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精彩奇文轉載)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改變歷史:滿清為何取代大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4393)

museshuner 2010-01-30 02:36 PM

上七八區長知識 :flash:

Computer Cowboy 2010-01-30 03:26 PM

『離開人體的細菌不容易存活,鼠疫便沒有像大順軍那樣大規模在滿人中傳播。』
這點好像已經有問題, 誰說鼠疫離開了人體便不易存活? 而且鼠疫正正是來自東北的草原, 那裡一向是中國鼠疫的源頭和溫床, 要掛的話, 應該先掛了清人吧?
而且兩軍對疊, 大家的刀子砍來砍去, 血液四濺, 竟然不容易傳染疫症? 清軍和吳軍竟然都會沒事?
另外關寧鐵騎沒作者說的那麼不濟事, 好像是極少真的敗過給人家的。
而闖兵也沒有作者說的那麼神, 對著明朝的無能兵力還可以佔一點便宜, 對著當時的八旗兵或關寧鐵騎幾乎都是給人家打到滿地跑的。

三隻虎. 2010-01-30 03:33 PM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上七八區長知識 :flash:


沒有上七八區長陰蝨就好了 :p

paulchu 2010-01-30 03:44 PM

引用:
作者Computer Cowboy
『離開人體的細菌不容易存活,鼠疫便沒有像大順軍那樣大規模在滿人中傳播。』
這點好像已經有問題, 誰說鼠疫離開了人體便不易存活? 而且鼠疫正正是來自東北的草原, 那裡一向是中國鼠疫的源頭和溫床, 要掛的話, 應該先掛了清人吧?
而且兩軍對疊, 大家的刀子砍來砍去, 血液四濺, 竟然不容易傳染疫症? 清軍和吳軍竟然都會沒事?
另外關寧鐵騎沒作者說的那麼不濟事, 好像是極少真的敗過給人家的。
而闖兵也沒有作者說的那麼神, 對著明朝的無能兵力還可以佔一點便宜, 對著當時的八旗兵或關寧鐵騎幾乎都是給人家打到滿地跑的。

幅員廣大、人口上億的世界超級大國,竟然先後被區區數十萬造反飢民、和人口不到百萬的邊疆部落給噶屁了!這麼離奇的現象,當然值得多方面找理由來解釋!

MIAU 2010-01-30 04:18 PM

奇文奇論點,謝分享 :agree:

CSCHEN 2010-01-30 04:53 PM

在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的確是有記載京城大瘟,但那是在崇禎十六年8、9月,像這種急性傳染病有可能延續到隔年的3、4月嗎?

本文中云『在初次流行的第二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北京大疫進入高峰,高峰期正是三、四月間。』只怕是作者真假夾雜之辭吧?

csy6992 2010-01-30 06:18 PM

這篇奇文錯誤實在不少,有誤人之嫌。

經過我查考所有關於崇禎年間的「瘟疫」史料,提出下列幾點反駁:

