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是皮彭,逼我轉po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1265)

Jens Rydén 2011-05-29 12:48 PM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這個似乎不是笑話

hill有把受傷這件事

怪到fila身上...... :flash:

說實話,那時一直覺得FILA的球鞋很醜...配色是簡單大方,但那個三角形的邊邊就是覺得很醜陋

還是NIKE的AIR系列經典阿...不過那個氣墊也蠻容易被刺穿的 :flash:

museshuner 2011-05-29 01:03 PM

引用:
作者Jens Rydén
說實話,那時一直覺得FILA的球鞋很醜...配色是簡單大方,但那個三角形的邊邊就是覺得很醜陋

還是NIKE的AIR系列經典阿...不過那個氣墊也蠻容易被刺穿的 :flash:


http://hk.myblog.yahoo.com/vinnasports/article?mid=222

應該是指這雙吧

曾經穿過

好穿 :flash:

FollowTheRabbit 2011-05-29 01:08 PM

LBJ算是第二個超越Jordan的了

第一個超越的是Jordan親自欽點的KOBE

Jens Rydén 2011-05-29 01:09 PM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http://hk.myblog.yahoo.com/vinnasports/article?mid=222

應該是指這雙吧

曾經穿過

好穿 :flash:


好像是那雙吧..那時國中班上有人買...看到就覺得好屌...同學有人買歐肥和野獸的Reebok

球鞋....Pippen那雙在當時算經典款式...Jordan球鞋我就覺得還好,沒有AIR那麼好看

不過是蠻有特色的,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囉 :ase

YAKUMI 2011-05-29 01:18 PM

歐肥的那雙Reebok,我國中穿過,前氣墊破得更快,這種鞋不適合在室外球場。
不過整雙看似笨重,事實上穿起來卻很輕盈,對腳踝的包覆性、保護都做得不錯。

Jens Rydén 2011-05-29 01:27 PM

引用:
作者YAKUMI
歐肥的那雙Reebok,我國中穿過,前氣墊破得更快,這種鞋不適合在室外球場。
不過整雙看似笨重,事實上穿起來卻很輕盈,對腳踝的包覆性、保護都做得不錯。



PIPPEN那雙AIR,當時校內有人買黑色...那雙在當時超讚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v7xJFyGcss

緬懷一下當時的飛人JORDAN...ptt還在戰科仙和喇叭詹誰超越JORDAN...

MICHAEL JORDAN是籃球史上最偉大球員...沒有"之一"................

感謝上天讓我生在可以看到Jordan打球的年代...Knick,Heat,Bulls,當時可熱鬧得很...

當時防守和犯規都遠比現在狠...現在的球員相比根本是娘砲比硬漢... :jolin:

尤其是唬人隊那個敗爛:think: ...相形之下Heat的Alonzo Mourin真的是硬漢.. :agree: :rolleyes:

museshuner 2011-05-29 11:03 P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La...nel_page&fmt=18

懷念一下mj的身影

斯文人 2011-05-29 11:18 PM

引用:
作者cys070
他跟喬丹關係本來就沒很好

僅是工作上夥伴

因為喬丹對他沒像伍茲那麼麻吉........一起賭.-起開.......... :D

重生 2011-05-29 11:37 PM

引用:
作者Jens Rydén
PIPPEN那雙AIR,當時校內有人買黑色...那雙在當時超讚的...



這一雙我也有買.只在房間過幾次,放了一陣子後就以7000的代價脫手了.

野口隆史 2011-05-30 12:04 AM

引用:
作者cys070
他跟喬丹關係本來就沒很好

僅是工作上夥伴

Pippen的籃球名人堂的推薦人就是MJ
在典禮上還是MJ做主講人說PIP為什麼有理由進入名人堂
而且他們已經超過十年不是工作上的夥伴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