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塞湖溢流洪峰到達! 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大水沖斷 光復市區淹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5851)

SUNGF 2025-09-24 07:59 AM

引用:
作者Kentnet
也不想事後諸葛..

最初堰塞湖的產生後.在暴雨累積下一定會有更可觀的水量.

怎當初基於什麼考量不做疏通河道來減少水量累積

可能造成崩潰產生更嚴重災害的後果?

補:剛剛進去FB看到的.原來中央忙著罷X?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100064446079966)


不完全是

草嶺潭 堰塞湖 1862形成 多次形成 多次決堤

那個砂石量 清淤100年都清不完

花蓮鯉魚潭也是堰塞湖

馬太鞍溪堰塞湖 2025/7才形成

真實政府發包程序根本不可能完成任何清淤 或引水作業

問題在這次是農業部管理 不專業

如果是水利署 已經有土石流預警機制

撤離時間 撤離規模會更大

因為農業部說沒有立即危險

看來只有一樓住戶被撤離

2樓以上搞垂直撤離

當然就會有人在路上閒晃或辦事

就被沖走了

人肉插騷包 2025-09-24 07:59 AM

               

Kentnet 2025-09-24 08:17 AM

回覆大家...

光這次的災損遠遠超過去處理堰塞湖的成本

以被沖沖斷的馬太鞍溪橋來說已大大超過上百倍了吧?

再以小林村滅村的情況來說.堰塞湖崩潰造成的嚴重後果都沒被考慮過?

當初中央(所謂的農業部門吧?)與地方開會結果不立急處理的必要何來?

現在造成的嚴重災損看來又是中央與地方一場互踢皮球的戲碼開始吧..!

goodpig 2025-09-24 08:39 AM

先來看看中央跟花蓮縣政府在之前做了哪些事情
再來討論哪些需要改進哪些需要究責

https://tw.news.yahoo.com/%E9%A6%AC...-075602268.html

因應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可能對下游地區帶來的威脅,行政院指示由農業部成立跨部會
專案小組,已於9月19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會中相關部會、花蓮縣政府及專家學者,針對
壩體狀況及風險推估、工程因應對策、疏散撤離作業等議題持續進行討論、推估及進度管
控。由於下週樺加沙颱風將接近臺灣,可能在東部地區帶來豪大雨,堰塞湖存在溢流風
險,會中特別針對警戒範圍,以及花蓮縣政府負責的疏散撤離作業,進行深入討論,以確
保下游居民生命安全。

林業保育署於會中報告,已依據最新調查資料,檢討調整警戒範圍,並針對晴天、颱風豪
雨、地震及其他型態等4種不同情境下發生溢流,分級並及時發布通報與警訊。警戒範圍
經陽明交大專業團隊說明並經與會人員討論確認後,已於19日提供花蓮縣政府據以修正疏
散避難計畫,會中也特別提醒花蓮縣政府因應下週樺加沙颱風可能來襲,務必提早做好疏
散撤離及收容安置準備工作。

針對五弱以上地震可能引發堰塞湖水大量溢流情境之警戒發布,為以最快方式讓民眾儘速
自主撤離,也決議由花蓮縣政府消防局於接收到中央氣象署地震訊息達到五弱警戒值時,
立即發布細胞廣播簡訊CBS,民眾收到後應立即自主疏散避難,以確保自身安全。會中也
提醒為讓民眾了解如何自主避難,花蓮縣政府應儘速辦理疏散避難演練,並偕同萬榮、鳳
林、光復等鄉鎮公所召開地方說明會加強宣導。

在工程防減災措施方面,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公路局、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與花蓮縣政
府刻正加緊辦理河道疏濬及堤基強化工程,預計至9月底,可完成約60萬噸土石清疏,提
升河道容砂空間。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光復林道已搶通至21.5K,並在中華電信佈設光纖
網路後,完成網路攝影機裝設,9月19日已順利取得回傳影像,相對於原本裝置在林道
19K之攝影機,更能觀測到完整的堰塞湖壩體,準確進行壩體狀況監控。

針對馬太鞍溪下游可能溢堤的堤防或開口堤,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已陸續完成堆置太空包
加高防洪高度,缺口補實及堤基加固等工作,並將協助於可能溢堤地點預佈抽水機,一旦
因河水溢堤導致淹水,即可立即啟動抽水作業,加速退水。此外,涉及阿托莫社區排水及
193縣道可能淹水問題,也請花蓮縣政府加速完成必要之因應處理。

林業保育署已於該署官網「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建置「馬太鞍溪堰塞湖即
時資訊專區」,民眾關心的堰塞湖基本資料、水位、降雨量、蓄水量、壩體狀況等最新即
時資訊,均可上網:https://qlakenew.forest.gov.tw/public/查詢。

面對下週樺加沙颱風可能帶來的豪大雨,會議除請各機關加強應變外,也請花蓮縣政府應
依疏散避難範圍,即刻完成保全戶清冊、人員物資整備、收容安置場所及避難路線檢視,
並加強居民風險溝通,提升自主避難意識。

農業部表示,專案小組將督請各相關單位落實重要工作事項並管控時程,並密切掌握樺加
沙颱風可能帶來的影響,適時啟動防災應變措施,全力守護地方居民生命安全。

惡蟲 2025-09-24 08:41 AM

引用:
作者Kentnet
回覆大家...

