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INTEL第8代NB處理器之迷你主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1880)
|
---|
引用:
:) 若有誤解再請專業人士幫忙更正 :ase 通常high performance跟low power很難兩全, 故foundry一定有不同用途的多種process來應對, 我猜桌機版CPU跟筆電版的logic design大致相同, 但可能採用不同process,因而其physical design就不同, 例如用die size來換low power並維持相當程度的效能, 最後導致筆電版CPU較貴 :p |
引用:
聽過說法是低電壓還能正常運作的晶片比例較低 當年有人把A10-5800K降壓降頻模擬A10-5700 結果會不穩 所以移動型晶片不是單純把桌上型晶片直接降壓降頻就可以, 而是要挑過 |
引用:
原來是特挑版本 那有個疑問是這種晶片可以恢復正常電壓 或者更好加壓超頻跑嗎? 還是說特挑降壓版跟特挑加壓版是不同的? |
引用:
用挑的是想挑到什麼時候?? 架構明明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就像是國外的無人商店利用科技設計了一堆東西要讓客人付錢 台灣的無人商店只會擺個錢桶叫客人自己投錢 想得都很簡單 |
引用:
晶片都有測試流程 自然會篩選出體質優良的版本 難道冠上K的i5、i7架構有不一樣?? 但Intel就是故意把好超的挑出來賣更貴 |
引用:
篩選是篩可超上去的 沒人在篩可降下去的 測試主要是要把不良品給打掉 |
引用:
了解 也就是說為了低電壓下能穩定工作 筆電版CPU有額外的設計 也許就是這樣使用更多電晶體?或者良率更低? 導致4C8T可以賣到比6C12T還貴 |
引用:
電腦這東西就是越小越貴 不然為什麼慢吞吞的筆電還能賣得比桌機還貴 |
引用:
以I老大7代以前的2C產品線為例 2C4T L3:4M 假如全功能正常 又可以4.5W跑1.3G就去當I7Y 只能跑1.2G就去當I5Y 只能跑1G就只能去當m3了。 假如都跑不到那就把功率加到15W 能跑2.5就去當I7U 等中後期良率產量穩定後能跑2.2的也可以去當I5U (剛出來的良率不是很好 15W沒辦法2.5就被刷下去了) 假如再不行 那就念在L3健全的狀態就去當桌上35W的I3T或者65W頂級I3 再來是L3有壞的 就被閹割成3M版 HT壞了但能15W跑2.5的去當I3U 沒壞的去當I5U 假如15W跑不到2.5的話 通通去當桌上型 看時脈分I3還是老P 假如有遇到L3壞到剩2M的 那就只能去當羊了 以前2代的時候還有一些怪型號賽揚 核心壞一個但是L3:3M 然後HT沒壞 乍看之下也以為是一般的2C賽揚 去官網看才知道系統廠還得吃這些資源回收貨 |
引用:
他們在設計晶片時可能都寫好了自我檢測, 封裝測試時就根據晶圓狀態自動分類, 並打上相對應的外部電容電阻. 一次搞定. :fear: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