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杜正勝:使用成語就是國文教育失敗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90764)
|
---|
引用:
引用:
意思就是說身為華人、中國人就該死呀... |
引用:
科學知識為何不足? 簡單一句話...排外.... 這是歷史問題..... 第二點你講的是教育問題....跟用語言無關..... 難道李遠哲先生是講英文的? |
引用:
漂亮∼! 簡直是"這一夜"裡面,"語言的藝術"那段子的實際應用∼∼! :laugh: 部長部長..∼∼ 真是有夠杜正勝啊。 :laugh: :stupefy: |
我們的部長又出新花招了,這次是對於歷史課本的...實在時有夠無言。
成語:杜正勝 典故: 其實阿,人誰不會犯錯,不過錯了就是錯了,何必死撐呢?今天我們的總統本來用了一句沒錯的「罄竹難書」其實他沒用錯,錯就錯在他之前做的太糟糕,大家心有怨懟,所以沒錯也要拿出放大鏡來看,偏偏我們的李委員又剛好逮住機會要拿這個大作文章,然後這麼好死不死的又遇到一個想要PMPMP(拼命拍馬屁)的部長,回答了不太完整的解釋,所以造成大家反感。然後接下來26個出來之後,大家覺得有問題,還是死不認錯,所以這次就罵的更兇了。列舉以上例子,其實成語是從典故而來,所以這個典故就是上面這樣的經過。 解說:形容一個人死不認錯,硬坳瞎掰的代名詞。 希望你不要變成杜正勝,因為死不認錯蠻討厭的,其實當初就簡單一句,我打錯了,不就結 了?另外真的說真的我感覺你的程度是那種似懂非懂,所以你拿不出個人見解,老是說些只 能搔到癢處而沒有痛處的話,不過其實"熵"看起來其實就是陰陽而已,道歸一,個人不太喜 歡把什麼都解釋的太複雜,這表示根本不懂,能夠用淺顯的幾句話形容,才算是真的通了, 關於你的易經之說我不予置評,不過我看就覺得您不了解,因為這邊隨便打都很多字,打幾 個字也花不到幾分鐘,當然如果要查資料就例外啦 :laugh: 我的感覺是真理只有一個,何不 就你的所學所專精的部份來圍繞者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是說些泛論的東西,這誰不會講?這 邊的網友各各都蠻厲害的,有沒有料只要說個頭就知道尾了,我們需要的是從各種不同的角 度認真的探討這個問題,而不是用謾罵跟口水還有模糊焦點來對這件事情做處理,這樣才會 有進步,不然其實也跟我們的杜正勝差不到哪裡去。 |
引用:
成語後來的寓意會背離原意並非不可能. 例如「難兄難弟」,「沆瀣一氣」都是,甚至杜部長一再被批評的「罄竹難書」也是. 或許幾百年幾千年後,「鬼斧神工」和「沉魚落雁」寓意和現在的所知不同,也不足為奇. 以下是我看這串的感想,不針對任何人: 據我的經驗,罵得愈兇的,通常不是因為懂得多,反而是因為懂得太少. |
中文是表意文字
東亞韓文、日文都是表音文字(不過是聲符系統) 中東、近東、歐洲許多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同樣屬於拼音字母文字系統的 近東/中東 文字 就您的理論上也要類似西方拉丁字母文化一般科學發達才對 引用:
|
引用:
嗯嗯,這就是所謂的約定俗成 約定俗成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就算積非成是也不足為奇 你舉的是原意改變,另外還有原本的字詞被改變的例子: 記得幾年前看電視新聞,記者引用了"昨日黃花",當時就覺得納悶 不是"明日黃花"才對嗎,這可是國中改錯字常出的題目喔 後來上網一查,發現用"昨日黃花"的兩岸都有不少 也許不久的將來,"昨日黃花"會代"明日黃花"成為正式成語也說不定... |
引用:
:jolin: :jolin: :jolin: :jolin: :jolin: 中國學術由春秋戰國以來,以儒.法.道.陰陽家為主 再加入後來的佛教思想, 大抵都是以思考.天. 地. 人 的人文思想 只有少數熱衷科學的怪咖,如:張衡 但是這畢竟不是當時的顯學 也可以說當時政府不重視 所有知識學術的發揚,都是要前人一代一代的累積 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當然也就僅止於此 至於你說 "什麼華人科學知識普遍不足? 當然原因有很多,但追根究底,語言產生了很大障礙" 你的根據是什麼? 自己的猜測? 宋代雖然文弱,但這時候的科學技術,仍是世界第一 現在西方世界科學雖進步 但是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到文藝復興,又沉靜了多久? Well,我想說的是 這一切都是民族性+歷史演變的結果 你的人腦說,縱有影響也不大 |
引用:
我還看到有 "昔日黃花" 還有 "長江後浪推前浪" 有人後面多加了一句,不過用久了大家就習慣了 |
引用:
現在是現在 百年後是百年後 照您這樣說您也明白語文的意義改變是需要長久時間以來 使用者的習慣與流傳而造成 這種改變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無法違抗逆的自然現象 但... 這和一個身為教育部長的傢伙指鹿為馬的行為是毫不相干的吧 好,如果他經過合情合法合理程序修改教科書 也就可以被認為是此種現象的一部分 但身為教長隨口亂掰卻無視目前絕大部分使用者的習慣 和自己教育部審核通過行之有年的教科書和各種古今讀物 又如何自圓其說?又如何使人信服? 還是您認為他一個人的無理行為就可以取代需要千百年和千萬人才能造成的自然現象? 幾百年後的事是幾百年後的事 更何況成語的意義若會改變 相信絕不會是任何信口雌黃的無德之人所能辦到的 除非知識分子死光了 當然如果消滅知識分子正是這位部長的教育政策的話 那麼這種行為還真是不足為奇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