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問伊維菌素(ivermectin)這藥的療效有驗證了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7760)

florance 2021-07-21 11:45 AM

印度血清調查 高達2/3人口有COVID-19抗體 2021/7/20 22:48(7/21 08:09 更新)

(中央社新德里20日綜合外電報導)
今天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印度多達2/3的人口體內已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抗體。

印度檢驗抗體的第四次全國血清調查於6月、7月間進行,調查對象包括境內各地2萬9000人。
這項調查本次首度納入8691名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發現其中半數有血清陽性反應(具COVID-19抗體)。

這項調查顯示,印度67.6%的成年人有血清陽性反應,而超過62%的成年人從未接種疫苗。截至7月,印度只有略逾8%的符合資格成人已接種2劑疫苗。

---
確診人數高峰 5/8 __ 403,405
死亡人數高峰 5/23 ___ 4,454

7/19
疫苗累計接種 23.9%(1st); 6.3%(2nd)
確診人數 300,093
死亡人數 374
---
法廣 印度Covid疫情創新高 疫苗暫停出口
發表時間: 04/10/2021 - 21:06

印度近日出現新一波感染力極強的Covid-19疫情。
2021年4月10日周五一天內的確診人數多達12萬5千,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新德里當局為此決定,暫停疫苗出口,加快對國人的接種。有數十個國家受到影響。
---
搭配新聞來看前後因果... :rolleyes:

florance 2021-07-21 12:05 PM

NIH 的資料上面有各個實驗的資料, 劑量也有。

藥的使用劑量是指正常在去除寄生蟲使用, 這個主要是用在去除寄生蟲病。

如果要針對病毒要有的效果則是需要下到 100倍。

我想身在海外的網友應該在閱讀上應該不是問題吧...
---
後面這個部分牽扯到 時間因素, 以及當地本身的習慣, 還有對病症的不了解,
這時候拿來對比? :rolleyes:
引用:
作者Axel_K
...43...
當內人在臉書上鼓勵人戴口罩時,被一堆美國人罵,CDC都說口罩不能防止病毒,不要散播謠言
fact-check 也出來闢謠,美國醫院甚至還不允許醫護戴口罩,我們這邊某醫院還出現5-60個的群聚感染....

myct 2021-07-21 12:17 PM

引用:
作者Axel_K
事實上印度是有放出劑量,所謂的100倍根本是開玩笑,
至於為什麼印度的下降模型其他國家並沒有發生,自己猜測吧。

其實NIH幾個月前的Guildeline我也讀過,那時候是說『FDC不建議使用,因為是給動物的藥』
然後現在變成,「是核准給人體使用的藥物」,後面出現「要100倍的劑量」
至於原因..... ,

.

是有人體使用的藥品治療寄生蟲用藥

Axel_K 2021-07-21 12:34 PM

引用:
作者myct
是有人體使用的藥品治療寄生蟲用藥
https://www.chimei.org.tw/main/cmh_...A5500520-01.png

本來就有,這個連wiki都查得到,
至於為什麼之前寫「FDC不建議使用,因為是給動物用」?所以才發人省思。



順便回答上面f網友,就是因為看聽太多反覆的資訊,所以才對美國不少官方說法失去信心。
反正每次說詞改變,一定是有「必要原因」,至於相不相信,你相信就OK。
這些專家們,一下說病毒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是實驗室流出,等到email爆露了,就改說詞。
另外,伊維菌素效用,它的目的不是降低感染,而是用在治療上。

跟主流不同調的資訊在主要社交媒體就會被刪,有敏感字眼文章不是被刪就是被「靜音」
甚至最近連CDC某篇關於死亡人數研究,竟然被Fact-check說「無法證實報導內容真實」
靠邀,那是連到CDC的官網,FC是在暗指CDC造假嗎?我們看到這個都笑了。 :laugh:

lifaung 2021-07-21 12:53 PM

引用:
作者Axel_K
美國National Institut of Health對伊維菌素的Guideline
https://www.covid19treatmentguideli...apy/ivermectin/


