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開始進行Web 2.0化 的電子書網站--好讀網站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88261)

影 子 2008-04-09 09:37 PM

引用:
作者菜瓜布
很棒的構想,但奉勸樓主趕快停手

貴站的書多數都有商業版權,若書商卯起來告

樓主可能會很慘,這種事讓對岸去做就好了


據我所知九把刀除蟬堡外其他書皆以商業目的創作的。

+1
大陸那邊資源很多 :)

zick.char 2008-04-09 09:55 PM

這種東西搞成這樣....以後有誰要寫書
以後的書不就是你寫第一頁,我寫第二頁.....

maxsun 2008-04-10 04:43 AM

雖然是造福海外朋友沒錯 可是版權沒問題嗎? :confused: :confused:

ssn21 2008-04-10 01:39 PM

節錄自華文電子書是個大金礦

「使用者在Word上打金庸小說,微軟並沒有侵權啊」這就是蔡東機想通的事,換句話說,蔡東機跳脫付費、版權的邏輯,打造一個中立的平台。既然未授權的內容如野火燎原,與其逆勢,不如「借勢」,靠網友的力量,把電子書的網路平台架起來,宜銳的搜尋引擎可以搜到各式網友上傳分享的書籍電子檔,成為閱讀器有力的後盾。講精準一點,宜銳的閱讀器有如iPod,iPod裡的音樂可能是合法購得,也可能是未經授權。

一如蔡東機的判斷,當電子書網路平台架設起來,網友如螞蟻雄兵的力量,短短一年間就累積了三百多萬種書目,且仍快速成長中。由於這些電子檔是網友使用宜銳的STK格式製成,在網上可以免費閱讀,但如果要隨身攜帶,就只能使用宜銳的閱讀器。換句話說,這台閱讀器可以免費看三百多萬種書,當中不乏熱門、經典、暢銷書,且簡繁字體轉換容易,可以通吃大中華市場,是華文電子書發展以來,首次出現海外創投認為可行且有興趣投資的模式。由於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容易被模仿,所以蔡東機鴨子划水布局一年,直到平台上可搜到的STK電子書超過二百萬種,初步築起後進者難以跨越的門檻,才肯露面接受採訪。

這種模式看在出版商眼裡,恐怕心中不是滋味,但事實上,借用未授權電子書的力量,是蔡東機不得不然的第一步。在免費內容包圍下突圍不易,但如果在當中埋下一記伏兵,「珍瓏」棋局(難以破解的棋局)反而有解開的可能。一旦閱讀器廣為市場接受,從出版端找宜銳合作,會比宜銳自己建立合法書庫快得多。而許多想跨入電子書市場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出版商,難題也會跟著迎刃而解。



我們所幹的事情,跟宜銳科技 的董事長蔡東機幹的事情沒什麼兩樣啊,蔡董的STK電子書都超過兩百萬種了,出版社如果真要找人算帳的話,也是先找他開刀吧。

Axel_K 2008-04-10 07:57 PM

這樣的想法太單純,

「使用者在Word上打金庸小說,微軟並沒有侵權啊」

工具當然不會侵權,A拿刀子殺人,賣刀的B並沒有犯罪阿?

版權,有點像使用權
你在網路上發表在你本國有版權的文章
或許沒侵犯著作權(你可以打上作者)
但已經侵犯的版權裡的"使用權"

"使用權"跟是否"營利"並不一定有關係
一個版權已經賣給出版商的書
作者未經出版商同意公開, 都可能侵犯版權了更何況網友?

