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這對書架喇叭---揉了揉眼睛,還以為我看錯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2987)

kawaine 2014-11-06 05:31 PM

引用:
作者crabster
音響看來真的是唯一保值的電子產品.
用12年的二手貨還敢開這種價... :laugh:

我$1000+買來的GTX Titan, 閒置1年,
開$500賣不掉,現在降價開$300還是賣不動.
:laugh: :stupefy:

真的是保值,我想買台AQ的二手都買不下手 :cry:

QQ班代 2014-11-06 05:53 PM

引用:
作者szerelem
TOY的高音是尖鼻子......這對是Concertino :p

手機看不清楚啊~~~~哈哈
之前要買喇吧的時候~有去聽過這一組~還有minima 反而我比較喜歡minima的聲音
賣家還不願意割愛@@結果買了列外一家的mini
雅瑟的喇吧~我覺得以前的x系列跟be系列都很不錯聽,但是到了現在的鑽石高音就~~~~~
Harbeth Monitor 20.1這一組聽說也不錯
樓主沒有考慮一下

zorro1111 2014-11-06 11:19 PM

引用:
作者QQ班代
手機看不清楚啊~~~~哈哈
之前要買喇吧的時候~有去聽過這一組~還有minima 反而我比較喜歡minima的聲音
賣家還不願意割愛@@結果買了列外一家的mini
雅瑟的喇吧~我覺得以前的x系列跟be系列都很不錯聽,但是到了現在的鑽石高音就~~~~~
Harbeth Monitor 20.1這一組聽說也不錯
樓主沒有考慮一下

一直想買一對迷你馬收藏
但都情深緣淺...
:nonono:

Axel_K 2014-11-07 12:29 AM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X-718或BE-718之類的?

是說還好去試聽時停產了,不然後來也不會去嘗試找更多喇叭了~ :p

單體當然,各家有各家技術,不怎麼好抄
音箱設計就有點像個家logo一樣,有自己的風格

爬完圖片後覺得
Usher不只X和BE系列,這種高相似度,連木頭處理細節都是SF風格
等於有把SF做音箱外觀設計的細節處理,直接拿來用,然後稍稍感變一下
鑽石系列也有SF影子
這種感覺是,他家喇叭,如果貼上SF標籤,一點都不違和 :think:


引用:
作者QQ班代
手機看不清楚啊~~~~哈哈
之前要買喇吧的時候~有去聽過這一組~還有minima 反而我比較喜歡minima的聲音
賣家還不願意割愛@@結果買了列外一家的mini
雅瑟的喇吧~我覺得以前的x系列跟be系列都很不錯聽,但是到了現在的鑽石高音就~~~~~
Harbeth Monitor 20.1這一組聽說也不錯
樓主沒有考慮一下

Harbeth Monitor 這邊好像不容易看到啊

QQ班代 2014-11-07 12:34 AM

引用:
作者zorro1111
一直想買一對迷你馬收藏
但都情深緣淺...
:nonono:

反而以前的喇吧~都很有特色~現在的喇吧~其實聽起來都差不多~
所以現在都改玩管機來調聲音

艾克萊爾 2014-11-07 01:36 AM

引用:
作者Axel_K
單體當然,各家有各家技術,不怎麼好抄
音箱設計就有點像個家logo一樣,有自己的風格

爬完圖片後覺得
Usher不只X和BE系列,這種高相似度,連木頭處理細節都是SF風格
等於有把SF做音箱外觀設計的細節處理,直接拿來用,然後稍稍感變一下
鑽石系列也有SF影子
這種感覺是,他家喇叭,如果貼上SF標籤,一點都不違和 :think:



其實我前幾個禮拜在哪有爬到為啥現在雅瑟不再稱那個高音單體叫鈹高音,以及低音單體不再稱由德國某廠商出品的小道消息

據說那個鈹單體實際上是以鍍膜的方式做的(連成份比0.26%都有,真不知是真是假),所以稱之為鈹單體有爭議的樣子

低音單體則是有人找到那個德國廠商去問,對方表示根本沒有賣還是授權雅瑟過低音單體

所以這兩者的稱呼與來源之後就都改過了?

類似這種比較不好的消息傳聞查個一陣子會發現整個台灣的音響業裡好像還有不少的樣子
像是某L.A品牌也不是真的外國品牌,而是老闆的英文名縮寫是L.A之類的?

還有常常在某些新手買叭的詢問文上自我推銷的李氏音響啥得...

查得越多越覺得台灣音響業的內幕真是有夠歡樂的像在看8點檔啊~ :laugh: :laugh: :stupefy:

Axel_K 2014-11-07 07:54 AM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其實我前幾個禮拜在哪有爬到為啥現在雅瑟不再稱那個高音單體叫鈹高音,以及低音單體不再稱由德國某廠商出品的小道消息

據說那個鈹單體實際上是以鍍膜的方式做的(連成份比0.26%都有,真不知是真是假),所以稱之為鈹單體有爭議的樣子

低音單體則是有人找到那個德國廠商去問,對方表示根本沒有賣還是授權雅瑟過低音單體

所以這兩者的稱呼與來源之後就都改過了?

