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HKEPC]抗衡Radeon HD 4890大軍 GeForce GTX 275暫定4月9日上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5091)
|
---|
引用:
那我會唾棄NV |
引用:
只看晶片面積來看 其實HD4850是有辦法強壓到9600GT那種價位 只不過AMD現在能賺錢就儘量賺吧 CPU那邊總是要花錢養的 |
引用:
CUDA比起現在對手的Stream和OpenCL來說不能說已經很成熟 了,v1.0很爛是因為沒有一個SDK或者API在一開始就很好用.... 看看現在的v2.0已經算是ok,就在下先前的開發經驗來說CUDA 並非對於普通運算沒有幫助,而是絕大部分的軟體和設計方式都 要砍掉重練,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都是風險,但是說實在話GPU 對於很多平行運算和分散式運算來說真的是救星,如果只單單看 end user端的運用其實並不公平,畢竟沒有多少個user平常聽 音樂/上網/修圖/文書等等工作會運到平行運算的..... 以GPU切入的點來說那些複雜又重複性的運算才是重點,畢竟CPU 那種萬能架構沒辦法最佳化的情況下,GPU幫忙取代才是相輔相成 至於學CUDA這類東西保障低/需求低/學習難度高等等,其實相對 來說這卻是別人踏不進來的門檻,以在下的角度來想....越少人會 越少高手,在下就可以保有相對的超高收入和開發領先的地位, 其實也沒什麼不好XD~ |
引用:
很多人都忘了RV770當初設定的對手是G92,但上市後近乎無損的AA能力讓大家的評價跳級。 而且ATi 當初的設計理念就是打價格戰,所以當48xx系列上市之後,NV都只能跟著ATi 的定價策略在走。 現在這一波,很明顯的是要主打RV740,RV790只能算是製程改進的產品,可見ATi 主戰場將會是更低價的主流市場,目標依然是G92。 |
引用:
因為黃董要當兩家合併後的老大,AMD老打不肯讓出位子 :ase 我是認為,當除A與N合併,肯定比現在的AA還強大 :p |
引用:
目前不少學術研究已經把CUDA拿來時作系統的平行處理了,學校有老師在作,題目是關於H.264加速編碼 :agree: |
屆時會影響到 9800GT 的價格嗎?
|
引用:
沒錯我是軟體外行, 但是有需要嘲笑別人來顯示自己"很內行"? :unbelief: 只要GPU有龐大的運算力, 就會有 拿來利用 的發展機會. 有額外代價? 那也是過程必然的~ 現在雖然還不成熟, 但我知道至少全球已有數十所學府已經在開授這些CUDA課程, 現在能高效率的跑F@H也已是一種應用, 近兩千人的台灣隊, 持續活躍的數百人,也是一種實證, 本身的隊員內也不乏多位CUDA的研究工作者或是學生, 何來無軟體與需求的疑問? 對啦~ 現在是小眾, 但我也沒說現在的CUDA就已經是GPU通用運算的成就終點 :flash: , 未來會 怎麼發展還有很多可能性, 開發工具不完美也不見得會是永遠的問題, 何不保留一點彈性? 但是GPU運算力繼續成長的未來卻已可預見並已受肯定, 如何擷取利用, 會是未來的課題. 不急著以現在片面的需求/現況就全盤否定所有未來可能的創意/發展吧~ |
引用:
看到新聞~~~ 台灣大學跟Nvidia購入平行運算處理機進行量子力學計算 好吧! Folding@Home也來搶一下 再來用到CUDA的 像是威力導演7 (現在在學美編,網頁,影像剪輯) 還有其他影音編碼的軟體 透過CUDA節省了很多時間 就連Intel都看到不順眼了 還對Nvidia的CUDA技術提起了訴訟 為什麼? 因為在一些領域上 用GPU處理運算的速度已經超越Intel的CPU 威脅到運算處理器的龍頭 |
這不就是半張 GTX295 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