網路是個公開場合
在公開場合發佈有版權的書,基本上就已經侵犯到使用權了

whlee75 2008-04-10 08:46 PM

[QUOTE=ssn21]我們所幹的事情,跟宜銳科技 的董事長蔡東機幹的事情沒什麼兩樣啊,蔡董的STK電子書都超過兩百萬種了,出版社如果真要找人算帳的話,也是先找他開刀吧。/QUOTE]


我不知道蔡東機是誰
不過他的做法已經侵犯了出版商的權利
是有可能被告
而且一定敗訴的
如果他完全是純分享的話
也不必怕別人有樣學樣
而是應該歡迎其他人共襄盛舉才對
說穿了他放長線的目的就是後續的利益
架網站要錢
頻寬要錢
人事開銷也要錢
一切都是利益
或許樓主介紹的網站真的不是為錢
但是做法確實已經侵犯了別人的權益
講明白一點
侵權=犯法
是有可能賠到脫褲子甚至坐牢然後被雞**的
版上的大大也是苦口婆心
奉勸還是早點收手為妙

ssn21 2008-04-10 11:29 PM

好像真的是很嚴重...


無奈啊,推動電子書的漫漫長路上果然是荊棘重重 :cry: :cry: :cry:

Sprechen 2008-04-11 12:45 AM

科科...那些還想靠賣實體書賺錢的就讓他們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下吧.

想抵抗人類溝通的演化造成的大趨勢?省省吧,徒勞的例子遍地皆是.

順勢而為才可呀.作品以及發表之後為他們帶來的名聲才是重要!

把這種現今類似吃飯走路呼吸睡覺難度等級幾乎人人都可複製的一堆文字拿來當私有財產?

就好像人人都有腳卻只準自己用來走路一樣可笑!

洛陽紙貴~洛陽紙貴~司馬相如非因洛陽紙貴而貴!

至於要告人?喔,得罪客戶的商人沒錢賺.

大貓貓 2008-04-11 01:57 AM

eREAD的STK格式的確算是分享
但是STKX就得付費註冊成VIP會員才能製作與讀取
年費台幣1500

這部分就屬於商業行為了

ssn21 2008-04-14 09:51 AM

網路的發展,讓我們見識到知識被數位化後透過網路傳播的威力。雖然電子化的書籍這條路看起來前途多舛,但是可以打破傳統出版形式的侷限,加上Smartphone的普及,就可以讓知識可以隨身攜帶,許多絕版的書籍,可以重新復活,對世界造成影響力,而不用再仰出版社鼻息,或變成秤斤論兩販賣的回收資源。

我們必須承認,書籍內容數位化後就容易被複製、被傳播,這是知識數位化的威力,但原有的作者並沒有辦法在既有的版權架構底下受益。就像目前音樂工業一樣,我們是可以做到加密、版權管理、線上授權等技術,但是從音樂工業的例子來看,這種努力是徒勞無功,反而是守法使用者受到層層限制,忍受種種不便。

所以說知識數位化在整個出版業結構做出大改變之前,註定是非常寂寞、不為他人所了解的,但是可以等待出版業自行轉型再進行知識數位化的工作嗎?這種牽涉到技術之外,非常浩大的工程,要等它十年、還是二十年?這些日子我們就什麼都不用做了嗎?

以音樂數位化的例子來說,就是眾多網友開始製作、散佈MP3,把音樂從一張張CD中,從音樂工業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藉著數位的威力,與經過一番與IFPI的激烈對抗,終於使音樂工業開始正視音樂數位化這塊灰色地帶。開始有所改變、妥協。

我希望電子書的數位化也能照著這條路走,讓整個出版業能夠明白:是萊茵河的水推動水車,而不是水車推動了萊茵河水。

書籍數位化不像音樂數位化只要CD放進去滑鼠點兩下那麼容易製造,需要掃描,需要光學辨識、需要校對、需要排版,製作一本書的心血比製作一首MP3要來得辛苦太多,但是一張專輯要大約70MB,一本純文字書大概只要500KB左右,且所承載的知識比MP3多得多,我跟你們說,最小的體積加上最多的知識,它帶來的影響力絕對是爆炸性的。

一個人一輩子可以看過多少次的驚天動地?我不為個人的利益,但是我實在想看到這種摧毀出版體系、摧毀作家、摧毀讀者、摧毀法律的爆炸性的知識革命。 :laugh: :laugh: :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3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