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請教有關 ASUS P7P55D-E 主機板問題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0666)
|
---|
請問一下
USB 1.1 12 Mbps(1.5 MB/s) USB 2.0 480 Mbps(60 MB/s) USB 3.0 4.8 Gbps(600 MB/s) 您提到 USB 3.0 (500MB/s) 是因為主機板限制 ? 還是支援 USB 3.0 的晶片組的限制 ? 還是其他原因 ? ********************************************* * Serial ATA = SATA * SATA/150 = SATA 1.5Gb/s * SATA II = SATA 2 = SATA/300 = SATA II/300 = SATA 3Gb/s * SATA 600 = Serial ATA Revision 3.0 = SATA 6Gb/s 6 Gb/s = 768 MB/s 您提到 SATA 6G (500MB/s) 的原因是甚麼 ? 感謝您的不吝指教 ^_^ |
引用:
提供USB3 跟SATA3的晶片都只有PCIE X1的規格 而X1最快就PCIE 2.0 X1(500MB/s) |
引用:
既然只能各吃一條 lane,照理說直接從南橋晶片分二條 lane 出來就夠用了 請問為何還要動用到 CPU 提供的 PCI-E :confused: |
現階段來看,SATA 6.0Gbps的實用意義不大,傳統硬碟已經走到效能瓶頸,SSD才是王道,但是如果從SSD價格來看,我相信有點腦袋的廠商都會傾向讓USB3.0當作主打,這也是為什麼華碩跟技嘉都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二選一)的方式來做...
(講白了SATA6不實際,真的想辦法做出兩者可全速跑得又要挑戰Intel權威...乾脆二選一,不搞自己也不搞Intel...兩全其美...) |
引用:
因為#4的"圖",P55跟CPU的PCIE不同 大家的回覆要好好看_A_||| |
引用:
因為這兩顆晶片均僅能吃一條PCIex1,CPU的(GEN2)不能拆成x16+x0或x8+x8以外的模式,而P55南橋又沒有原生GEN2可用,所以要省成本就只能接到CPU上。 當然,要兩全其美也有辦法(比方說可以透過PLX晶片去把四條GEN1轉成動態頻寬的四條GEN2的設計),只是相對的成本就會上揚。 |
請問 GEN2 是甚麼縮寫 ? 是一顆晶片 ? 某種規格 ? 還是 ?
Google "GEN2 縮寫" 沒找到 ( 有看到車子叫做 GEN2, GENRERATION 2的縮寫) |
引用:
小弟猜是不是PCI-Express 2.0規格... :ase |
引用:
謝謝解惑 :agree: 我原本以為南橋的 PCIe 也應該是 2.0 的 :stupefy: |
引用:
現在變成沒用PLX或子卡的話還搞U3S6反而是拉低整體效能 :stupefy: 還是等原生的吧......Intel明年底前應該可以生出來吧? :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