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IPHONE XR 小確幸開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0365)
|
|---|
引用: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他媽的,黑名單今日又多一人 :laugh: :laugh:
|
學姊的手機螢幕太小了,需要有人送她大一點的
![]() |
哈,我認真回文一下。
最近在找手機時,發現Android幾乎被赤化,好手機全都來自中國華為或小米,華碩手機也是找中國網通廠ODM,而HTC也正式將品牌授權印度廠商貼牌,考量隱私和資安問題,只能將選擇導向Pixel 3 或 iPhone Xs/XR。 原本想買Pixel 3,但是硬體規格誠意不佳,怎麼看就只是把Pixel 2的835換成845,很難接受現今Android手機只有4GB RAM,Android的價值就是要高容量RAM,少了這點,就沒有購買意願,另外一點很踩我的地雷:Pixel 3耗電續航表現不出色,Phone Arena的測試看起來不太好。 而果粉很有信仰的Xs/Xs MAX也是耗電表現遜於XR,而且現況的AMOLED還不能做到DC調光或高頻PWM,所以我還不想買這種產品。 因此最後我也買了一支黑色XR 128GB,覺得作工很不錯,而且省電,這點十分受用,我大概三天充一次電,四年前買的LG G3新機大概不到一天就沒電了,蠻困擾的,因此光這點就給了XR滿分。 至於果粉批評的720P+ LCD和單鏡頭,我是覺得無感,當初在設定採購規格時,我有注意到自己對解析度不是很在意,就算是480P也沒關係,只要DC/高頻調光就好,720P對我而言已經是優規。至於單鏡頭的話,我原本很在意它的性能,但後來借用U12+的半年時間發現雙鏡頭的廣角鏡一樣沒有近拍功能,我一年才出遊一次,廣角鏡的使用機會不大,還不如像華為P30/Mate20一樣有微距鏡給我拍電路板還比較實用。 其他方面,我覺得iOS的軟硬體整合度不錯,內建的APP很多是我常用的,像睡眠鬧鈴、健康管理、Podcast、Books這些APP就能符合需求,裝了一些Google App後,沒必要再裝其他APP,使用2星期至今,空間總使用量不到12GB。 至於保護殼我是買了Costco獨家的犀牛盾SolidSuite+9H 2.5D玻璃貼,品質還不錯,只是2.5D玻璃貼的背膠品質較差,有一些點狀的污染,確定不是我在安裝時入塵,因為沒有任何氣泡,除此之外,一切滿意。 我覺得買東西不是看信仰,也要有斷捨離的心態,讓自己生活簡單,足以應付日常需求,價格是其次。為了省錢或著追逐信仰,買了不合用的東西,那才是浪費和製造垃圾。 |
pixel3 我是覺得不用太在意 4GB RAM 這點上
因為其它給你更多 RAM 的廠商 很少有廠商真正花心思去調校它 有不少廠商甚至還故意改成過度開銷 一般人不懂到底 KERNEL 怎麼處理記憶體需求調度上的原理 網路上才會有一堆所謂"SPEED TEST" 的影片 把 APP 依序打開跑個一兩輪,作為記憶體多寡的測試依據 廠商不打算教育用戶,還特意去迎合這種現象 最近這一兩年,由於上游代碼合併了 zswap 我基於好奇,檢查了後期新出的 ANDROID 手機 發現很多根本都已經原生支援 zswap 可惜卻沒有使用,浪費了一個能大幅增加 RAM 靈活度的特性 將近十年前,我還在做 kernel 優化的時候 就發現很多人,其實根本連 OS 最基礎的認知也沒有 只會寫 CODE 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 HTC 出的那個 Boots+ PM 不懂就算了,RD 看起來也沒人去跟他講原由 因為在我看來,這幾乎就是告訴別人 "手機廠商系統沒優化好,才需要這種輔助自殺軟體" |
引用:
野口兄說的ZSwap我也認同,我之前寫Android App有用過類似的ZRAM。 兩者差別應該是ZSwap的Hierarchy比較完整,可以將要Swap的資料先放回RAM裡的ZSwap Pool,等到RAM真的不夠時再將LRU Pages放回HDD/SSD/eMMC/UFS上的Swap空間,而且ZSwap是在Kernel Space打開就可以全機適用。 不用像ZRAM還要在User Space開啟,寫APP時要下API打開才能用。 我之前在我那台LG G3裝Customized ROM時,有打開ZSwap測試,但我猜可能是S801不夠力,LZ4壓縮讓CPU變燙,相對電池噴電也像澆花一樣,而且RAM也沒因為LZ4省掉多少,3GB RAM依然都吃光。 我從這幾年的心得產生一個強烈的偏見,認為Android App的原罪就是用了Java這種肥大拖效能,還要Dalvik/ART VM的語言在行動裝置上。 讀書時學到的知識總是告訴我們,在嵌入式裝置這種效能與功耗有限制的裝置上,用C/C++等Compiled Language是較為妥善的作法,執行效率和記憶體用量絕對會勝出需要VM跑Intermediate Code的語言。 而且最根本的是Android APP開發者對RAM的用量更是完全不知節制,一個比一個大,就連Google Chrome本身就是一個吃RAM怪獸,因此買Android手機時,我才會對RAM大小很在意。 |
我的6+用了四年
今年一月在銀座買iphone 7+ 現在iphone不用追最新的產品 夠用就好 |
我現在三十多歲 ,有錢我一定存或者國外旅遊
手機啥的堪用就好 |
引用:
你把xs max放哪去? :p |
我買這隻 28900元喔∼ 好貴喔∼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