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水冷的實用性迷思...?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265)
|
|---|
引用:
自然對流?相對於自然對流就是人工對流,也就是有用到"人工"設計的散熱方式就不會是"自然對流".... 故得證,不做任何散熱工作,讓大自然幫您散熱者謂之. 天哪!:o 我記得APPLE II 都有挖通風孔,所以也是以人工對流在散熱,實在想像不出如Anonymous 般的高人如何"自然散熱"? <這應該和 貴星球的"牛頓第一定律"無關吧!:eek: > |
我之前也是用氣冷,發現不管換再怎麼好的散熱器,只要一把機殼關上,CPU溫度50度
跑不掉,冬天最低也才40多度,夏天就不用講了,我曾經在機殼裡裝上6個8x8的風扇,也 曾經用過風罩,都無法解決溫度上的難題,於是開始考慮水冷,長痛不如短痛,於是就"開了去"(台語),用了也很滿意. |
引用:
喔...閣下腦袋可能不知道Natural Convection 跟 Force Convection 東西的差別 這也不能怪你, 畢竟不是在地球上的人也應該不知道這東西. 在我的電腦裡CPU fan 是不存在的. 他就能好好的跑,我也能好好的玩遊戲. AMD 的 cpu在我的電腦裡不加風扇的溫度只有52度C 怎做到的? 現在市場上有鰭片可以達成..不過我猜大師也不想知道是哪顆. 而也這種低劣的技術怎可能讓這位大師看的起啊∼∼ |
那你要不要用TB1.6G (160*10)1.85v
來做自然散熱???或不用半顆風扇???? |
引用:
假如你肯灑錢自己去做鰭片的話,是可以達成的. 現階段市面上的鰭片還沒有 能承受這樣高瓦數的散熱裝置[使用自然對流],沒人賣不代表沒人做得到.就算做出來想賣這價格也不會便宜. |
引用:
插花一下~~ 我有一次就沒插好CPU風扇的電源,結果開機不到5MIN,散熱片燙到手不能拿,證明XP確實是不能使用傳統的方式散熱~~還好發現的早 |
我該死!我多事!沒事像二百五一樣....
getobalasion 蓋神走神了! |
引用:
再插花一下~~ 液態金屬目前並沒有使用在核能發電廠上,台灣的核能發電廠原是使用重水傳導,後來美國認為重水可以生產原子彈的原料鈽元素,派人將所有的重水抽走,現在台灣的核能發電廠都是用輕水發電~~ 現在為世界上唯一使用金屬傳熱發電的叫做快滋生反應爐,日本與法國各有一座,並不是用液態金屬,而是使用加熱後液化的鋰金屬,作為傳導物質,因為能量太大只好使用金屬傳導(導熱比率約水1:600鋰金屬),目前兩座發電廠均已停機,因為鋰金屬的滲漏偵測太困難,而這些東西皆屬於易燃物質,再加上快滋生技術的反應爐能量的產生是傳統反應爐的好幾倍,在技術無法突破的情況下,不得已都停機了~~ 報告完畢,如有錯誤請指證~~ |
引用:
再插花一次~~ 那種散熱片可能要好幾公斤重,體積也過大,還沒裝上去DIE就已經被壓壞了,完全不具實用性,價格當然也絕對不會便宜,因為銅是粉貴的 |
引用:
沒人說一定要全銅,銅內部還可以放其他東西來作傳熱的介質. 而且給沒人說重量要全部壓在Die上面,有很多主機板會多做四個洞 有太多辦法可以讓重量給機殼承受. 不過價格不便宜倒是真的.. -- 人家P4都能拿來作notebook的CPU了..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