1.其說法幾乎無史料記載支撐,只憑「猜測」。

2.關於瘟疫的史料上有提到「老鼠」的只有一條,其中只說到老鼠往北逃難,逃到「無為」一地後沒多久全部死翹翹,且無明確證據說明此次瘟疫係由老鼠造成。

「明崇禎14年,大旱,草根、樹皮皆盡。大疫,復旱,蝗,群鼠街尾渡江而北,至無為數日斃。-嘉慶《無為州志》卷36」

3.「瘟疫」最集中發生的年代為崇禎13年至崇禎15年,反而最後的16、17年沒有很多關於瘟疫的記載。

4.崇禎13年至崇禎15年的瘟疫頻發期,其地區主要是集中在:安徽、浙江、江蘇等三省,為長江與淮河流域。政治重鎮的北方黃河流域並沒有大規模的疫情發生。

5.北京只有在崇禎15年崇禎與16年時各發生過一次的疫情,沒有史料證據說明華北曾發生大瘟疫橫行。

6.全文只憑著前面一句《明史》的記載「崇禎十六年,京師大疫」,就要證明明朝是滅亡於瘟疫流行,太牽強。

7.嘉靖與萬曆年間亦有不小的疫情爆發。崇禎年間的瘟疫不僅時間短(3年),地域又集中在中部三省分,規模實在不算很大。

以下是我查找的史料,可供大家參閱。

明 崇禎五年—————————————————————————————

江西

兩月不雨,疫癘大作。——同治《弋陽縣志》卷14

旱,五月至九月不雨,民大疫。——同治《新城縣志》卷12


明 崇禎八年—————————————————————————————

江西

旱連歲飢,多疫。——同治《崇仁縣志》卷11


明 崇禎九年—————————————————————————————

浙江

大旱,秋,瘟疫大作。——光緒《慈溪縣志》卷56


明 崇禎十年—————————————————————————————

浙江

雨雹大如升,擊死豆麥、鳥獸。秋,瘟疫大作,二禾減收。——同治《鄞縣志》卷75


江西

六月,飢,疫。——同治《新城縣志》卷11


明 崇禎十一年————————————————————————————

江蘇

大旱,飢,疫。——嘉慶《如皋縣志》卷24


明 崇禎十二年 ———————————————————————————

江蘇

大旱,蝗飛蔽天。民大飢,疫。——光緒《通州直隸州志》卷16


明崇禎十三年————————————————————————————

安徽

三吳皆飢,樹皮食盡至發瘞胔以食。年旱蝗,民多疫。延續第二年,仍春疫甚。——光緒《丹徒縣志》卷60

春,大飢。夏四月,疫,秋末方止,人死十之八九,有闔家盡斃,無人收斂者。——同治《霍邱縣志》卷16

大旱,蝗起,尋大疫。——光緒《宣城縣志》卷40

大旱,蝗盈尺……秋,田禾盡蝕,疫癘大作,行者在前,仆者在後。——光緒《霍山縣志》卷15

大飢,疫,人相食。該縣第二年仍大疫。——光緒《亳州志》卷20

大飢,草木根皮食盡。四月,大疫,百里無人蹤。——光緒《鳳陽縣志》卷16

荒,疫。——民國《定遠縣志》卷2

大荒,大疫,人相食。該縣第二年仍大荒,大疫,人相食。——道光《懷遠縣志》卷4


江蘇

是年旱,蝗,民多疫。該府第二年仍然春疫甚。——康熙《鎮江府志》卷55

六月,大旱,娄江江淤斷,飛蝗蔽天……是年大疫。──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卷52

大旱,蝗蔽天,疫癘大行,民飢死無算。——光緒《鹽城縣志》卷17

蝗,旱,五穀不登,斗米千文,飢疫者相望於道——光緒《句容縣志》卷20

大旱,大飢,大疫,民相食。——嘉慶《如皋縣志》卷24


浙江

五月,旱,飢。秋,大旱,禾盡枯,民食榆屑,疫死無算。——乾隆《海寧縣志》卷12

孟夏,霪雨彌月,二麥無收。仲夏。大疫。——光緒《嚴週府志》卷38


明 崇禎十四年 ———————————————————————————

安徽

大旱,螽,疫,死者相籍——民國《潛山縣志》卷30

大旱,螽,疫,死者相籍——民國《懷寧縣志》卷34

蝗生,大飢,繼以疫,民死甚眾。——光緒《五河縣志》卷20

八月,飛蝗蔽天,民大飢,疫,斗米千錢,死者日以數百計,人相残食,日晡不敢獨行。——民國《太湖縣志》卷40

旱蝗尤甚,疾疫大作。——乾隆《銅陵縣志》卷14

春,大飢,市中無米可籴,死者數千人。夏,大疫,死者萬餘人。——道光《巢縣志》卷20

春,大飢,人相食。夏,大疫至秋末方止,肥河水溢,壞民盧舍。——道光《阜陽縣志》卷24

春,大飢,夏,大疫,人相食。——光緒《貴池縣志》卷44

春,大飢,病疫,死者相枕藉。——康熙《石壕縣志》卷8

春,大飢。四月,大疫,青蠅大如棗,飛蔽天,民闔戶死者無算。——同治《穎上縣志》卷12

春餓殍枕藉,民采草數為糧,以待麥秋,麥未發而疫作。——同治《六安縣志》卷60

春夏大飢......冬復大疫。——乾隆《碭山縣志》卷14

大旱,草根、樹皮皆盡。大疫,復旱,蝗,群鼠街尾渡江而北,至無為數日斃。——嘉慶《無為州志》卷36

旱,大飢,疫。——乾隆《當塗縣志》卷33


江蘇

大旱,飢,瘟疫大作。該縣去年大旱,飢,人多餓死。——道光《儀征縣志》卷50

夏,大旱,至和塘、吳淞江皆涸。天雨豆,色赤,而細味苦澀。民大疫,死者相枕藉。斗米銀三錢。秋,蝗。——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卷52

