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桌上型ITX主機 - 全漢金鋼彈650W@Cube X1M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2603)
|
---|
引用:
孔開這麼多都一堆灰,跑不了 :ase 引用:
金刺秦 還不如叫 金刺激吸引目光 :laugh: 引用:
typo :ase 增加電"流"承受能力 模組板體積太小,PCB上又挖了一堆孔給接頭,能舖銅走電流的地方就變小了,總要多少補一點省得尾端的接頭壓降太多 引用:
我一直都在啊,只是沒空寫文而已 :cry: |
引用:
有喔~ 我的 P8H61-I 也還健在, 也是在老家服役, 只是內建網卡掛了, 現在隨便買張PCI-E網卡插上去解決 我想組台新機來當HTPC阿~ 播個 Netflix 之類的 |
引用:
那是小壞蛋隨便說的啦,其實大多是銅鍍鎳條。 因為我們在設計電路時會擔心PCB因為空間有限,畫出來的導線不夠粗,大電流通過時會發熱甚至燒起來,這時我們就會要求在製程加焊銅線在電路板上,提升該路徑的電流承受能力。 |
去年在組這台A4 Cube X1M的時候,因為理線的關係體會到先前A4玩家都會提到的定制線
原廠線為了相容絕大多數用戶,線長都會抓的比較長來因應不同大小的機殼 A4本身就是為了壓縮體積所產生的機殼,線長的問題就是一種困擾,塞滿滿會頂到機殼 ![]() 線材這種東西基本上能自己作我都自己來,一來沒什麼技術性二來我要求比較多 要作線首要線材腳位,去年剛上市也沒資料可用,就麻煩代理商視博通幫忙跟原廠要資料後來原廠也直接放在官網上,感謝代理商跟原廠幫忙 https://www.fsplifestyle.com/home/f...?metakey=115808 PS: 新上市的750W/850W也沿用這個pin define,要定制線可以直接拿這檔案跟店家講 或是參照以下截圖 ![]() ![]() ![]() 材料其實買來都一年了不過一直都沒空去作,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多了很多時間就補作 成品如下,基本上我就作了24Pin,CPU跟PCIe這三條,SATA線就先讓我偷懶一下XD ![]() 以下是一些文字紀錄,因為在找Cube X1M的時候找不太到線長的資料 線材:我是用鍍銀線1.5mm(約等同16AWG),不過建議用軟質的矽膠線會比較好 20+4PIN:我是參考其他公模的A4線作20cm,但實際上在裝的時候還是太長了會頂到側版 Cube X1M的PSU就貼著MB,所以作18CM會比較剛好,如果是其他殼PSU比較遠還是作20CM CPU:我是作25CM,實際上現在MB VRM的位置的關係,大慨會有兩個位置 如果是母座在板邊的MB,如ASUS X570I,作25cm是OK還有點buffer ![]() 如果是母座在板中間,如ASUS Z590I,那作20~23cm就夠了,不然一樣會頂側版 ![]() PCIe線:我是作30cm,這長度是夠的,因為還要繞到背面去所以略長一點比較好閃 SATA線:2.5"就在PSU下面,老實說我不知道裝不裝的下,不過作15cm應該就夠了 另外順便升級一下系統風扇,因為12cm薄扇選擇不多,所以找了新的TL-C12015 ![]() 四個角橡膠墊是可以拆除,本來以為不拆會讓厚度增加會卡PCIe延長線,實際上沒有 ![]() 這顆轉速有到1500rpm,全速風切聲還是蠻大的,有機會再弄Kaze Flex 120 Silm來實驗 以上,給有興趣的金鋼彈及Cube X1M用戶作參考:) |
太大台了
什麼都變小結果電源還是一樣大顆 感覺真是佔空間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