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原來之前的教改改得這麼扯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3520)
 | 
|---|
| 
 引用: 
 入學管道多元和公平正義無關,只是要改善過去填鴨教育的弊病,這種事情本來就有一好沒二好。推甄本來就是多元入學管道之一,並非幫助弱勢或低收入學生的主要手段。以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方式來看,優勢家庭就是在各方面佔盡優勢,弱勢者就是要比他們更優秀才有機會出頭天。我並不認為如此正確,或許要達到大家心目中的公平目標,教改還有改善空間,如果有有權力者認可,改回聯考也非不可能。像繁星計畫是為拉近城鄉差距,不過還是有老師學校作假,要用低收來當加分標準,在台灣這種地方作假的機率只會更高。 | 
| 
 小弟有很深感觸 以前我們班上有建x資優班的,有國立大學院長的小孩,當然也有普通家庭的。 在考試制度下,真的不管你天資好不好,還是背景多強,大家都是比實力。 應該說台灣的"人制"太糟糕,現在考試光甄選這關就可以保障很多教授、大官、企業家的小孩。比如父母是小孩甄試學校的教授或甚至本科系的老師,一班教授都會買單有直接較佳的印象分數。 對於大官或企業家也可以打聽到要審視的對象是誰,就會有人情壓力要不要買帳, 而考試可以杜絕一切。所以還是應該單純考試最好! | 
| 
 引用: 
 現在只能走各校獨立招生的路了。 美國知名大學,會收高學費學生,與免學雜生活費的資優生。 高學費學生大多是企業之後,未來成為有錢人回饋學校的機會很高。 厲害的資優生,未來有錢的機率也很高,對學校來說是好投資。 | 
| 
 這跟教改沒關係吧, 各系的推甄, 要收哪種推薦信, 完全是看各系自己規定. 這跟教育政策沒啥關聯. | 
| 
 引用: 
 跟政策沒關聯 跟後台關聯比較大 :jolin: | 
| 
 朋友用關說的進去建中體育班... 校內校外他校全找 PR應該 10~20吧 進去以後還發紅包給每個老師 | 
| 
 引用: 
 推甄這種玩意兒當應用在某些特殊學生身上, 例如有些學生就是他媽的有音樂天分,說不定他連五線譜都不會看, :laugh: :laugh: :laugh: 其他科目偏偏又糟到慘不忍睹,你要他去考聯考,可能連報名都沒辦法, 這時候就應該由學校老師推舉到大學,請教授好好評薦一下。 偏偏待完就能把它變成推薦『優秀』學生,說真的這種程度的學生, 要他去考聯考閉著眼睛也能錄取… :laugh: :laugh: :laugh: | 
| 
 引用: 
 這就是為何要各校獨立招生,因為各校各系不見得都是要國英數高分的學生 :rolleyes: | 
| 
 我太太申請史丹佛就是請副州長寫信給學校並附上他與Virginia的合照。 因為太太只是在校成績優異,要進名校這只是基礎條件,有名人寫信 形同他推薦這位學生。 但台灣名人的信往往是變成施壓與關說, 甚至有些民代人員還會收家長的後謝! | 
| 
 引用: 
 當初我們(技職學校)在拼 推甄 時~大概的條件如下 (這是對於不太會讀書的那部份學生) 1.證照:最少要丙級,乙級以上最好。 2.比賽成績,當然是 本學科 的比賽,有得名的話,推甄上的機會很高。 (這部份代表實作能力,很多技術學院或大學(科大)的老師會想要實作能力強的學生幫做實驗, 所以這部份是最重要的) 3.學科...低空飛過就好... 4.操性...好像75還是80以上 5.學校老師的介紹信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