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請教DV轉檔.TMPGEnc plus與三萬左右DVD錄影機何者效果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33012)
|
---|
引用:
我的經驗如下: 最初是用電腦的1394來轉錄DV的家庭影片,用的軟體是繪聲繪影, 但轉出來的效果我覺得不甚滿意,還會有馬賽克的問題, 所以去年底我買了一台飛利浦的DVD錄放影機, 不到一萬元的價格,但用DV轉錄出來的效果讓我覺得比把DV直接接到電視上放影還來的清晰, 我轉錄的模式是一片DVD只存一小時的DV帶子, 至於什麼流量我沒有去管它, 因為我要的只是轉錄後的品質, 所以,我自己使用後的心得是用DVD錄放影機比電腦轉錄來的方便而且不費神, 就算後續要編輯,也可再拿到電腦作一些簡單的字幕或轉場效果, 現在只要同事有需要,我都會幫忙代轉,她們也都很滿意, 方便絕對是對有家庭的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雖然理論上電腦有很多功能,但有時就是不如人意,如當機或中毒... 提供給你做參考... |
dv轉成dvd,會比原來訊源直接播放還好,除非dv輸出電視端子有問題,否則那該是神機吧.
家用dv轉dvd用固定流量cbr 8000bps,不要用變動流量的vbr,且TMPEGEnc plus 似乎不太能勝任,而且流量在7000也小了點,又浪費時間,畫質也別想跟cbr固定流量8000bps比. 網路上很多流傳的影片轉檔會用vbr,一般似乎都是為了降低檔案容量的因素,再加上本身訊源就勝過一般家用dv,看的人又無原訊源比較,所以較沒感覺畫質明顯變差. dvd錄影機日係日製應該不錯,簡單省時,至於畫質會否勝出,個人也不敢說,因為之前有某一網友提出pioneer 520s錄的畫質不滿意,因為一般現在台灣賣的30k左右日系機種,很多在日本只賣15k不到,所以這樣低價機種是否品質會下降就不知了. |
如果你是用會聲會影來把DV 轉成 DVD, 那種轉出來的畫質不看也罷.
不要拿他跟 DVD 錄影機來比. 可是如果是用 Tmpgenc or Canopus Procoder, 那轉出來的效果絕對好很多. 會聲會影拿來剪輯好用, 轉檔功力還不行. 我習慣是用會聲會影來把原始的 DV 編輯好, 過場或特效也都一併弄好. 然後還是存成 DV 格式. 這樣可以保證原始的畫質流失最少. 最後再用 Procoder 壓成 mpg2, 再燒成 DVD. 如果你是用錄影機轉好檔再拿到 PC 剪輯, 那麼你加上特效的地方就要 再重新編碼過一次, 這樣畫質一定會再損失一點. 不管你用什麼方式, 反正最後做出來的結果你能滿意就好. 找一個對你最方便的方式吧. |
引用:
請問一D大~ 我用Canopus Procoder轉~ 每次都轉二到三分鐘處~ 就會停在那邊不動了~ 這是那裡的問題呢~ |
引用:
你該看看從 DV 擷取出來未轉檔壓縮的檔案,快速移動的場景是否模糊的,是的話你該換台好的 DV ﹔不是的話你把 Rate Control Mode 使用 Constant quality (CQ) 不要使用 VBR,參數設 80以上,P picture spoilage 及 B picture spoilage 設 0, GOP structure 中的 Number of P picture in GOP 設 99,Number of B picture in GOP 設 2,Output bitstream for Edit (Closed GOP) 及 Detect Scene change 啟用,這樣子畫質和所需時間都會好的多! CBR 模式只有檔案大小容易估計這個好處,碰到快速變化場景畫質絕對會惡化﹔VBR 模式 (2-pass VBR 和 Manual VBR) 也只是 CBR 的改良,為了兼顧位元率的考量所以在快速變化場景畫質還是會惡化的,只有 Quality 模式不受限制,指定多少的品質就該有多少的品質,可以做到快速變化畫面不惡化的品質,想得到最高畫質也只能用 Quality 模式做,檔案大小則視影片而定,若三者的畫面品質都十分接近的情況下仍然是 Quality 模式的檔案最小,速度也是最快的。 錄影機確實是最方便的方式,但是若要在兩者做出的品質接近的條件下就不一定了。看你是要求品質還是便利性囉! |
我還是覺得DVD錄影機的效果比較好~~~強烈建議開版的親自試試並比較看看。 先轉好了再拿到PC上頭去後製作,不但省時又一樣有美美的選單。
|
引用:
我有時使用 Procoder 也會發生程式當掉的問題. (不是每次都當掉) 這時就換用 tmpgenc 來壓縮. 為什麼會當掉? 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 procoder 的 bug 吧. 要不然為什麼換成 tmpgenc 就可以壓了勒? |
引用:
您所提供的參數其它我都可以理解,唯獨這一個,P frame 數量設99將會造成GOP變得超長,而且很久之後才會遇到一個I frame,這樣能夠達到畫質良好的原理是在哪裡呢? |
電腦不夠好 或 不想花那麼多時間
買張 DVD硬體壓縮卡 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時間就是 1:1) 不用花太多錢 再買一台DVD錄影機 或升級電腦 效果可能不會比 "Tmpgenc + 好的設定" 優 但是依照您目前的狀況來說, 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 |
引用:
GOP 的長度跟檔案大小與搜尋有關,對畫質影響非常細微。越長要跳躍到不同點所需時間越久﹔越小檔案越大。 我提供的 GOP 長度為 298 個 Frames(I frame + P frames + P frames x B frames = 298),套用在 DV 的 29.97 fps 上大約是十秒的長度,這個長度我覺得比預設的 16 個 Frames(0.533 秒)好的多了,比預設長度的檔案大小約減少了 5%,至於搜尋時間因為是 MPEG-2 的格式所以速度仍然很快。但是用較差的 DVD Player 或 播放軟體來播放時可能會 Lag。 若跟其他的 CODEC 的預設最大 I Frame 間距來比較, XviD = 300 frames DivX = 300 frames WMV9 = 8000 ms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