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美國新超級電腦將採用新Nvidia 'Fermi'晶片,速度可望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更快十倍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5257)
|
|---|
引用:
資料有相依性的時候 那來回跑的資料會把頻寬吃得一乾二淨 阿六用rv770拼得那台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就在此 IBM薑還是老的辣 一樣用異質架構(power+cell) 使用率硬是比阿六那台高許多 系統晶片還是比較關鍵的地方 |
引用:
連工程卡都還拿不出來...哪來的晶片給大咖... 況且大咖超級電腦要的是穩定度 在FERMI還沒證明他的身價之前 一般也不會輕舉妄動 NV這次真的要讓大家等到天荒地老就是... |
這台說是會用各種不同的 處理器, 從 intel, AMD, NV... 可能也包含 power/Cell 也說不定
我是覺得, 10 倍, 應該不難, 只是, 好像說又延期了, 有人認為五月前是看不到 Fermi |
引用:
可能也要看連結用的傳輸協定是哪種吧 像ibm自家的設計裡各運算晶片間HTT連結用的就蠻普遍的,像那台歐普龍+CELL就是類似的設計 |
引用:
不知道先前的A1版有誰有拿到手... 不是CHH裡有人爆說A1版的其實是已經可以作動的,只是有圖形渲染不正確的問題,所以才遲遲沒有公開的實機演示運作? :confused: |
看到這則Fermi的新聞, 個人對於NV的GPGPU效能越來越感到興趣
|
引用:
Fermi應該還是走PCI-E吧?PCI-E 2.0或3.0依然無法應付需求嗎 :confused: 或者是瓶頸卡在GPU>CPU的部分? 還是小弟根本誤會okana兄的意思了?:ase |
引用:
我的看法是在cpu到gpu(平行處理器)之間 可以參考看看ibm的做法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01/TriBlade.png 在他每一個子系統間都有顆i/o晶片 代表單純的連線會有問題 一定要有顆負責i/o的系統晶片來當buffer 4個子系統中還有專門用一個子系統來處理所有對外的i/o和外部記憶體 代表i/o是hpc中很重要的關鍵 不過我不是專業人士 只是有興趣研究看看 所以可能觀念上不是那麼正確 有錯的地方請多加指正 |
引用:
這個就是用htt的傳輸介面晶片 |
引用:
HTT只有LS21中在用 LS21和QS22之間用了EXPANSION BLADE 處理數種I/O 外部記憶體 Giga網路 pci-e+pcix sas http://www.redbooks.ibm.com/abstrac...S0670.html?Open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