大旱,大飢,疫。——嘉慶《如皋縣志》卷24

又大旱,蝗,人相食,道無行人。夏,大疫。——同治《徐州府志》卷25

大旱,蝗,父子、夫妻相食,大疫流行。——光緒《豐縣志》卷16

五、六、七月不雨,河竭,無禾,蝗,疫。該州去年四至七月不雨,河竭,無禾,人相食。——道光《泰州志》卷36

自春不雨至冬,溪河涸竭,蝗蝻復生,民大飢,疫。——光緒《泰興縣志》卷26

大旱,自春不雨至冬,,溪河涸竭,蝗蝻復生,民大飢,疫。——光緒《通州直隸縣志》卷16

春,疫甚,大旱。該縣去年旱蝗。——光緒《丹陽縣志》卷36

五月,大疫,死者數萬人。該地去年旱蝗,大飢。——道光《上元縣志》卷26

旱蝗,疫,雨豆。該縣去年夏旱,秋蝗,大飢。——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30

大旱有蝗,四至十一月不雨,疫癘大作。——民國《高淳縣志》卷28

大旱,蝗蔽天,疫癘大作,民飢死無算——。光緒《鹽城縣志》卷17

夏六月,蝗飛蔽野,旱,飢,大疫。該縣去年夏五月旱蝗,大飢,斗米千錢,禾種皆絕。——光緒《涑水縣志》卷22

春三月,黃蝻生。夏四月,霜殺麥。五月,大疫。六月,河決,無禾。是年山東流民就食,道殣五千餘人。民國《安東縣志》卷8

大疫,蝗,冬大飢,該縣去年大蝗,民飢。——民國《沛縣民國修志》卷16

大疫,蝗,人相食,道無行,夏大疫。——同治《徐州府志》卷25


浙江

六月,大旱,飛蝗蔽天,草食根幾盡,人飢且疫。——光緒《杭州府志》卷178

六月,大旱,蝗,民飢,。疫——乾隆《海寧縣志》卷12

大旱,民飢,春夏大疫。——乾隆《桐盧縣志》卷16

夏,旱,疫。該縣第二年仍疫。——民國《昌化縣志》卷18

五月,大旱。夏,大疫。——民國《嵊縣志》卷32


江西

旱荒,民多疫。——同治《新建縣志》卷99


明 崇禎十五年————————————————————————————

安徽

大飢,疫。——乾隆《望江縣志》卷8

大飢,疫。——同治《桐城縣志》卷8


江蘇

正月朔,大雪,以客歲無年,民饑多疫死。——光緒《江陰縣志》卷30

大飢,人食樹皮、草根俱盡,復大疫,死者枕藉。——民國《崇明縣志》

春,大飢,疫,民多自投於河,哭聲震道。該縣去年大旱,飛蝗蔽天。米價四兩,劉丐滿道,多枕藉死。民間以糟糠、腐渣為珍味或屑榆皮食之。——乾隆《吳江縣志》卷58

河涸,大疫。三月水赤如血,六月稻生蜁。——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30


浙江

大旱,飢。春夏之間疾疫大興,死者相枕。——同治《鄞縣志》卷75

歲飢,復大疫。——民國《天台縣志稿》卷40

春,米貴民飢。夏,大疫,人多暴死。——光緒《重修嘉善縣志》卷36


江西

四月,大飢,疫。——同治《新城縣志》


北京

夏,太城蝗如煙似霧,木葉草根一過如掃,疫染者即死。——光緒《順天府志•祥異》


明 崇禎十六年————————————————————————————

崇禎十六年京師大疫,自二月至九月止,明年春北畿山東疫。——《明史》,頁23

bxxl 2010-01-30 06:30 PM

引用:
作者Es4241
如果不是老祖宗們歷經一次又一次的嚴酷天擇,
現代人是無法擁有強大疾病抵抗力.
ps.
如果在今天有人是光打個疫苗就會致命的體質,
坦白說,是不適合有子孫流傳.


那又何必打疫苗多此一舉, 讓H1N1幫大家天擇就好了.

rearl 2010-01-30 06:51 PM

引用:
作者paulchu
幅員廣大、人口上億的世界超級大國,竟然先後被區區數十萬造反飢民、和人口不到百萬的邊疆部落給噶屁了!這麼離奇的現象,當然值得多方面找理由來解釋!


只要累積幾個敗家子就夠了.

dumas000 2010-01-30 07:10 PM

引用:
作者csy6992
這篇奇文錯誤實在不少,有誤人之嫌。

經過我查考所有關於崇禎年間的「瘟疫」史料,提出下列幾點反駁:

1.其說法幾乎無史料記載支撐,只憑「猜測」。

2.關於瘟疫的史料上有提到「老鼠」的只有一條,其中只說到老鼠往北逃難,逃到「無為」一地後沒多久全部死翹翹,且無明確證據說明此次瘟疫係由老鼠造成。

「明崇禎14年,大旱,草根、樹皮皆盡。大疫,復旱,蝗,群鼠街尾渡江而北,至無為數日斃。-嘉慶《無為州志》卷36」

3.「瘟疫」最集中發生的年代為崇禎13年至崇禎15年,反而最後的16、17年沒有很多關於瘟疫的記載。

4.崇禎13年至崇禎15年的瘟疫頻發期,其地區主要是集中在:安徽、浙江、江蘇等三省,為長江與淮河流域。政治重鎮的北方黃河流域並沒有大規模的疫情發生。

5.北京只有在崇禎15年崇禎與16年時各發生過一次的疫情,沒有史料證據說明華北曾發生大瘟疫橫行。

6.全文只憑...



上面這幾條史料,應該可以讓這篇『奇文』去供桌上咬橘子了。這篇『奇文』只是『僅有一份原料的染坊』。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