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組一台電腦的殺價空間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75491)
|
|---|
引用:
小意思 有幫到您儘管取用 :agree: |
引用:
有呀 現在很多店家都有這樣的系統了,而且有的還是互相觀摩 (有點抄襲嫌疑) 只是人氣旺不旺發不發達而已,台灣人做生意的手法還是喜歡當面收現金... 跟先進國家的消費習慣還是稍稍不同 |
各位網兄可不可以爆一下料?
cpu 顯卡 硬碟的銷售成本 每次去光華都聽到250g的硬碟賣2200只賺50元左右 有這麼誇張嗎??? 感覺蠻唬爛的 |
引用:
嚴格來說的話...勸兄還是別過問太多比較好 畢竟這算是擋人財路的行為 :flash: 而且在這裡講這個也沒用,講太多也只會害到一些老實的白店 :flash: 假使每個客人都吵著要經銷價去買,那他們賺什麼吃? :stupefy: 再者就算知道底價了又能如何? :laugh: 舉個例子好了: 假設一張主機板經銷價底價是 4990 然後上到架上就是 5490 元的話 經銷商又不可能跟你裝熟,隨隨便便就給你經銷價,除非你手腕夠那就另當別論...(因為這已經等於跳過殺價的階段) 反正經銷商都會有一本經銷商專用的進貨成本價目表,不會隨便露出來給客人看到啦... 除非你跟經銷商也就是店家夠熟或者有辦法讓他們主動秀給你看,就可以知道該東西的進貨成本和扣掉利潤間的差異 因為這是不能說的秘密呀,你說是咩... 在舉個例子: 站上商店其實認真找一下就有類似已經快要經銷價差不多的產品和市面差一截的售價.... |
有個底了
也就是說硬碟只要碟片數一樣成本"應該"一樣 要淘汰的就離底價不遠 扣掉店租 人事應該比手機好賺 可惜知道了還是不給殺 每次聽到利潤低..... :jolin: 好捨不得繳出去的錢 |
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啦
商家入手成本說出來大家會嚇死 包含汽車零件、3C產品 試問店家若沒有相當的好處為何要幫你推銷 所以價格結構來說都是向店家那邊傾斜的 再講白點也就是毛利率相當的高 決不是什麼50、100的賺 下次這種話聽聽就好 以上為自己待過的經驗 |
以電腦業而言
一件產品假若老闆的進價是X 則他會先給X加上5%.然後再依行情加上Y當作是最低賣價.然後再加上Z就是店面的賣價了 這個Z在此的作用是給客戶殺價的空間. 所以如果這個Z=20.那就算是上萬塊的產品.店員就是只能給你便宜20塊.除非老闆同意動到Y.但基本上沒有店員會願意去問老闆能不能把Y降一下.問多了老闆大概會請他走路了. 所以顧客看到的成本結構就是X(1+5%)+Y+Z. 而這個Z: 我只能說CPU=0. 其它的是機密.不能說 不過有些產品的Z也會很大說. 但以一般的主流產品.這個Z其實都會被客戶殺光光 各家的賣價算法其實都類似這樣.所以久而久之.在削價競爭之下.這個Z真的是少到靠背了 而光靠Y.其實根本只能喝西北風.有些產品的Y也是等於0的.能付清開店成本就要偷笑了 店家都是靠衝量來拿代理商或原廠發的獎金. 而這個獎金.大部分都拿來進貨或周轉.能當作淨利的其實也不多. 如果有店家的賣價很貴.這要不是他黑心. 不然就是量小拿不到好價錢.如果是這因素那其實也不能怪他. 畢竟一開始他的成本就比別人高.不跟他買就是了.不能說他是黑店 我以前常想.如果店家的存貨能夠在3天內就全部清空賣出.那大概全台的電腦店會少一半吧 但因為不可能.所以收店只會賠更大.只好繼續撐.能賺多少算多少 不過以上是3.4年前的經驗.現在是否這樣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有個大原則是不會變的.如果各店家的賣價都差不多.那就表示價格到底了. 殺太多...店員大概會開始拿舊/良品來偷換你的新品. 反正各家都有自備噴槍+清潔劑+抹布+封膜機. 弄一弄就看不出來了 不過隔行如隔山.某牌空氣清淨機的Z可以到1萬.真好 :D |
之前還看一家電腦工作室賣的電源供應器有首利和風動還有台達電,
網路上查了一下,價格大約5~600元,可是他老兄賣1200元... 一個機殼跟人進貨才400元,賣客人900元... 有些東西還是別買便宜的好,往往這些東西的利潤最多了, 讓你殺價也沒關係,等到上網查,就知道自己當上冤大頭了. 個人殺不殺價是其次,最主要是要了解物品的行情,選擇好的店家~~ 不然就算買了便宜,到時東西出了問題,店家就開始擺濫,那不就很那個..... |
補充:研究一下店家報價單上的套裝電腦的價錢.大概就可以知道Z是多少了
但我還是要強調一點.老闆最希望的是店員把舊品/良品給清掉 所以如果殺太多.店員大概就會拿舊品/良品當新品賣給你.算是給老闆一個安慰. 這樣的情況.是這個大環境底下的產物. 大家都要MIJ的品質.卻只願意付MIC的價格...... 如果店家老實承認他的利潤是500.但假如500扣掉成本是個合理的利潤 顧客還是要抱怨為什麼利潤不算50就好.反正薄利多銷. 但就是這樣.500->450->...->100->50 為了應付利潤只有50的窘境.所以都去大陸生產了. 但我遇過某最大廠的主機板排線居然能做到斷掉.真是orz 以前念書.念到完全競爭的利潤會等於零.當時頗不相信.畢竟這只存在經濟模型中. 不過說真的.快等於零的狀況是很常見. 所以諸君啊.要多念書力爭上游啊.越是下游的廠商.利潤越薄.新水自然越少(通常啦) 其實這幾年在業界打滾.發現有些看來一點都沒人想去的產業.其實利潤很高的. 有聽過進去當半年的倉管.每天坐在電腦前打領料單/出貨單.年終就領了18萬的嗎? 我同事的老婆就是了.... 而一些看來很氣派的產業.各個西裝筆挺.年終1萬= =". 如果能打破明星迷思.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公司其實是很好的. 薪水高.正常上下班.獎金也高.同事相處得又好. 不過中國人似乎就是沒辦法脫離明星迷思. |
引用:
有找到說 :cool: fsaa3dfx大已經說的很明了,有需要某種組件的時候去問問看就有啦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