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極地救援】美派破冰船 助中國雪龍號脫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5922)
|
---|
起碼人家還有破冰船可以玩!!!
而且也願意去救人...雪龍的直升機也確實接走了不少人!!!這樣就夠了... 再大的破冰船也要時間才能到達!!!老共的船比較近...先去是可以的!!! 澳洲自己的船不也進不去只能在外面觀望!!!老美出動也是必然的!!! 沒人會在這時候裝大牌搞派系故意不去救人... 又況且...老俄自己本身就有2萬多噸的核動力破冰船... 要救還怕救不了???就是差一點這船在北極阿... |
引用:
中國的科考重點在登月,船舶重點在航母;之所以會有雪龍號,是為了不在南極競賽裡落後,所以宣誓性質地向俄國買了艘權充門面。 如果真要自己造,考慮到之前沒有造破冰船的經驗,要不先拆了雪龍研究研究,要不就是再買一艘當成樣本,衡量得失遠遠沒有挪去造軍艦划算,考慮到南極競賽並非剛性需求,所以還是老雪龍將就用吧∼ -- 如果雪龍沈在南極海域,或許有可能重新考慮。(被打) |
中國宣布將建新破冰船 比“雪龍”號更大更先進
2014年01月06日 09:49:23 來源: 環球時報 “隨著中國不斷探索,南極變成另一個邊疆”,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標題則代表了一些外媒對這場救援的另一種解讀。香港《南華早報》5日稱,這次挫折不會阻礙中國探索南極的雄心,中國在“雪龍”號被困後馬上宣布將建造一艘比“雪龍”號更先進更大的新破冰船。 “隨著中國不斷探索,南極變成另一個邊疆”,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標題則代表了一些外媒對這場救援的另一種解讀。文章稱,從聖誕前夕開始受困南極的這些人是幸運的,因為中國正努力成為全球科技強國。俄羅斯科考船上52名乘客被困南極堅冰長達9天,最後是中國直升機將他們轉移至安全地點。“雪龍”號去年11月從上海出發,開始第30次南極之旅。為了擴大在南極的存在,中國政府撥款在南極建立第四座基地。中國也在擴大它在北極的腳印,“雪龍”號早已四赴北極。中國的探索行動並不僅限于南北兩極,中國還在進行深海探索,並成為亞洲各國太空探索新浪潮中的佼佼者。德國《日報》以“中國從月球到南極”為題稱,“雪龍”號援救行動受阻 ,不僅說明救援行動的難度,而且也表明中國已滲透到世界最偏遠的區域,不僅限于探測器進入太空、踏上月球。 《華爾街日報》5日稱,中俄船只遇困顯示了南極附近的嚴酷條件,盡管如此,這一地區仍吸引越來越多的科研和戰略關注。倫敦大學地緣政治學教授克勞斯•多茲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說,“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乘客的安全獲救歸功于國際合作,1959年出臺的《南極條約》要求所有簽字國彼此合作。現在中國已成為主要的極地探索國,中國認為南極為全球共有,它不僅遵循《南極條約》的規則,而且主張在南極擁有利益。與其他探索國一樣,中國也對南極潛在的資源感興趣,澳大利亞等國擔心中國的極地腳步。中國南極大救援也許是時代正在發生變化的跡象。 香港《南華早報》5日稱,這次挫折不會阻礙中國探索南極的雄心,中國在“雪龍”號被困後馬上宣布將建造一艘比“雪龍”號更先進更大的新破冰船。(李勇 楊明 青木 謝戎彬 王躍西 甄翔 柳玉鵬) 看樣子老共這次丟了面子...火大準備砸銀彈了... |
引用:
zaqwsxdsa 兄你們家通稿的速度很快啊! :D -- 等等!是誰說要造船的?華春瑩嗎? |
引用:
我家有報社我就發了...整天開馬丁去把妹就飽了還上PCDVD跟你嘴砲XD 我只是剛剛無聊用雅虎搜尋了一下俄國的破冰船順便看到了這新聞!!! 樓上有人說會不會因此而造更大的破冰船!!!結果還真有新聞說要造!!! 單純的感覺老共這次面子掛不住想砸錢罷了...至於是真是假誰知道??? 反正老共現在又不缺建造破冰船的錢...真要建造我也信阿... |
救到了嗎?如果美、俄、中三國的破冰船都困在南極,那這下可真的是困中之困了.....:jolin: :laugh:
|
腦海中有個畫面.......
幾個沒票沒資格進場比賽在外面玩沙的小朋友... 聽到場內激烈的比賽...有人摔倒了...小朋友們笑得很開心..... |
引用:
那些小朋友就是台糞及台巴子囉 |
老共要造新破冰船的消息其實早在2011年就出現了,並不是這幾天才定案的。只是這次雪龍號被困的事件讓造破冰船的消息重新上媒體而已。
************************************************* http://science.kexue.com/2011/1008/19565.html 中国将自主建造破冰船 与"雪龙"号共组冰面双雄 2011-10-08 08:57:49 新浪科技 在地球南北两极开展科学考察,“雪龙”号将不再是单兵作战,中国即将自主建造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国家海洋局将面向社会公开征名。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秦为稼介绍,目前,中国新建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现正进入实施阶段,即将向国内外开展设计招标,并将在国内自主建造。根据计划,国家海洋局将在11月正式推出征名方案。 据悉,中国新建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今后将与“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一起,同时实施南北极多学科综合考察,这两艘破冰船还可以联合国内其他的海洋考察、大洋调查船只,根据不同计划进行编组,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极地科学考察船队。 中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事业27年来,一共使用过三代考察船。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的是“向阳红10”号,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为13000吨的普通船只,无破冰能力。 1986年,中国南极考察开始使用“极地”号科学考察船,这艘船原系芬兰劳马船厂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中国购进后改装成南极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考察任务后,于1994年退役。 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1993年购自乌克兰,全长167米、满载排水21000吨,配备了现代化的航行、定位和导航系统,具备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1米(含0.2米厚的雪)的能力,可搭乘科考队员120人,主要承担了南极考察站物资补给运输、科考队员的交替和南北极大洋调查等三大任务。 “27年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一直是单船作业,已经严重制约了极地海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秦为稼说。据统计,27年来,中国“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三代极地考察船在南大洋海洋调查总时间,还不及美国1艘考察船1年的调查时间。“雪龙”号的破冰能力不足,也难以满足南极科考需要。 “新建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将会有力打破这个瓶颈,同时还可提升我国破冰船的建造能力,”秦为稼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有望开通,用于极地冰区航行的船舶今后需求潜力很大。” 根据设计规划,中国新建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将采用国际先进的最优船型设计,电力推进系统,破冰等级为PC3(即在两极水域混有陈冰的次年海冰中,破冰厚度不低于1.5米海冰加0.2米雪),连续破冰速度2-3节;舶总尺度为长100米-120米、宽20米-24米,最大吃水9米,轻载排水量8000吨级,续航力20000海里,载员90人,自持力60天,能满足南北两极海域航行和绿色环保要求。 据介绍,在科学调查功能设计上,将充分考虑系统性、兼容性和柔性,涵盖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众多专业,同时具备一定的考察站后勤物资补给能力。 |
引用:
順便問一下,您曾經用過「共匪」這詞嗎?俺最近聽到一個消息呢… 引用: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