另外,印度在疫苗不足下為何染疫雪崩式的降低。



+100

特別是現在網路上已經出現很多敏感字眼,大社群軟體慢慢向共產中國看齊。
最近Youtube上又被發現新的敏感字眼,White monkey job


你的消息基本上已經delay了五六年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7847
這個專題連WSJ都報導過, white monkey job也不是阿共說的, 是這票演員自嘲語

另外, 說到認知作戰, 連Dr. Robert Malone都被
1. 找了記者與網軍噴他, 說這傢伙不是mRNA發現者, 而是Katie Kariko, 然後最終, Katie Kariko在信件中承認了是Robert Malone invented mRNA vaccine技術, 並且Robert Maline的專利也啟發了他後來的開發
2. 被LinkedIn停權 https://www.reddit.com/r/ivermectin...t_suspended_he/
後面還有一堆很惱人的事情...

只能告訴你, 不管在哪裡, 不要妨害當地政府的認知作戰Orz

Axel_K 2021-07-21 01:01 PM

引用:
作者lifaung
你的消息基本上已經delay了五六年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7847
這個專題連WSJ都報導過, white monkey job也不是阿共說的, 是這票演員自嘲語
Orz

:laugh: :laugh: :laugh:
white monkey job本來就不是阿共說的,本來就是白人自嘲.....
你完全不懂為什麼現在會變成「敏感詞」... 不要進來認知作戰了。

florance 2021-07-21 01:10 PM

藥是處方用藥, 人有用, 動物也有用(所以有人就拿動物飼料來吃)...
---
能解決你的糾結問題的只有你自己...

前面提到的各項實驗資料都攤在面前, 大概看過實驗也不是拿來防止感染而是治療...

社交軟體... 如果沒有一些媒體識讀力, 能少用就少用...
畢竟這是以渲染擴散為主的軟體...

引用:
作者Axel_K
本來就有,這個連wiki都查得到,
至於為什麼之前寫「FDC不建議使用,因為是給動物用」?所以才發人省思。


順便回答上面f網友,就是因為看聽太多反覆的資訊,所以才對美國不少官方說法失去信心。
反正每次說詞改變,一定是有「必要原因」,至於相不相信,你相信就OK。
這些專家們,一下說病毒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是實驗室流出,等到email爆露了,就改說詞。
另外,伊維菌素效用,它的目的不是降低感染,而是用在治療上。

跟主流不同調的資訊在主要社交媒體就會被刪,有敏感字眼文章不是被刪就是被「靜音」
甚至最近連CDC某篇關於死亡人數研究,竟然被Fact-check說「無法證實報導內容真實」
靠邀,那是連到CDC的官網,FC是在暗指CDC造假嗎?我們看到這個都笑了。 :laugh:

Axel_K 2021-07-21 01:20 PM

引用:
作者florance
藥是處方用藥, 人有用, 動物也有用(所以有人就拿動物飼料來吃)...
---
能解決你的糾結問題的只有你自己...

前面提到的各項實驗資料都攤在面前, 大概看過實驗也不是拿來防止感染而是治療...

社交軟體... 如果沒有一些媒體識讀力, 能少用就少用...
畢竟這是以渲染擴散為主的軟體...

我都說了,你相信就OK了。

florance 2021-07-21 01:21 PM

我也說了: 能解決你的糾結問題的只有你自己...
引用:
作者Axel_K
我都說了,你相信就OK了。

Axel_K 2021-07-21 01:26 PM

引用:
作者florance
我也說了: 能解決你的糾結問題的只有你自己...

我連社交媒體帳號都沒有,
能解決你的問題大概就只有建議別只看單方面的報導,
專家不是只有一種,如果只看單方面訊息,無法解決你偏聽的問題。
加油。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