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今跟朋友聊,教育是指知識還是心靈質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0568)

Raziel 2014-06-01 04:06 AM

引用:
作者a40131213
今天與朋友閒聊,當然也少不了社會時事。

現在的社會是(半個亂世),這是小弟與朋友算共同認知吧。

聊到所謂的教育,到底指的是,教會孩子、下一代種種的知識,最要緊的當然是種種資本社會下的賺錢本事啦.........


可是有一點爭論的是,所謂的人格健全發展、與心靈質感(比如同理心、悲天憫人、五倫八德.......諸如此類),到底算不算教育的一環?


若算,是社會、還是家庭該發揮作用?


若不算,這一區塊又該如何學習?自我摸索?

習得知識與人格發展 兩個都是教育的重點, 不過關鍵期是在不同時期

人格發展的基礎在小時候, 當然成長的過程也都很重要, 古語說 三歲看大、五歲看老

小朋友很多價值觀與人格面向, 在小時候就抵定大部分, 所以幼教與家庭教育很關鍵.

目前的研究多半認為小孩子八歲前就建立起基礎架構, 這時期之前做是事半功倍.

而小孩子的學習很簡單, 他體會過的, 就有機會能做出來, 常做變成習慣, 習慣養成性格.

所以你要小孩子有的素質, 就是家長自己要先有, 你無法期望一個刻薄暴怒的父母能養出

同理寬容的小孩, 這也是為甚麼很多人說當了父母是另一段自我成長的開始. 因為小孩子

就是一面鏡子, 它不會聽你講甚麼, 更會看你怎麼做.

小孩子總會長大, 如果家長不在身邊時, 成長就要靠他自己來. 多閱讀會是一種好習慣,

透過閱讀與作者交流, 可持續收潛移默化的效果, 這也是我跟內人從小培養小朋友自己

看書的習慣, 兒子不到四歲, 但他可以靜靜坐著翻童書一小時不用人盯, 是因為全家人

常常在看書, 他自己會養成習慣.


我自己並不認為現今的學校教育有抓到人格教育的重點, 大多是填鴨教育, 只看成績,

但寄住我們家念小二的姪女, 我們從來沒有要求過她的功課, 但是他從寄住前落後很多,

到這學期當班長, 我們幫忙調整她最多的部分是她的態度, 觀念. 她知道自己要負責任,

自然會把功課預習複習好, 她對念書有興趣, 願意去理解, 自然成績不會差, 最關鍵的是

她學習起來很開心, 沒有壓力, 課業表現自然容易正常, 我們也很輕鬆. 逼小孩子念書

對小孩子來說完全是本末倒置行不通的方法.


尤其現在知識垂手可得, 網路一秒鐘可找到的資料, 讓你背三天也背不起來, 傳統背誦

記憶類的"知識" 以後都會降級成 可被搜尋到的"資料", 反而是 理解 體會 創意 思考

這種能力 會比死背強記要重要百倍. 讓小孩子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與面對能力, 會比她

數學考幾分, 英文會幾個單字有意義得多.

bonoc 2014-06-01 04:28 AM

教育的根本在於改變行為

若僅是「知道」某些知識、美德

但行為上迷信,不遵循知識

或是行事惡劣,無視美德

那麼教育對他而言是無效的。

wangjoe 2014-06-01 06:00 AM

教育本來就是教怎麼做人(尊重別人)
先學會了尊重別人,才能容得下獨立思考
才會進一步出現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創意
這些小孩長大之後自然能促使各行各業蓬勃發展

但是現在的台灣
包括家長在內,整個社會的觀念
就是功利至上
只想找最容易賺錢的科系
不然怎麼到今天還只能靠代工、炒房撐數字

唸書只是為了當大官賺大錢
道德法律一斤多少?考試不考又不能吃
不然最近幾年官員貪污、黑心商人事件怎麼層出不窮
最可悲的是這些人還只是輕判甚至無罪

Jake2003 2014-06-01 06:37 AM

臺灣以來的教育 不就是為了升學而升學
歷經多次教改 其本質沒變

現在是多了證照考試 開始一堆人為就業而考試

我那年代 還有德智體群美 五育
只不過 除了智育 憑個人本事外
其他 老師給分數大家都差不多 又有啥好努力在德 體 群 美?
況且 光是智育 這方面就佔去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了

travailen 2014-06-01 08:00 AM

知識教育可以跟心靈教育結合在一起是最好,以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
就是這樣做。如果討論到我們學的這些知識從哪裡來,就一定會討論
到人類心靈的東西,為什麼會有種種不同的知識,種種不同的想法。

a40131213 2014-06-01 11:57 AM

引用:
作者vircgd
  教育是什麼?我認為教育是一種傳承,至於傳承什麼?
就要看那個時代的潮流了。然後教育是一種很脆弱的互動,
只要有一方排斥這個互動,教育的品質就會直線下降。

  目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互動建立在雙方之間,
雙方的配合都很重要,而目前都傾向將責任全推給授業方,
受業方似乎變得沒有責任,這讓脆弱的互動被嚴重破壞了,
教育品質也就愈發低落了。



(目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互動建立在雙方之間,
雙方的配合都很重要)


vircgd大,這句話真的可圈可點了!

一個銅板是拍不響的,小弟當兵的時候,一個家長把叛逆性強的孩子交給連上長官時,說請連上長官好好幫忙調教這孩子,請把孩子教好。


連上長官表面上當然是客客氣氣的回,當然當然,這是我們的義務!

私底下OS.......你一個孩子從出生到讀大學24年,你家長都教不好,來我這不到二年要我把他教好還你..........

然後唱起歌來.......我身騎白馬啊......走三關....... :laugh:

Z字特攻 2014-06-01 12:00 PM

樓上都是吃飽太閒嗎?

travailen 2014-06-01 12:32 PM

引用:
作者Z字特攻
樓上都是吃飽太閒嗎?

你還沒吃飽嗎?啃啃麵包也是不錯。不要吃太飽,肚子餓餓的才會去想點事情...

Raziel 2014-06-01 12:50 PM

引用:
作者Jake2003
臺灣以來的教育 不就是為了升學而升學
歷經多次教改 其本質沒變

現在是多了證照考試 開始一堆人為就業而考試

我那年代 還有德智體群美 五育
只不過 除了智育 憑個人本事外
其他 老師給分數大家都差不多 又有啥好努力在德 體 群 美?
況且 光是智育 這方面就佔去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了

其實背負這個枷鎖的不是學生, 而是家長. 如果家長只想要子女在升學體系內有好成績,

學生就會被這個系統制約。所以相反的講,要解這個套的關鍵不是在國民教育,而是

家長有智慧有意願不被這個系統綑綁(通常他們也知道這系統有問題,但是卻又追得比

誰都緊),不再追逐偏頗的分數,不再以成績為唯一權重時,才可能從根本去調整。

但可惜的是,多數人不願意主動試解答只想靠別人給現成答案,還要別人負責。

不照教育體制看成績那我要怎麼辦?這問題別人其實無法給答案,而是自己有沒有定見

與勇氣想要去改變。若不求改變,就自然會繼續在體制內隨波逐流。

hugobossxzy 2014-06-01 01:06 PM

心靈質感好的孩子
會吸引別人喜歡
有很強的貴人運
對人生幫助很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