S/N 提升 就是正常的,當然你從 480P 跳入 所謂 BD REMUX 後 更多量的位元率,媒體製作音效的功力及重口味進化都會讓過來人耳目一新。 相信接下來第一個煩惱必然是硬碟快速消耗的問題....... |
引用:
這兩台我也比較過 說實在的,論畫質還是 HC4000 勝出 整個色階的表現,對比,飽和度,我覺得還是 HC4000 比較好 但是我會看到彩虹,你也會看到彩虹 更高階的 optoma 806 我也會看到彩虹,雖然有比較少了... 而且低階的 DLP 沒有 len shift, 會不好安裝 最後捨棄 DLP, 3LCD, 後來改採用 LCOS 機種 當然價格就更貴了 |
請教twearthling兄
小弟也想用套家庭電影,,不過不太會接線,想請教一下
AV綜擴可數位同軸輸入,可解DTS、杜比、5.1聲道(NAKAMICHI AV10) HTPC有音效卡ASUS XONAR D2 音效卡的晶片是比綜擴等級高,, 想說是要如何接線 1、用音效卡的輸出用AV線接綜擴輸入(只能2聲道輸入) 2、以音效卡同軸輸入進綜擴數位輸入(可模擬5.1輸出) 何者效果比較好? 謝謝 |
有GOOGLE,,是可以用數位同軸以LPCM從音效卡給綜擴嗎?
|
以劇院來說,
環擴沒有5.1類比輸入的話, 那麼音效卡用數位輸出是必要的, 也就是用選項2,用光纖或同軸線連接, 數位支援格式包含了兩聲道PCM,一般音樂都沒有問題, 不過要注意的是,Nakamichi AV-10解碼只支援到24-bit、48 kHz的訊號, 一些特殊音樂資源可能要降級輸出。 如果音效卡類比輸出不錯的話, 其實可以數位類比都接,聽音樂用類比兩聲道剛好,不用強求多聲道效果~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