類似這種比較不好的消息傳聞查個一陣子會發現整個台灣的音響業裡好像還有不少的樣子
像是某L.A品牌也不是真的外國品牌,而是老闆的英文名縮寫是L.A之類的?

還有常常在某些新手買叭的詢問文上自我推銷的李氏音響啥得...

查得越多越覺得台灣音響業的內幕真是有夠歡樂的像在看8點檔啊~ :laugh: :laugh: :stupefy:

大概是在我心目中落差太大,一直以為Usher經營品牌也有數十年
還能在hifi佔得一小席次,應該是品質與設計兼備,才能有得來不易的成果。

失望之餘,還是失望。 :think:

QQ班代 2014-11-07 10:23 AM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其實我前幾個禮拜在哪有爬到為啥現在雅瑟不再稱那個高音單體叫鈹高音,以及低音單體不再稱由德國某廠商出品的小道消息

據說那個鈹單體實際上是以鍍膜的方式做的(連成份比0.26%都有,真不知是真是假),所以稱之為鈹單體有爭議的樣子

低音單體則是有人找到那個德國廠商去問,對方表示根本沒有賣還是授權雅瑟過低音單體

所以這兩者的稱呼與來源之後就都改過了?

類似這種比較不好的消息傳聞查個一陣子會發現整個台灣的音響業裡好像還有不少的樣子
像是某L.A品牌也不是真的外國品牌,而是老闆的英文名縮寫是L.A之類的?

還有常常在某些新手買叭的詢問文上自我推銷的李氏音響啥得...

查得越多越覺得台灣音響業的內幕真是有夠歡樂的像在看8點檔啊~ :laugh: :laugh: :stupefy:

先談談雅瑟吧~記得早期還有跟德國某位博士合作~推出的落地式~哪款可是經典~幾十年過去了價位連掉了沒掉過,當然現在也沒了中古價位也貴了,說坦白的雅瑟的喇吧算是物美價廉了啦~只是這幾年推出的產品就見仁見智了
李式~沒聽過他們家的喇吧,不過名聲倒是很多人聽過,第一次看到音響公司去告消費者的,只因為說他們家的聲音不好聽就告,有沒有告我也不大清楚,嘛~反正網路流言真真假假

linjunan 2014-11-07 11:08 AM

音響廠推新產品不外乎就全新系列、或是小改型號。有在玩「該品牌」的人多少會發現,他們的做法則不同:有持續調整設計、但低調沒對外宣佈、或延用原型號,我猜多少是與行銷成本回收成效與新型號送測成本有關;如果宣傳沒效果、何必花這筆費用? 如果新型號又不會賣的比較好,那也不用再去送測...

擴大機:
以R系列後級來說,線路最早就「學習」國外的「吹秀」。這系列到現在只留一台1.5,「內容物」低調改了數次;早期辦識度最高的可樂罐等級濾波電容,現在已換成一般常見的牛角型號數顆併連。又以綜擴AU8500來說,舊款是四顆10,000uf電容做濾波,新款的價格梢漲、但換成兩顆10,000uf,二代則只剩AU9000還有用上四顆10,000uf。舊款AU8500用的sanken的bjt、新款則是toshiba......就用料來看,愈設計愈省成本,但就個人聽感:二代的AU8500聲音比一代好,並沒有受到用料「調整」的影響...

喇叭:
其它不說,光是S520就改過數個版本。就拿分音器,早期是一般電感+電解電容,現在已改成高級電感+pp電容,bi-wire功能也被取消。低頻改善了過去版本濁濁的缺點,但也顯露出容易被推到失真的缺陷。致於外型相像,頂級的幾家喇叭廠在2007年接棒式的推頂天立地喇叭,造型不是都差不多? mini-1與mini-2,甚致dancer都算是該品牌音色極緻的產品,這已不是做的「好」與「不好」,是「偏好」的問題。

整體來說,小弟個人認為這間公司是持續在改變的,是改善、還是cost down,就看每個人聽過後的評論了。

地獄貓 2014-11-07 05:26 PM

引用:
作者crabster
音響看來真的是唯一保值的電子產品.
用12年的二手貨還敢開這種價... :laugh:


SF早期的經典喇叭在二手市場的價錢幾乎都是水漲船高...
網兄可能不知道早期CHARWELL的LS3/5A現在一對多少錢吧.... :cry: :cry: :cry:
LS3/5A更從新品價一萬八爬到現在二手價便宜的三四萬,貴的七八萬都有....
SF漲幅算低的了...
.
.
看到SF的價錢你就要揉眼睛...那等你看到線材的價錢不就要切腹了... :D :D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2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