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90nm A64功率消耗知多少?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89029)
|
---|
看樣子
好像買3000+比較划算 |
引用:
很可惜您兩顆CPU 的設定好像差的有點多 250x9 和 200x11 對HTT unit 的耗電量差不少 |
引用:
不過在HTT頻率上,跑250時,HTT已降為4X運作,也就是250*4=1000,所以就HTT單元內部都還是1GHz運作,所以應該不會差距很多才是。 提外補充的是,這顆3000+不加壓超3500+可說是相當涼爽,裸機燒機時,也僅是把散熱器放在上面,完全沒有上扣具以及散熱膏,而測得的溫度也只有46度,可說相當優秀。相信這對於靜音且高效能電腦需求者有一大誘因,散熱器風扇並不需要到2000轉就可以輕鬆達到散熱要求,就算是超頻者也不需要另外購買額外的散熱器。 另外我也作了3000+不超頻而降壓的測試,最低可以在1.2V正常工作,燒機時只耗用到2A(換算為24W)。以桌上型CPU來說,這樣的耗功率,彷彿是當年INTEL的P3再現,沒想到這時候卻是由AMD達成了。反觀INTEL目前的桌上型CPU個個是噴火獸,比較起來真是諷刺。 |
引用:
我是會建議還是要在相同的測定下來測兩者 對某一些CPU 而言 Cross-Bar 那邊的耗電還是會差蠻多的 還有跑1Gbit/pin 的HT PHY 只到500MHz 而已 不過我絕對同意K8 是一個很理想的CPU. |
引用:
外面給250MHz,HTT係數為4,所以內部核心頻率為250*4=1GHz,運作次數為2GT/S(Giga Transactions per sec.),each pair bandwidth:2G bits/s(目前HTT 16-bit TX/RX共32對差動訊號線),HTT 16bits bus unidirectional bandwidth:2Gbits/s*16=4G Bytes/s....所以我看不懂你所說的耶?HT PHY只到500MHz?1Gbit/pin? 至於兩者要完全一樣的話,必須由3500+降到3000+才可行,不過這測試只是為了質疑香港的網站數據,所以必須使用正規3500+來作驗證,而3000+ OC 3500+的測試則是剛好拿來比較的,沒想到卻出現大大的差異,3000+ OC 3500+的功耗數據卻比正規3500+漂亮。 雖然會疑似有不公平的問題,但仍可以證明這顆3000+OC 3500+之後仍比另一顆正規3500+功耗要低,這點是無誤的。不過這並不保證即將在下個月面市的所有3500+ 3200+或是3000+都會有這樣的現象,這只能說靠消費者的運氣了。 |
引用:
感謝大大提供的資料 :) |
Sorry, 上面昏倒想到 500MHz (1 GigaTransfers/second) 的去
您測試的差別應該主要是兩顆之間體質的差異 不過要詳細測出兩者的差異還是該有 3500+降到3000+ 的Data 好一些 不過對AMD 來說 只要不超過89W 就好了 當然平均會如何 只會是一個謎 引用:
|
看了霧煞煞@@
我只想知道 1.一般情況下, 90奈米k8會不會更省電? 2.一般情況下, 90奈米k8會不會更低溫? 如果k8架構沒什大變動, 製程進步, 以上兩個答案都應該是yes才對吧? |
引用:
當然是yes 香港的HKEPC不是自己出槌就是仇視AMD 電壓從1.4v偷加到將近1.5v 還有有眼尖的大大發現了 |
引用:
HKEPC是INTEL派的 :jolin: 還記得上次放出"K8不是64bit核心"的網站嗎..... 正是HKEPC :tu: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