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日本德川幕府 為何不直接統一日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1157)

Totenkopf 2010-11-23 02:10 PM

引用:
作者cys070
算一統日本了
武家掌握實權(天皇一派是公家)
日本史上有三次幕府
鎌倉幕府(源氏)->室町幕府(足利氏)->江戶幕府(德川氏)

德川算是最成功的

當時用各種方式削弱大名
實施制度∼一國一城
拆城牆
頒布武家諸法度∼嚴逞下剋上,約束麾下武士和各大名

藩得廢立要看德川幕府臉色

繼承人選也要有幕府同意

有些外樣藩就是這樣消失在歷史舞台


還好長州藩與薩摩藩挺下來了

據說每年過年時,長州藩的藩士都會穿戴盔甲全副武裝由家老率領請示毛利家當主說"請問主公我們可以討伐德川幕府了嗎"
可見當年關原之後被老狐狸婊掉四分之三領地的仇恨有多深....

kokone 2010-11-23 02:12 PM

引用:
作者stalin
有多先進阿.可以詳述一些嗎

兵農分離可說是破壞規則的制度
在當時的日本都是兵農合一的
所以要打仗都要挑農閒的時候出去打
打到農忙的時節大家都要一起休戰.回家種田

該死的織田就打破了這個默契
找了一堆人沒事在家等打仗
所以人家種田的時候就跑來打
所以被打的要不是因為種田沒兵打
要嘛就是因為去打沒田種
多被織田鬧幾次
下面的人就翻臉了

舉個例子

阿馬:老吳啊!對面阿共又打來了...趕快去準備一下部隊..人越多越好
老吳:台雞兄啊!紅海弟啊!日月光啊!對面阿共又打來了...趕快去準備一下部隊..人越多越好
台雞兄、紅海弟與日月光:那個總經理啊..那個阿共又打來..趕快去準備一下部隊..人越多越好
總經理:可是報告老大..現在第四季訂單很多耶...出去打會沒人趕訂單耶...
台雞兄、紅海弟與日月光:那就改一天16小時工時..全面管休好了..上面要我們湊人啊
總經理:那個廠長啊..阿共又打來了..一半的人要出去打仗..之後改一天16小時工時..全面管休啊
廠長:挖哩勒....

42章經 2010-11-23 02:12 PM

引用:
作者IX-隱者
但日本的武士階級不就是專為作戰而成立的特殊階級?在戰力上不能算是專業軍隊?


當然算阿
問題是戰爭只有武士能打嗎?
哪個大名敢在農忙期間出征,保證沒兵可用

他手下的武士再厲害也只有一顆頭...軍官沒兵可帶怎麼玩?

Totenkopf 2010-11-23 02:17 PM

引用:
作者IX-隱者
但日本的武士階級不就是專為作戰而成立的特殊階級?在戰力上不能算是專業軍隊?

另外有人提到只有中國才有這種統一的史觀,而許多地方依舊是封建狀態..
但我對德川幕府的好奇在於,既然已經算是封建主 有很大的權力,卻放任了
許多經濟上的權力,如 關卡設立與發行藩幣.. 這些是否是在封建之下不得不為?


1.有武士也要有足輕啊,足輕不算武士喔

2.顯然幕府並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不得不順應當時的封建體制吧,就好像中國歷朝歷代雖然有統一王朝,其實還是得靠士大夫的力量對地方作管理
----而且我覺得德川幕府政權似乎也無意做什麼改進,基本上這個政權是保守的,數次財政改革似乎都是失敗收場

kokone 2010-11-23 02:17 PM

引用:
作者IX-隱者
但日本的武士階級不就是專為作戰而成立的特殊階級?在戰力上不能算是專業軍隊?

另外有人提到只有中國才有這種統一的史觀,而許多地方依舊是封建狀態..
但我對德川幕府的好奇在於,既然已經算是封建主 有很大的權力,卻放任了
許多經濟上的權力,如 關卡設立與發行藩幣.. 這些是否是在封建之下不得不為?


