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信貸是不是比車貸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0384)

超軼絕塵 2020-11-27 08:58 AM

才30w就要貸不打算好好考慮一下?
何況這東西入手才是花錢的開始吧
別太早為了一時衝動當別人提款機

orea2004 2020-11-27 10:20 AM

引用:
作者超軼絕塵
才30w就要貸不打算好好考慮一下?
何況這東西入手才是花錢的開始吧
別太早為了一時衝動當別人提款機

此言差矣
很多有錢人買高價品都沒在一次付清的
貸款才3%以下利息
有錢人把這筆錢拿去做資本利得隨便都有3%以上報酬率

超軼絕塵 2020-11-27 12:26 PM

引用:
作者orea2004
此言差矣
很多有錢人買高價品都沒在一次付清的
貸款才3%以下利息
有錢人把這筆錢拿去做資本利得隨便都有3%以上報酬率

但所謂的高價品不會是這種30w的機車好嗎.....
會用貸款養利的也不會是這樣貸
"才3%"!?我只能說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jolin:
會像開版的這樣貸感覺就是太想要了~只顧當下能負擔這筆錢
我們玩土地 廠房時都是跟銀行喬好的
說是貸~其實不見得會被扣得到利息好嗎~銀行那邊幫忙辦的熟人有大筆業績
我們有大筆錢可以來轉手這些土地或地上物或是機台
然後再產生利息前或頂多3期利息就會搞定了...
因為在這裡不是做生意說心裡話的(當然買機車也肯定不會是讓我賺到的:laugh: )

randy1970 2020-11-27 12:57 PM

引用:
作者sn245763
很抱歉....貸款機構賺的是利息錢
你太早還會讓人家不敷成本效益
所以都會設一個提早還款的懲罰條款
規定要屆滿一定週期才能全額還清
提早還也可以,但要再另外付一筆違約金。


個人前後辦過3次
第一次跟土銀, 只要你是在前500大公司上班有服務證明, 利率好像是1.99%
後面兩次是跟渣打, 因為我哥買房貸款用我名字, 算是往來客戶, 利息2.99%的樣子
都是5年的貸款, 也都還清了
這種貸款都會先寫, 至少要繳息一年後才可以提早還清

我辦的貸款金額不高, 一個月繳6千多吧, 一切都在規劃中, 所以也都很順利還清了

kzs 2020-11-27 01:54 PM

引用:
作者orea2004
此言差矣
很多有錢人買高價品都沒在一次付清的
貸款才3%以下利息
有錢人把這筆錢拿去做資本利得隨便都有3%以上報酬率


同意~我有認識的有錢人是如此沒錯。

但版主的情況不適用如此情況,且還是二手只不過三十萬 :think:

kennyman 2020-11-27 02:00 PM

自己就是用信貸買重機
為什麼?
我有足夠現金可以付清
但因為信貸30萬利率我貸不到2%(台新)
心想不如把30萬現金投股市
機車分期付,輕鬆
目前股�**�漱p利潤,都可以拿來付月繳了
多的還可以拿來保養車子...
然後條件是要信貸要滿一年半才可以解約
我就心想差不多騎一年半也可能會想賣掉
就用信貸啦!

兩片卡撐 2020-11-27 02:21 PM

在信貸利率OK下,我會選信貸,
這樣車子在未來要作買賣比較自由,
賣掉後的金錢要用來作別的運用也方便。

orea2004 2020-11-27 02:25 PM

引用:
作者超軼絕塵
但所謂的高價品不會是這種30w的機車好嗎.....
會用貸款養利的也不會是這樣貸
"才3%"!?我只能說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jolin:

我是說"隨便都有3%"
當然他們可能投資獲利都有30%以上,甚至翻倍都有可能
像今年疫情以來很多股票都從三月低點翻倍了
這個作法當然我們一班人也可以效仿啊
只是金額大小的差別而已
你有信心用這用30萬生出信貸利息以上的報酬率
為什麼不能這樣玩?
厲害的話多個幾趴還可以賺到養車錢。


除非樓主是自己連30萬都沒有,空手要去貸款的.....
還是買二手車,我就不是那麼贊成

Nicole1120 2020-11-27 02:29 PM

信貸利率不高,但開辦費很高.
最近才一個一直在魯我,大概我還願意聽她講話.
我開了她玩笑開辦費那麼高,馬上接我可以幫你申請調降.

siaowang 2020-11-27 02:40 PM

信貸吧,車貸好像還要綁一年才能賣車
不過二手車商好像比較希望客人辦車貸,是有抽成嗎?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