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 GM200降低功耗的代價:削減FP64性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0776)

blair 2015-02-16 01:03 AM

引用:
作者Technology
但是NV就想推CUDA呢
畢竟當代GPU這樣大規模平行處理的架構設計
很適合拿來應用在一些運算用途上

這些年這樣下來,GPGPU在消費端已經成浮雲了吧....
一些消費端應用一直不成熟,上不來
NV這樣的做法反而是好事,
把消費端不需要的功能切一切換來高效低功耗晶片
看看隔壁棚腦子還不清楚.......
NV連產品****不實都還可以硬逼消費者去買更高階的產品賺更多
****不實還可以賺更多,這地球上有哪一家公司可以這麼屌的 :jolin:

Lancelot_93 2015-02-16 01:36 AM

NV也因為Fermi而吸取教訓,開始學習AMD在每一個單元中塞入大量串流處理器,而AMD
則相反,因為AMD GPU的通用計算(5000 series),在當時能力確實狂輸給GTX480,所以AMD採取
與NV相反的策略,開始修改GPU中每個運算單元,強化每個運算單元的線路設計,提高每個核心
的使用效率,就是目前的GCN架構了~~~~

NV
架構(核心/運算單元) Fermi 480(32)-------------Kepler 680(186) --------------Maxwell 980(128)


AMD
架構(核心/運算單元) VLIW5 5870(80)-----------VLIW4 6970 (64)-------------GCN 290 (64)


目前的R9 290就類似當時的GTX480一樣,因為並非單為遊戲設計而已,是為了
HSA的通用計算在鋪路中,所以就單論遊戲效能而言,R9 290花費了很多電晶體在非運算遊戲上,,而GCN架構可能會大改為以前塞入大量流處理器路線,並且降低通用運算特性的電晶體比例, 只能說HSA要趕快殺出一條路 現在就只欠缺軟體上的支援了

kamuy 2015-02-16 03:10 AM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目前的R9 290就類似當時的GTX480一樣,因為並非單為遊戲設計而已,是為了
HSA的通用計算在鋪路中,所以就單論遊戲效能而言,R9 290花費了很多電晶體在非運算遊戲上,,而GCN架構可能會大改為以前塞入大量流處理器路線,並且降低通用運算特性的電晶體比例, 只能說HSA要趕快殺出一條路 現在就只欠缺軟體上的支援了

我只希望AMD能派個工程師到doom9去,像Intel的egur那樣

開發一個能發揮HSA或VCE效能的解碼器,有Fluid Motion那樣的功能

只要這項功能與SVP預設值同級就好

然後整合進FFmpeg或Lav filters,不用再額外安裝



那我就是第二次因為影片播放的需求而換顯卡

第一次因為看影片而換顯卡,是VCD時代 :hungry:

zergqq 2015-02-16 06:33 AM

引用:
作者kamuy
我只希望AMD能派個工程師到doom9去,像Intel的egur那樣

開發一個能發揮HSA或VCE效能的解碼器,有Fluid Motion那樣的功能

只要這項功能與SVP預設值同級就好

然後整合進FFmpeg或Lav filters,不用再額外安裝



那我就是第二次因為影片播放的需求而換顯卡

第一次因為看影片而換顯卡,是VCD時代 :hungry:

現在應該就有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60152&snA=4143
Fluid Motion Video,透過AMD專有的Frame Rate轉換技術,能夠在進行24fps轉換成60fps的視訊播放時,降低畫面換格時的接續不順,並提供更流暢、更平順的播放畫面。
有用 R7 260 R9 285 290 295 A8 & 10 Kaveri based APUs系列的可以下載來體驗
(注意)似乎要求Windows 8.1以上作業系統
日本神人Bluesky(DXVA Checker等優秀軟體開發者)新作
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
基於AMD Fluid Motion
以DirectShow方式,轉手解碼輸出的NV12給顯示卡處理
http://bluesky23.yukishigure.com/en/BlueskyFRC.html

ExtremeTech 2015-02-16 09:39 AM

引用:
作者blair
這些年這樣下來,GPGPU在消費端已經成浮雲了吧....
一些消費端應用一直不成熟,上不來
NV這樣的做法反而是好事,
把消費端不需要的功能切一切換來高效低功耗晶片


對F@H來說,設計上只會用到單精度,而不是雙精度

所以對我來說沒差

但是對專業用戶這樣沒問題嗎?

GTX980 雙精度只剩1/32
這是史無前例的,只比完全不支援雙精度好一點點

而GTX TITAN的雙精度則足足有1/3

如果專業級的GM200 Tesla也是1/32
這樣沒問題嗎?

commando001 2015-02-16 09:43 AM

引用:
作者Technology
這樣會連帶降低使用同晶片的Quadro、Tesla
系列產品的雙精度浮點運算效能嗎?

裡面報導是說不會有GM200的運算卡產品

weirock 2015-02-16 10:11 AM

如果閹割部份性能省下來的成本...有反應到售價的話

我是覺得這樣也滿好的

但會反應到售價嗎.........

ExtremeTech 2015-02-16 10:20 AM

引用:
作者weirock
如果閹割部份性能省下來的成本...有反應到售價的話

我是覺得這樣也滿好的

但會反應到售價嗎.........



成本?


良心算上來

成本就看晶片多大顆,記憶體放多少位寬容量,還有供電的用料

所以GTX980應該跟R9 280X同價格

Technology 2015-02-16 10:29 AM

引用:
作者blair
這些年這樣下來,GPGPU在消費端已經成浮雲了吧....
一些消費端應用一直不成熟,上不來
NV這樣的做法反而是好事,
把消費端不需要的功能切一切換來高效低功耗晶片
看看隔壁棚腦子還不清楚.......
NV連產品****不實都還可以硬逼消費者去買更高階的產品賺更多
****不實還可以賺更多,這地球上有哪一家公司可以這麼屌的 :jolin:


目前顯卡的晶片設計發展方向
(從VS和PS統一後,一直塞入大量的流處理器)
其實就很適合大量平行處理的工作
除非目前遊戲3D繪圖的成像方向改變(例如走回使用大量多邊形描繪的老路?)

Technology 2015-02-16 10:34 AM

引用:
作者commando001
裡面報導是說不會有GM200的運算卡產品


那之後還會有新製程的Maxwell架構的完全體嗎
或是直接就跳Pascal架構?

不過
AMD拿出HBM的產品後,如果產品表現不錯
或許會加快NV拿出HMC產品的速度(Pascal架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