因為德川也不敢去動到大名的經濟權太多
沒錢就養不起兵
所以抄掉經濟權跟要滅他是一樣的事情
所以後來搞個參謁制度
要大名輪流到江戶去拜見將軍

所以一路上的吃吃喝喝..隨從人員等
都會耗掉大名不少錢
雖然我沒法掌握你們的經濟權
但是一天到晚要你們舉辦閱兵
來消耗大名的財力
以現在說法就是擴大內需拼經濟啦

kokone 2010-11-23 02:21 PM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還好長州藩與薩摩藩挺下來了

據說每年過年時,長州藩的藩士都會穿戴盔甲全副武裝由家老率領請示毛利家當主說”請問主公我們可以討伐德川幕府了嗎”
可見當年關原之後被老狐狸婊掉四分之三領地的仇恨有多深....


還不只這樣呢
雖然最後抄掉了德川算是報了仇
但還實現太閣的遺願呢
婊掉朝鮮打中國
那時日本陸軍似乎還是長州派的天下
正所謂君子報仇.三百年不晚
小早川隆景跟豐臣地下有知應該可以安息了..(笑)

cys070 2010-11-23 02:25 PM

引用:
作者Totenkopf

2.顯然幕府並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不得不順應當時的封建體制吧,就好像中國歷朝歷代雖然有統一王朝,其實還是得靠士大夫的力量對地方作管理
----而且我覺得德川幕府政權似乎也無意做什麼改進,基本上這個政權是保守的,數次財政改革似乎都是失敗收場

沒有那樣弱.....

當時要建立關所或是蓋新建築都要德川同意
買武器和徵練兵這些也一樣

而且德川把原本一些反他的大名領地封給自己親信
一些大名都變弱不少
當時有些藩的經濟還要靠德川借錢才能活下去
像原來上杉家 (米澤藩)
因為家臣太多∼拖垮藩的財政

直到上杉治憲改革才逐步脫離負債

42章經 2010-11-23 02:26 PM

引用:
作者kokone
所以後來搞個參謁制度
要大名輪流到江戶去拜見將軍

所以一路上的吃吃喝喝..隨從人員等
都會耗掉大名不少錢


只是到後期大名都窮到當褲子了還得這樣做,又拉不下臉喊窮...
只好省一點,搞偷吃步作表面功夫
進城時請臨時演員來壯大軍容裝派頭,出城時再各自解散 :laugh: :laugh:

kokone 2010-11-23 02:30 PM

引用:
作者42章經
只是到後期大名都窮到當褲子了還得這樣做,又拉不下臉喊窮...
只好省一點,搞偷吃步作表面功夫
進城時請臨時演員來壯大軍容裝派頭,出城時再各自解散 :laugh: :laugh:


記得江戶附近幾個地區就是這樣繁榮的
幾間旅館在外加一堆準備應徵臨時演員的.... :laugh: :laugh:

LittleJohn 2010-11-23 02:39 PM

中國的集權制度跟家天下的思維有關,此外中國跟好多民族接壤在一起,相互利益的爭鬥、天然資源與生存的競爭都是動機。
加上儒家、法家形成的統治概念讓歷代幾乎都有很穩定的治世官員可以支撐原先由武力政府組成然後在過度到文人政府的國家體制。
標榜忠君愛國思想一直是兩千多年來的主流,而且這個概念並不是只有漢人政府有,魏晉南北朝、南北相峙的西夏、大金君王都有一統天下的思維。

日本的天皇與幕府體制有的時候是針鋒相對的,有時候卻是表面稱臣於天皇但各擁勢力誰也不服誰。
遣隋、遣唐、遣宋的交流帶給他們的主要以文化、科技交流,政治制度影響層面有限。

畢竟他們幾乎不用面對有強大武力的外族,如何集中國家資源去發展軍事、治理天然災害、飢荒的需要沒有那麼強。
以前聽歷史老師說過,日本各大名因為爭搶的就是那些土地資源,往往一兩場敗仗輸掉就等於輸掉整個軍隊武力,
所以歷史與民族性格上他們容易傾向背水一戰,不拼死下一次就沒了,這跟古代的中國、東北民族、蒙古族思維不一樣。
忍耐有時是更好策略,漢人不斷在異族統治中跟對方融合,同樣也輸出制度讓外族同化。

中國文化傾向於贏者全拿,至於能掌握權力多久是一回事,想爭權的人也不一定急著一時一地就要決出勝負。
所謂天子他也知道自己不是神,而天皇可是從頭到六十多年前都是神(人民也這麼認為),最好跳脫中國的集權概念去看日本歷史比較客觀。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