光這次的災損遠遠超過去處理堰塞湖的成本

以被沖沖斷的馬太鞍溪橋來說已大大超過上百倍了吧?

再以小林村滅村的情況來說.堰塞湖崩潰造成的嚴重後果都沒被考慮過?

當初中央(所謂的農業部門吧?)與地方開會結果不立急處理的必要何來?

現在造成的嚴重災損看來又是中央與地方一場互踢皮球的戲碼開始吧..!


沒有不立即處理,但是現場因為地勢,重型機具無法上去,所以處理很困難。
現實中並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立即或快速的解決。
8月份報告的時候,預估是需要花一年的時間才有辦法完全解決。

可惜的是世事總難如人意,有時候怕什麼就來什麼。

Nicole1120 2025-09-24 08:42 AM

堰塞湖很難處理,查了很多文章感覺也只能等著溢流.應該一直有在監控.有預警.
9/20-22 我去爬嘉明湖, 在光復時導航沒走台九,導去了193 縣道.
原本星期一要下山, 星期六中午就接到林務區(入山申請單位)和嘉明湖派出所要求星期日要下山.
山屋管理員也告知星期日早上9點要撤.中午時林務區打電話問下出了沒,山屋管理員做最後壓隊要看到人都到派出所報到.傍晚林務區人又打電話來問.
回程時又被導到193 縣道.google map 就是不導台九的馬太鞍溪橋.
那時在車上討論的結論,那裡應該不安全.
唉!!昨天就被沖斷了.
天佑花蓮.

goodpig 2025-09-24 08:51 AM

馬太鞍溪堰塞湖太偏遠 評估工程手段不可行
https://udn.com/news/story/124615/9025202

至於為何不能在堰塞湖溢堤前即以工程手段破壞壩體或引流減少蓄水量?林保署表示,在
堰塞湖形成後,即已邀集國內專家召開多次諮詢會議,研商壩頂降挖、炸開壩體、壩頂虹
吸抽水等湖區引流洩壓方案,但因堰塞湖位處偏遠山區,無道路可及,連人員都無法以步
行到達,必須倚賴空勤總隊直升機接運始能安裝水位監測儀器,工程重機具無法運抵。即
使不會再發生颱風或豪大雨,僅以一般雨量情況推估,堰塞湖也會在十月初溢流,以工程
手段介入根本在技術上 與時效上無法達成,最後評估不可行。

今年七月,薇帕颱風來襲,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
湖,林保署等防災團隊隨即飛往堰塞湖壩頂裝設水位計。

八月底面臨溢流的可能,行政院指示農業部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會中相關部會、花蓮縣
政府及專家學者,針對壩體狀況及風險推估、工程因應對策、疏散撤離作業等議題持續進
行討論。

堰塞湖滿水量達九一○○萬公噸,超越南化水庫,對下游光復、鳳林及萬榮三鄉鎮猶如不定
時炸彈。中央與地方組成專案小組,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負責上游預警監測,經濟部第
九河川分署負責下游河道清疏、河床防治等,縣府及鄉鎮市公所啟動撤離,且警戒區從原
本的三鄉鎮五村里擴大到十二村里。

儘管這次中央和地方嚴陣,但仍對光復市區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府強調,堰塞湖大規模
溢流在國內沒有先例,相關單位都已盡力在做。光復鄉在地縣議員蔡依靜說,這次畫設的
影響範圍比八月大,更加精準,撤離戶也比上次的六百人多得多,但因為每戶情況不一
樣,若能更精準預測街道淹水情況,會讓民眾更清楚如何應變。

Kentnet 2025-09-24 09:28 AM

引用:
作者惡蟲
沒有不立即處理,但是現場因為地勢,重型機具無法上去,所以處理很困難。
現實中並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立即或快速的解決。
8月份報告的時候,預估是需要花一年的時間才有辦法完全解決。

可惜的是世事總難如人意,有時候怕什麼就來什麼。

其實大都推拖之詞.台灣都有直昇機可吊掛小乖乖上山了

嫌太小的話.像台灣山區多發生堰塞湖情況

中央應可購買可吊掛重型機具直昇機才是.

影像來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30447


CYG 2025-09-24 09:43 AM

平心而論這次不管中央或地方在處理這件事上沒有太大的方向錯誤,
即時監控預警撤離都有做到,溢流後的範圍超出原本估計是主因,
我想可能要檢視看看堤防評估及維護是否確實和橋樑結構是否有偷工減料
(這個我覺得在這種土石流下能撐住的可能不多),
垂直撤離真的是臨時緊急應變時的最後手段了。
光復鄉我常經過也去過幾次,
我印象深刻的是馬太鞍部落的耆老說"水會記得它走過的路"。
東部人口聚落多是依河流沖積扇建立,
但東部河川相對又更短高低落差大,所以堰塞湖溢流又更危險。

polar168 2025-09-24 09:47 AM

小小聲的問.....

這不能用連通管原理排水嗎? :ase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