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ATi 4870X2(R700)實體PCB曝光!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1803)
|
---|
這篇的回應都好專業.... :ase
都看不大懂說.... :( 感覺大大們的功力,似乎都足以去開發新款ATI顯示卡似的.... :agree: |
引用:
That makes two of us! :agree: And it also looks like Greek to me. :confused: |
引用:
成本問題啊, 這樣搞的話記憶體控制器怎麼設計? 我是覺得該引入類似CPU的記憶體控制器的架構然後用高速連接, 或是一個主 GPU 跟一個從GPU 的方式, 主 GPU 除了負責資料的IO, 還負責協調工作分配, 記憶體存取 再不然就是把 IO 這一功能獨立出來, 類似之前的北橋 |
引用:
因為本質上就是CF 假如要共用GDDR,那整顆核心都要重新設計、專門打造了 連帶的,橋接晶片也要重新生一顆出來 這種雙GPU本就是成本考量下的產物,就是能把既有的產品直接裝上去就能使用了 還要重新設計的話,那就是倒行逆施了 :ase |
恩...
那塊橋接晶片所佔面積太大了 如果說 那塊橋接晶片能在其中一塊VPU上(同一片基版)PCB面積勢必能減少許多 (三塊晶片同在一片基板上雖然很理想..但的風險太大了) 當然如同前者眾人所述 如果兩部份的記憶體能融合那應該會好許多... 但若沒記錯的話ATI的記憶體通道技術是採環狀多通道 這已經是核心內已設計好的東西 (記憶體控制器是再VPU內,就像K8的CPU一樣,還有單雙通道的分別) 如果要如北橋控制般的將所有記憶體集合融成一個儲存庫 (並不像目前的北橋僅模擬雙通道) 在VPU先天架構上,應該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要雙向共接兩顆VPU,及16顆記憶體的線路,並模擬環狀多通道 或許這顆晶片還得內建相當大的緩衝記憶體(要足以提供兩個VPU吞吐的頻寬) 況且還有驅動部份的對應 這顆晶片的基板面積可能會比板上的PCI-E橋接晶片還大吧 對於現有架構上,與廠商而言要設計這樣的晶片 也不知這顆晶片能沿用多久(顯示卡上的DDR的世代變化相當快) 還不如等記憶體的單顆容量變大 而且用上的雙倍的記憶體,價格還可能比遠遠設計一顆這樣的晶片成本還低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除非她們自己在未來更改VPU架構,不然大概就是這等狀況 |
引用:
RINGBUS在R700上改掉了 改成hub |
引用:
是嗎? 原來已經改掉了阿... 感謝提醒... 下次會作足功課再發言的... :ase |
都是高手
高深莫測都不懂 看起來以後要買什麼顯卡 鎖定你們的文章推薦下去買 就搞定了 |
要深入了解顯卡設計想法,或做為一個工程人員,可以多看上面幾位前輩的文章。
若要買東西,就做為參考會比較好。 買東西需要衝動,尤其是買這種高單價低毛利的商品,如何讓消費者腦袋充血,無法思考是很重要的。最簡單的還是跑跑分數,製造XXX比OOO強幾分這樣的文宣,會比較好賣產品。 當設計初期被公司上層強烈要求cost down,東偷西偷,然後必須上某間抱大腿抱最猛/最兇,回扣給最高,單價給最低的記憶體廠的DRAM;接著工程資料轉移生產線上上件打件,拿到試產報告後,很難想像會有幾位RD想買Retail Package;那些板子每天在實驗間中摸到爛了...上DRAM上到不想Mount了...連DRAM vs BIOS的設定值都記住了... 多看這類的文章,會發現,其實到現在還是沒有完善設計的產品~~~ 所以請消費者將這類文章做為參考,再多去看看測試文章比數據較為實際。 消費者的消費不但可以養活公司,也可以養活一部分在這邊花時間說這些進階想法的工程人員。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