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該換掉10歲的海盜船HX520W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8162)
|
---|
引用:
X560比你早幾個月,今年看AMD的表現,不錯就換個平台衝8C16T 若插頭夠用,就繼續戰下去 |
有一台老電腦也用了一個13年電源,
最近換120W顯卡, 燒甜甜圈時狂抽電流發現有些微異音, 以及主板輸出的音效會有些微噪音, 穩定是穩定 但正在考慮是否該換? 這有相關嗎? 還是應該看監控電壓為主? :confused: |
引用:
Power個人是這樣看的 1.大廠牌才穩,海盜船、台達之類,其他小廠的都建議換掉 2.80 PLUS認證越高越穩,鈦金>白金>金>銀>銅 如果是500W金牌,那就算用超過5年,還是可以裝接近滿載的備配 畢竟本來就是用料好才能有金牌效率,而PC只有短暫的滿載,足以應付 但如果是銅牌甚至連銅牌都沒有,那就要打折扣,500W抓400W比較保險 然後5~10年就該找時間汰換掉,除非文書機配備,不然不建議超過10年 個人前一款是海盜550W銅牌使用約6年,還是可以穩跑i7 4770K + GTX 1070 但換成GTX 1080的時候就不想賭,剛好看到有人賣保內海盜750W金牌就賣舊換新 |
引用:
80PLUS只是轉換效率的認証,跟穩不穩沒關係 轉換效率高 不代表耐用,也不代表穩定度 |
引用:
我是在等最後支持win7的板+U 目前來看.是i家下個月的B365.能用到8核又支持win7.只是就得用DDR4了.無法跳過DDR4... |
我用Corsair RM750,就是那顆低負載風扇就不會轉,就只看負載,也不管溫度的那系列。
不過用這麼多年下來,也沒發生什麼事,可能因為風扇都不轉,我拿手電筒照進去看,幾乎很乾淨,沒有明顯的灰塵。 |
引用:
上面寫的是AC入力,加上轉換效率,也約是接近滿載而已 :ase |
引用:
這看起來很像是待命電源方面出問題 :ase 引用:
如果確定是POWER產生,且主機板音效已經會產生雜音(來自電源雜訊),就要考慮更換其他電源試試 引用:
1.廠牌的確影響產品成熟度及架構穩定度,但大廠產品也是會有砸鍋機種或是新品不良的時候 2.效率高的機種雖然普遍來說會有比較好的架構,但與POWER穩定性沒有絕對正相關,因為有些架構好,但用料普通的,也是要經過時間考驗 |
謝謝各位前輩的回應.
就讓HX520W繼續服役下去了. |
引用:
我也來幫狼大補充說明一下,導正這個觀念:80Plus認證和穩定度之間的關聯性。 兩者在技術上來說是沒有關連性的。 要拉高80Plus認證,關鍵在於架構和元件這兩個元素,把架構從半晶/雙晶順向式改成LLC+DC2DC,先不管元件好壞,這樣就很容易拉到85%以上,也就是金級。 之後再把元件換到新世代產品,例如一些新一代的大電流MOSFET,就能再把功率損失降到更低,擠出個幾%,就能撐到90%效率,也就是白金甚至鈦金級。 而LLC的控制電路設計就很重要,有一些電源為了節降成本或自主研發,用了自家設計主控IC卻有瑕疵;或著設計經驗不見得夠豐富,一些離散電路設計小眉角沒掌握,就很容易做出高效率電源供應器卻有爆炸或自燃的案例。 但在市場上的產品確實會有80Plus高階認證產品比低階認證產品來得穩定的感覺,這原因其實是成本和價格因素使然。如前所述,高規80Plus產品因為用了新的LLC主控IC和MOSFET,這些東西的成本都不便宜,我之前幫某家做代工設計時,買了幾顆Infineon CoolMOS的新世代MOSFET,因為量少,一顆就要350元,一顆電源供應器至少要2~4顆,我在Mouser/Digikey訂料時就會OS這單一定要收個十幾萬元才夠本。 :laugh: 那各位可以想想,為了衝這麼高的效率,砸錢用了一堆好料,一顆電源成本墊這麼高,如果還不穩或出包,RD會不會被砍頭?所以在穩定度設計和測試上就會更龜毛更小心,避免砸鍋。 而老架構產品大多是用在低階電源,通常是用成熟的主控IC和便宜MOSFET,然後Cost down再Cost Down,以壓低成本賺取利潤,穩定度和品質有時就是一種權衡,難免會給人老架構就是爛的印象。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